相关试卷

  • 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人类建设的道路及围栏将它们隔离在多个分布区。采集普氏原羚的粪便样本,利用样本中的微卫星DNA标记可完成个体识别实现种群数量的统计。微卫星DNA分子是指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序列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差异很大,而其两侧的序列在同一物种中具有高度相似性。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分布区内的普氏原羚构成一个物种 B、隔离在分布区的普氏原羚容易发生遗传漂变 C、将普氏原羚转移到动物园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隔离在多个分布区有利于提高普氏原羚的遗传多样性
    (2)、科学家在某一分布区采集普氏原羚的粪便100份,检测出这些粪便来自20个个体。一定时间后再次采集普氏原羚的粪便共47份,检测出这些粪便来自19个个体,其中4个个体是第一次采集中出现过的。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微卫星DNA标记调查种群数量易惊扰到普氏原羚 B、分析粪便可估算出该分布区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为588个 C、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两次采样的样本数应保持一致 D、微卫星DNA分子具有个体差异性是该调查统计依据的原理之一
    (3)、微卫星DNA标记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如利用PCR扩增普氏原羚粪便中微卫星DNA分子,对普氏原羚进行亲子鉴定,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2结果说明其微卫星DNA分子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插入 B、DNA相对含量的差异可能与所取粪便中的细胞数目有关 C、PCR扩增微卫星DNA分子时根据内部重复序列设计引物 D、微卫星DNA分子能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 2、二倍体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两对基因B/b、T/t控制,有雌雄同株、雌株和雄株三种类型。一对纯合玉米亲本杂交所得F1全为雌雄同株,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06:32:33.若F2严格自交,F3中雌性个体的比例最接近(  )
    A、1/8 B、15/64 C、3/4 D、3/25
  • 3、某动物(2n=8)基因型为AAXBY,图中数字表示某个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字母表示所带基因,分裂过程只发生一次变异。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1和3、2和4分别构成一个四分体 B、1号染色体出现a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A和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4、肝细胞在受到损伤的条件下可进行有丝分裂,下图为肝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肝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长约为20h B、AB段DNA的复制伴随着染色单体的形成 C、BC段染色体/DNA的比值保持1/2不变 D、DE段细胞的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 5、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下列不符合适应性现象的是(  )
    A、水母等水生生物依靠躯体透明隐身于水中 B、树懒等树栖动物利用钩爪攀附栖息于树上 C、热带雨林的灌木叶大有利于获得更多光照 D、草原豆科植物气孔下陷以增加水分的蒸发
  • 6、蚊虫叮咬后机体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叮咬部位皮肤红肿,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表现出抓挠,抓挠会形成痛觉并有一定的止痒效果。有时为了拍死蚊子人也会有意识地暂时不去抓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胺引起蚊虫叮咬部位出现皮肤红肿属于神经调节 B、痒觉形成的过程中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蚊虫叮咬引起抓挠反射中的传出神经应为自主神经 D、抓挠有止痒效果可能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 7、科学家发现金丝桃素可以激活信号分子AMPK,增加脂肪细胞产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线粒体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丝桃素处理后的脂肪细胞核酸含量增加 B、金丝桃素可抑制脂肪细胞的需氧呼吸 C、AMPK促进DNA聚合酶与产热相关基因结合 D、AMPK含量增多易导致个体肥胖的发生
  • 8、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原因可能是某些促凋亡因子的过度表达,导致神经元大量减少,且神经元之间集聚了大量的蛋白斑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神经元凋亡加速 B、蛋白斑块可能会影响突触间兴奋的传递 C、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受到基因的控制 D、神经元对促凋亡因子的敏感性大大下降
  •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肺炎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人在感染初期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因而常被误诊。通过制备抗人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能达到准确检测的目的。

    (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支原体(  )
    A、通过有丝分裂繁殖 B、遗传物质是RNA C、有生物膜系统 D、可在培养基中培养
    (2)、下图是抗人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B淋巴细胞需要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 B、过程①多次注射人肺炎支原体的目的是加强免疫 C、过程②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PEG等融合因子进行诱导 D、过程④可用带标记的抗原作探针筛选出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 10、愈伤组织中的细胞全能性强,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应用广泛。愈伤组织可用于(  )
    A、在NAA/6-BA比值高的培养基中诱导形成芽 B、利用离体诱变技术定向获得所需优良植株 C、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球形的原生质体 D、悬浮振荡培养获得细胞系后直接投入发酵生产
  • 11、有些种子光照下才能萌发,下图表示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细胞中光敏色素调控种子萌发的机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种调节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 B、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光敏色素的结构不相同 C、光敏色素和转录因子的结合发生在细胞溶胶 D、转录因子通过促进转录过程来促进种子萌发
  • 12、遇到敌害时斑鸫鹏发出警报声提醒同伴,戴胜鸟通过窃听其报警声来减少警戒时间,提高觅食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斑鸫鹏的警报声属于行为信息 B、斑鸫鹏提醒同伴体现种内互助 C、戴胜鸟通过窃听扩展其生态位 D、信息传递与个体生存密切相关
  • 13、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它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点跳到另一个位点,插入某基因的内部或邻近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座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转座子的移动可引起基因突变 C、转座子可引起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 D、转座子的移动伴随着染色体的断裂
  • 14、水体中的污泥富含无机盐,可用于栽培植物。植物从中吸收的氮盐可用于合成(  )
    A、三碳糖 B、核苷酸 C、油脂 D、纤维素
  • 15、乙酰胆碱在细胞溶胶中合成后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进突触小泡,其合成及转运过程不需要(  )
    A、NADPH B、转运蛋白 C、 D、ATP
  • 16、肌动蛋白参与肌肉收缩和细胞运动等生理过程,据此推测肌动蛋白参与构成(  )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细胞骨架
  • 17、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下列生物技术一定存在伦理道德问题的是(  )
    A、转基因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 C、生殖性克隆人 D、酿造技术
  • 18、科学家在果蝇遗传学研究中得到一些焦刚毛突变体,并确认野生型直刚毛(B)对突变型焦刚毛(b)为显性(B/b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他们利用这些焦刚毛突变体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组别

    亲本

    F1表型及比例

    甲组

    焦刚毛雌性 × 直刚毛雄性

    直刚毛雌性:焦刚毛雄性=1:1

    乙组

    焦刚毛雌性 × 直刚毛雄性

    直刚毛雌性:直刚毛雄性:焦刚毛雄性=3:1:4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组实验可判断,控制直刚毛和焦刚毛的基因是一对 , B和b位于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若甲组F1随机交配,F2中焦刚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2)、乙组实验结果存在异常比例,经研究发现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纯合时,会使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发育成不育的雄性个体。据此分析,乙组 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种;取乙组 F1中的直刚毛雌果蝇和亲本直刚毛雄果蝇交配,F2中直刚毛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19、桉树叶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杀虫、抗菌等作用,但其挥发油却会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为探究桉叶挥发油对其他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员以蚕豆为材料开展实验活动,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不同体积的桉叶挥发油均匀涂抹在蚕豆种子培养瓶的瓶盖上,72小时后,测定根长。据图1所示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2)、为进一步探究桉叶挥发油抑制蚕豆根生长的原因,研究人员取每组蚕豆根尖(填部位)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装片制作时,首先要进行解离,其目的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处于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该时期细胞内主要进行的复制和的合成。
    (3)、研究人员对各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了显微摄影,部分实验组的细胞显微照片如图2所示。图2中A图显示的是有丝分裂的期;B图显示的是有丝分裂的后期,其判断依据是;其中,最适合用来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是(填“A图”或“B图” )。
    (4)、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实验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断裂现象。断裂的染色体往往不能移向两极,是因为染色体上没有 , 无法被连接并移向两极,从而干扰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抑制蚕豆根生长。
    (5)、桉叶挥发油可导致动物呼吸衰竭而死亡,但树袋熊能分解桉树叶的毒性,以桉树叶为唯一食物来源,这是长期的结果。
  • 20、黄瓜是一种喜温性蔬菜,其生长所需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温度超过35°C时,黄瓜的生长及产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称为高温胁迫。某科研小组开展了高温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相关实验,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高温胁迫时长与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光反应所需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膜上,可用提取,主要吸收光。
    (2)、黄瓜幼苗碳反应过程中,三碳酸还原为三碳糖的还原剂是 , 所需的能量由提供,还原产生的三碳糖大多用于
    (3)、据图甲分析,测定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时,需要记录光照时间和测定;高温胁迫24小时时,与实验开始时相比,黄瓜幼苗叶肉细胞中三碳酸和五碳糖的含量变化分别为(填“上升”或“下降”)
    (4)、高温胁迫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结合图甲和图乙结果分析,高温胁迫引起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因素(填“有关”或“无关”)。高温胁迫后期(4天后),光合速率的变化表明
上一页 500 501 502 503 5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