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性别决定是最基本的生物发育过程之一,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发现,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生精缺陷雄鼠。无X染色体的胚胎无法发育。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SDX基因不可能是SRY基因突变成的等位基因 B、雌性小鼠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C、雄性小鼠正常的生殖功能依赖于SRY基因表达 D、性逆转的雌鼠与正常雄鼠杂交,1/2的子代含Y染色体
-
2、如图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和灰色(A、a),尾巴有短尾和长尾(B、b),两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 F1中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F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F1中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 C、让F1中黄色短尾鼠与灰色长尾鼠交配,F2中各表型的比例为1:1:1:1 D、让 F1中黄色长尾雌雄鼠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不会出现短尾鼠
-
4、豌豆和玉米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A、豌豆和玉米均有高茎和矮茎 B、豌豆均为矮茎,玉米有高茎和矮茎 C、豌豆和玉米均只有高茎 D、玉米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
5、研究发现“哭泣”可以给情绪降温,泪腺的活动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但是副交感神经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副交感神经末梢及支配的泪腺构成了效应器 B、“憋”住不流泪,是泪腺受大脑皮层分级调节的结果 C、情绪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积累会产生抑郁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
6、阅读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实例回答下列两个小题:(1)、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果蝇的三种第Ⅱ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标准型果蝇的比较(以标准型为100)。
类型
16.5℃
25.5℃
30℃
标准型
100
100
100
A
100
99
98
B
87
101
110
C
109
92
89
①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 , 因其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它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决定。
②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形成了一个新品种,将类似于类型。如果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形成 , 就是一个新物种了。
(2)、2023年10月相继有报道,在竹溪,竹山,丹江等地都发现了野生大豆的小种群,它们是大豆的原始祖先。请利用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大巴山脉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让野生大豆生存下来,达尔文认为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群体中出现和。它与种植大豆之间由于长期 , 不能进行 , 从而有许多表型差距,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②野生大豆的豆荚有毛(D)对无毛(d)为显性,有毛有利于种子的传播。调查发现某区域一个野生大豆的小种群豆荚有毛的基因型频率为95%,有毛基因频率为70%,则该区域的有毛杂合子基因型频率为。
-
7、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①是基因转录,此过程既需要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酶进行催化。(2)、物质a的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连接。除图示外过程②还需转运工具是。(3)、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4)、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该图所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
-
8、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2)、Ⅲ2的基因型为。Ⅱ2与Ⅱ3再生一个基因型与Ⅱ3相同的孩子的概率为。(3)、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因此建议。另外,为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9、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在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是。(2)、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填字母)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填字母)细胞中。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填序号)。(3)、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 , 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 , 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4)、在图丙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段。
-
10、已知某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为39%,则该种群的个体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频率为( )A、50% B、34% C、25% D、61%
-
11、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
12、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最后获得的是单倍体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四倍体 D、二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三倍体无子西瓜,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13、大量证据表明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低等生物的化石只出现在早期地层中,说明了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 B、蝙蝠翼手和人上肢的结构、功能相似,说明了蝙蝠和人具有进化上的同源性 C、人的早期胚胎出现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裂,说明了人是由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 D、19世纪末人们发现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说明了植物和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
14、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
15、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图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下图中的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属于基因重组,图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甲、乙两种交叉互换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图甲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图乙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D、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乙可以导致丁的形成
-
16、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根据图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⑤的缺乏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B、酶②的缺乏会导致人患尿黑酸症 C、由图看出,白化病等遗传病是由某些缺陷基因引起的,这些基因产物可能是参与代谢途径的重要的酶 D、该图反映了基因控制性状的一种关系
-
1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一个被32P和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含M个碱基对,n个腺嘌呤)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细菌细胞内复制三代,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子代噬菌体都没有被35S标记 B、子代噬菌体有1/4具有放射性 C、整个过程需要3.5M个嘧啶碱基 D、噬菌体的增殖需要细菌核糖体参与
-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
19、下列生物变异或遗传病,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或减数分裂异常无关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 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C、人工诱导多倍体 D、缺少X染色体而性腺发育不良
-
20、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C、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第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叉互换 D、将人类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DNA分子拼接,利用细菌发酵生产人类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