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藻类固定的太阳能 B、细菌与藻类的数量变化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ab 段中藻类和细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溶解氧变化 D、ad 段河流净化程度所需距离长短与季节变化无关
  • 2、捕蝇草每片叶子的顶端长有一个形似贝壳的小夹子。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当昆虫在叶片上来回走动摄取蜜汁时会碰到触发毛,“小夹子”就能“感知”到猎物从而快速关闭将其夹住。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下列关于捕蝇草说法错误的是(       )

    A、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B、捕蝇草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 C、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D、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才合拢叶片,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
  • 3、在一个群落中,当一个早到物种耗尽系统资源,从而抑制了晚到物种在该群落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抢占生态位”;当一个早到物种改变环境,使另一个晚到物种受益的情况称为“促进生态位”;当一个早到物种改变了环境状况(而不是资源水平),以减缓或阻止晚到物种在该系统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抑制生态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在研究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等 B、“抢占生态位”可通过营养竞争,空间竞争等形式发生 C、泡菜中,乳酸菌大量繁殖消耗氧气,迫使后续到达的细菌无法繁殖,这属于“抑制生态位” 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增加土壤,此后到达的苔藓有了更高的存活概率,这属于“促进生态位”
  • 4、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物质 B、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幼苗染色体加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育种上的应用 C、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 D、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 6、下图是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互作用之后B细胞被活化的过程图。CD80/86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CD40L是活化后的Th细胞表达的蛋白,BCR是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CD40和MHC是B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CD28、TCR是Th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活化B细胞的第一信号是抗原刺激 B、活化Th细胞和B细胞的第二信号分别是CD28和CD40 C、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Th细胞既能参与体液免疫又能参与细胞免疫
  • 7、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的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等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B、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C、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糖尿病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D、以上两种糖尿病均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下降,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 8、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激素的作用具有逐级放大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液中物质a,b、c的含量关系为a<b<c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物质d分泌的神经调节过程中,效应器均位于垂体
  • 9、下列化学反应或生理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是(  )
    A、[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B、食物中淀粉经唾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 C、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D、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的结合
  • 10、基因工程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应用一:对微生物或动植物的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它们能够生产药物,如重组人干扰素的市场化生产。干扰素是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同时对乳腺癌、骨髓癌、淋巴癌,以及某些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临床需求量大。回答问题(1)和(2)。

    应用二:让哺乳动物本身批量生产药物,如重组血清白蛋白的批量生产。科学家将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是人体血浆蛋白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维持人体正常的营养状态,二是维持血浆等胶体的渗透压。回答问题(3)和(4)。

    (1)、干扰素基因可从人体T细胞中直接提取,再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在PCR反应体系中一般需要加入Mg2+的原因是。酵母菌或大肠杆菌都可作受体细胞,但上述过程最好选用(填“酵母菌”或“大肠杆菌”),理由是
    (2)、携带干扰素基因的重组质粒要用Ca2+处理,使细胞处于;干扰素基因在受体细胞中也能合成人体所需的干扰素,说明生物界中的几乎所有生物
    (3)、在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中,必须有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原因是。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转基因牛,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法将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
    (4)、在牛胚胎移植前,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 11、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目前可通过接种HPV疫苗进行有效预防。2023年11月起,内蒙古自治区统一在“蒙速办”平台开放线上预约活动。L1蛋白是HPV的一种衣壳蛋白,E6蛋白仅存在于被HPV感染后癌变的肿瘤细胞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小鼠体内反复注射L1蛋白,可从小鼠的血清中分离出L1蛋白抗体,原因是 , 但该方法的缺点是
    (2)、若要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L1蛋白单克隆抗体,可向小鼠反复注射L1蛋白获取B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用方法诱导融合,再用进行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 , 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能分泌抗L1蛋白的细胞。
    (3)、若已知E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请根据题目信息及所学知识提出一种生产E6蛋白的思路
    (4)、请你预测生产E6蛋白的实践意义?。(答出1点即可)
  • 12、杉木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是当前南方人工林区森林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人员对华南地区近20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研究,调查数据如下表格,分析其自然更新的群落组成和结构。

    指标

    树种

    杉木

    地带性常绿阔叶树种

    浙江润楠

    罗浮柿

    山乌桕

    乔木层重要值

    0.213

    0.135

    0.124

    0.121

    0.110

    乔木层树

    种占比

    林冠上层(≥25 m)

    主林冠层(15~20 m)

    31%

    13%

    28%

    亚林冠层(10~15 m)

    29%

    13%

    24%

    林冠下层(5~10 m)

    27%

    7%

    14%

    27%

    更新层(≤5 m)

    <5%

    39%

    9%

    <5%

    注:表格中“”表示调查中没有相应数据记录,重要值表示物种的优势程度,值越大,越有优势,不同物种之间重要值可以累加。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杉木纯林通过自然更新形成针阔混交林,这一过程叫作。研究人员对自然更新的杉木人工林进行研究,为纯林改造提供解决思路,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通过对杉木在乔木层中的占比和重要值进行调查,明确杉木在该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从角度对杉木进行研究。从调查数据分析杉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根据表格数据,得出该观点的依据是。根据以上分析,该群落最终很可能会演变成群落。
    (3)、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从群落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上提出对现有人工纯杉木林的改造建议是
  • 1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常见病,患者脑中胆碱能神经元产生的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明显减少,与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沉积有关。在被诊断为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中,女性约占三分之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失语、失认等症状,这与大脑的功能受损有关,大多数人主导该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
    (2)、胆碱能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的方式与β-淀粉样蛋白运出神经细胞的方式(填“相同”或“不同”)。科学家发现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试推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的原因是
    (3)、研究发现,性激素雌二醇能促进β-淀粉样蛋白前体分解成可溶性蛋白,进而消除β-淀粉样蛋白对乙酰胆碱释放量的影响,据此推测雌二醇(填“能”或“不能”)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女性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 14、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会引起人们对它安全性的关注,也会与伦理道德发生碰撞。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避免转基因农产品带来的危害,应减少相关技术的研发 B、基因编辑技术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但也会导致伦理问题 C、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D、用转基因新型致病菌制造的生物武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 15、乙肝病毒表面主蛋白是由H基因控制合成。下图是将H基因导入某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5'A和3'TT分别是该酵母菌中某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此启动子还能使外源基因在酵母菌中高效表达,3'A是该基因下游的序列。科学家将改造过的P质粒与H基因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再在重组质粒特定部位酶切,形成的重组DNA片段可以整合到酵母菌染色体上,最终实现H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建重组质粒时,可在H基因两侧分别接上SnaBⅠ和AvrⅡ的识别序列 B、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含有H基因的酵母菌 C、步骤1中,将重组质粒先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复制出大量重组质粒 D、步骤3中,用BglⅡ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可以获得图示的重组DNA片段
  • 16、如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关键激素 B、该途径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图示紫杉醇的获得是植物快速繁殖的应用 D、过程③需使用固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增殖
  • 17、图I为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图Ⅱ表示早期胚胎发育的某个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I中过程②细胞的数量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 B、胚胎发育的早期,受精卵的卵裂过程是在透明带内完成的 C、图Ⅱ处于图I中的a时期,细胞⑥将会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D、图I中b时期胚胎发生细胞分化,随后发育形成三个胚层
  • 18、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河流AB段溶解氧减少的原因可能是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 B、该河流BC段藻类增多的原因可能是河流中有机物分解 C、该图表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后能保持清澈,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 19、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常用生态位宽度指数表示。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共同资源的现象。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时,应研究其种群密度和种内竞争程度 B、生态位宽度指数较高的种群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泛的生存环境 C、生态位宽度指数越低和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均必定导致种间竞争加剧 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物种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 20、盘锦市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该市实施“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的“蟹稻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河蟹的爬行还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使得水稻产量增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稻田群落中既存在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 B、河蟹所处的空间位置及所占用的资源就是其生态位 C、人为地将普通农田改造成稻—蟹共生农田属于群落的演替 D、影响稻田中植物垂直分层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水分和无机盐等
上一页 404 405 406 407 4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