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 D、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 2、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 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
  • 3、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二倍体生物有以下几种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基因a最可能来源于染色体的互换 B、乙图中基因a不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 C、丙产生的子细胞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丁图中基因a的出现最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
  • 4、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小鼠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和a(完全显性),在卵子中均发生甲基化,传给子代后仍不能表达;但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修饰后基因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变,但表型可能发生变化并遗传给下一代 B、雄鼠体内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 C、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3∶1 D、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对其的识别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 5、下图中甲、乙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心肌细胞中 B、甲所示过程为DNA的复制,乙所示过程为转录 C、甲、乙所示过程所需酶的种类相同 D、甲、乙所示过程分别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中进行
  • 6、S型(有荚膜)和R型(无荚膜)肺炎链球菌均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S型突变株,记为PentS型菌。现利用上述三种菌株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R型菌置于培养基(不含青霉素)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S型菌DNA,培养基中将出现R型和S型菌落 B、将S型菌置于培养基(不含青霉素)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R型菌DNA,培养基中仅出现S型菌落 C、将R型菌置于培养基(含青霉素)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PentS型菌DNA,培养基中仅出现PentS型菌落 D、PentS型菌置于培养基(含青霉素)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R型菌DNA,培养基中仅出现PentS型菌落
  • 7、性别决定是最基本的生物发育过程之一,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发现,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生精缺陷雄鼠。无X染色体的胚胎无法发育。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SDX基因不可能是SRY基因突变成的等位基因 B、雌性小鼠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C、雄性小鼠正常的生殖功能依赖于SRY基因表达 D、性逆转的雌鼠与正常雄鼠杂交,1/2的子代含Y染色体
  • 8、如图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和灰色(A、a),尾巴有短尾和长尾(B、b),两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 F1中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F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F1中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 C、让F1中黄色短尾鼠与灰色长尾鼠交配,F2中各表型的比例为1:1:1:1 D、让 F1中黄色长尾雌雄鼠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不会出现短尾鼠
  • 10、豌豆和玉米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
    A、豌豆和玉米均有高茎和矮茎 B、豌豆均为矮茎,玉米有高茎和矮茎 C、豌豆和玉米均只有高茎 D、玉米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 11、研究发现“哭泣”可以给情绪降温,泪腺的活动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但是副交感神经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副交感神经末梢及支配的泪腺构成了效应器 B、“憋”住不流泪,是泪腺受大脑皮层分级调节的结果 C、情绪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积累会产生抑郁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 12、阅读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实例回答下列两个小题:
    (1)、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果蝇的三种第Ⅱ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标准型果蝇的比较(以标准型为100)。

    类型

    16.5℃

    25.5℃

    30℃

    标准型

    100

    100

    100

    A

    100

    99

    98

    B

    87

    101

    110

    C

    109

    92

    89

    ①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 , 因其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它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决定。

    ②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形成了一个新品种,将类似于类型。如果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形成 , 就是一个新物种了。

    (2)、2023年10月相继有报道,在竹溪,竹山,丹江等地都发现了野生大豆的小种群,它们是大豆的原始祖先。请利用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巴山脉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让野生大豆生存下来,达尔文认为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群体中出现。它与种植大豆之间由于长期 , 不能进行 , 从而有许多表型差距,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②野生大豆的豆荚有毛(D)对无毛(d)为显性,有毛有利于种子的传播。调查发现某区域一个野生大豆的小种群豆荚有毛的基因型频率为95%,有毛基因频率为70%,则该区域的有毛杂合子基因型频率为

  • 13、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基因转录,此过程既需要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酶进行催化。
    (2)、物质a的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连接。除图示外过程②还需转运工具是
    (3)、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
    (4)、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该图所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
  • 14、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Ⅲ2的基因型为。Ⅱ2与Ⅱ3再生一个基因型与Ⅱ3相同的孩子的概率为
    (3)、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因此建议。另外,为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5、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在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是
    (2)、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填字母)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填字母)细胞中。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填序号)。
    (3)、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 , 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 , 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4)、在图丙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段。
  • 16、已知某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为39%,则该种群的个体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频率为(  )
    A、50% B、34% C、25% D、61%
  • 17、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 18、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最后获得的是单倍体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四倍体 D、二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三倍体无子西瓜,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19、大量证据表明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等生物的化石只出现在早期地层中,说明了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 B、蝙蝠翼手和人上肢的结构、功能相似,说明了蝙蝠和人具有进化上的同源性 C、人的早期胚胎出现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裂,说明了人是由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 D、19世纪末人们发现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说明了植物和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 20、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上一页 417 418 419 420 4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