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增进健康,已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选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骑行过程中需要增加散热,骑行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B、因为骑行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且收缩肌群对胰岛素利用增加,机体胰岛素含量会减少 C、因为骑行过程中汗腺分泌增加,垂体细胞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D、因为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随着运动的进行,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逐渐增强
  •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处于恒定状态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主要与它含有CO32-NO3-等离子有关 D、只要保持内环境稳态,人体就不会患病
  • 3、“七仔”是全球唯一一只人工圈养的棕色大熊猫,其双亲及后代却均为黑色。研究发现该毛色变异是由1号染色体上Bace2基因中碱基缺失所致。下列有关叙述锆误的是(  )
    A、“七仔”与普通大熊猫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该毛色变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该突变基因丰富了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 D、该毛色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 4、如图是某男性体内的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与a'之间发生了部分片段交换,则发生了基因重组 B、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C、D染色体DNA上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C、若一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为abc,可推断A、B未正常分离 D、该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一对同源染色体
  • 5、科学实验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脂肪颗粒 B、纸层析时色素分子的移动速率因其质量差异而不同 C、制作有丝分裂装片,需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来漂洗已解离的根尖 D、标志物易脱落导致重捕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数据偏大
  • 6、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受伤后,身体自我修复需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对于外伤后的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摄入尤为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B、患者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不变 C、受伤后的患者适当口服含相应抗体的口服液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交错连接而成的网架结构,参与囊泡的定向运输
  • 7、乳酸菌是酸奶制作过程中重要的微生物,乳酸菌发酵能产生有机酸、酸菌素(多肽类物质)和多种酶系,进而抑制肠道内腐败菌和其他病原体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乳酸菌具有明显的核仁 C、酸菌素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D、乳酸菌合成酸菌素和多种酶系的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与形成
  • 8、取鸡蛋清,加入蒸馏水,混匀并加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浑浊的滤液。以该滤液为反应物,探究不同温度对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温度(℃)

    27

    37

    47

    57

    67

    滤液变澄清时间(min)

    16

    9

    4

    6

    50min未澄清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液变澄清的时间与该蛋白酶活性呈正相关 B、组3滤液变澄清时间最短,酶促反应速率最快 C、若实验温度为52℃,则滤液变澄清时间为4~6min D、若实验后再将组5放置在57℃,则滤液变澄清时间为6min
  • 9、由稻黄单胞菌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
    (1)、稻黄单胞菌能合成AvrXa7(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的分泌蛋白)并将其注射进水稻叶肉细胞,最终通过(结构)潜入水稻细胞核,识别并激活水稻糖转运蛋白(SWEET14)基因表达,挟持糖转运蛋白源源不断地将糖类物质通过方式从水稻细胞泵出胞外,供给病原菌生长和增殖。稻黄单胞菌与水稻的种间关系为
    (2)、水稻的Xa7基因的启动子区携带一个调控元件,能够“诱捕”并结合AvrXa7,从而调动水稻细胞的免疫反应,将病原菌迅速隔离杀灭,因此Xa7基因(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看作是水稻的一种抗白叶枯病基因。此外如果水稻的[选用“糖转运蛋白(SWEET14)/Xa7”作答]基因发生突变,也会导致稻黄单胞菌的侵染失败。
    (3)、广东某研究团队欲对此基因进行深度研究,提取抗病水稻的DNA,利用特定的双引物对Xa7基因进行PCR扩增。引物长度不能过短原因是:;PCR扩增中有一个低温(55℃/58℃、1min)过程,该过程称之为 , 目的是。PCR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等有关。
  • 10、从常见中草药黄芪中分离的黄芪多糖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我国某科研团队也证实半枝莲多糖(SBP-2A)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为继续研究半枝莲多糖对小鼠体内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进行如下实验:建立肝癌小鼠模型后,进行相关实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各组肝癌小鼠的瘤重、免疫学功能的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腹腔注射的剂量

    [mg/(kg·d)]

    抑瘤作用比较

    免疫学功能的比较

    瘤重

    (g)

    抑瘤率

    (%)

    脾脏指数

    (mg/g)

    胸腺指数

    (mg/g)

    γ-干扰素

    (pg/mL)

    模型组

    1.29

    6.14

    1.64

    51.59

    SBP-2A低剂量组

    25

    1.09

    15.42

    11.85

    2.07

    56.24

    SBP-2A中剂量组

    50

    0.79

    38.67

    11.29

    2.54

    57.17

    SBP-2A高剂量组

    100

    0.91

    29.95

    13.27

    1.75

    60.54

    黄芪多糖组

    100

    0.75

    43.32

    7.08

    2.72

    70.50

    注:①抑瘤率(%)=(1-实验组瘤质量/模型组瘤质量)×100%

    ②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质量(mg)/体质量(g)

    (1)、机体能够裂解肿瘤细胞,主要依靠的是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获得肝癌小鼠24h后,SBP-2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25、50、100mg/kgSBP-2A,黄芪多糖组注射100mg/kg黄芪多糖,模型组腹腔注射 , 本实验中,黄芪多糖组的作用是
    (3)、由实验结果分析,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肿瘤的原因是。结果显示,SBP-2A中剂量组小鼠抑瘤率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4)、激活的STAT1蛋白参与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该团队提取0.025g肿瘤组织中的总蛋白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分析其中的STAT1蛋白表达量,并得出结论:高剂量SBP-2A可能是通过提高STAT1蛋白水平来抑制小鼠肝癌肿瘤生长,其依据是

  • 11、果蝇(2n=8)是一种常见的遗传学材料,对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等有重要价值。将正常复眼果蝇杂交,子代偶然出现一只无眼突变体(eyeless,记为e)。为确定该个体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该无眼突变体果蝇与正常复眼果蝇杂交,F1全是正常复眼,由此可初步判断该无眼突变是突变。正常复眼基因和无眼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的不同。
    (2)、将纯合正常复眼(野生型)单体(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少一条的个体称为单体,记为2n-1,可以存活并正常繁殖)品系分别与无眼突变型果蝇杂交即可定位无眼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比如用无眼突变体与纯合正常复眼Ⅳ-单体果蝇杂交,若子代果蝇的表型为 , 推测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子代果蝇的表型为 , 推测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因此,为完成果蝇无眼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理论上至少需要构建种纯合野生型单体品系。
    (3)、若已确定无眼基因位于Ⅳ染色体上,将无眼Ⅳ-单体果蝇和纯合正常复眼Ⅳ-三体(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记为2n+1,可以存活并正常繁殖)果蝇杂交,在细胞水平上可用法选出子代中的三体个体,将其相互杂交,所得F2代正常复眼果蝇中染色体数量正常的占[染色体多两条(四体)时不能存活]。
  • 12、文献资料表明:水杨酸(SA)和硫化氢(H2S)作为信号分子在调控不良环境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以黄瓜幼苗为材料,用SA、硫氢化钠(NaHS,H2S外源供体)、PAC(SA抑制剂)、HT(NaHS和H2S清除剂)等试剂开展相关实验,探究低温弱光胁迫下,SA和H2S两者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

    注:CK组为喷洒H2O进行预处理后转入适宜温、光条件培养48小时;其它组均为喷洒对应的试剂(见图)预处理后转入低温、弱光条件培养48小时。

    (1)、植物内源性H2S是一种脂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主要由半胱氨酸经酶催化产生。H2S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为 , 从氨基酸结构通式推测,H2S中的S来源于
    (2)、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低温弱光(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诱导内源性H2S的产生、SA(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促进内源性H2S的产生。
    (3)、由实验2可以得出结论:低温弱光(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诱导内源性SA的产生、外源性硫氢化钠对内源性SA产生的影响(选用“不明显/明显”作答)。综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H2S可能作为SA的(选用“上游/下游”作答)信号参与低温弱光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活动调控。
    (4)、如果上述推测正确,请补充完整实验3中HT+SA组和PAC+NaHS组的光合速率柱状图

  • 13、红树植物根细胞能将细胞质中的Na+排除胞外以及转运至液泡中形成“液泡隔离”从而适应在高盐环境生活,这一机制(如下图)与H+-ATP泵及膜转运蛋白SOSI、NHX(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溶胶)中的Na+转运到根细胞外和液泡中的直接“动力”是ATP B、细胞质(溶胶)中的H+转运到根细胞外和液泡中的直接“动力”是ATP C、海水中的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根细胞 D、H+-ATP泵有转运H+的作用,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
  • 14、研究人员将C6(能提高光反应中电子传递效率)和SBP(可促进卡尔文循环中C5的再生)两个基因分别导入烟草中获得C6和SB株系。利用C6和SB株系获得纯合双转基因C6SB株系,在温室提供一定浓度CO2的条件下,检测四种株系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电子传递速率

    (相对值)

    C5再生速率

    (μmol·m-2·s-l

    光合速率

    (μmol·m-2·s-l

    野生型

    0.118

    121.5

    24.6

    C6株系

    0.123

    124.8

    25.6

    SB株系

    0.130

    128.7

    27.0

    C6SB株系

    0.140

    132.0

    27.4

    A、C6基因的产物可能与ATP、NADPH生成有关 B、SBP基因的产物在叶绿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与野生型相比,C6株系光合速率的增加体现暗反应能促进光反应 D、与SB株系相比,C6SB株系光合速率的增加体现光反应能促进暗反应
  • 15、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培育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过程,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动物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期不尽相同,一般是在原肠胚期前 B、灭活的仙台病毒可诱导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 C、Kdm4d的mRNA和TSA的作用是对组蛋白进行表观遗传修饰来调控相关基因表达 D、克隆猴和核供体所具有的微小差异来自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变异
  • 16、某种含氮有机物的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其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破坏生态环境。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按下图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透明圈的菌落能够利用除草剂中的氮源,应扩大培养 B、图中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且分装前进行灭菌 C、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酸性 D、图中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可对细菌进行计数
  • 17、“中度干扰假说”认为,在中等强度干扰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大。某研究团队拟根据此原理对人工马尾松林进行改造,即在此林中开造一些人工林窗(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干旱、台风、火灾等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工马尾松林因成分单一、结构简单,极易导致松毛虫爆发等生态灾害 B、根据此假说,开造人工林窗时,林窗的面积大小是一个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C、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林窗也会逐渐郁闭,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对于环境条件较严酷的干旱草原、沙漠等生态系统来说该假说同样成立
  • 18、科研人员研究核质互作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可被显性核恢复基因(R基因)恢复育性,T基因表示雄性不育基因,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通常在括号外表示质基因,括号内表示核基因,如T(RR)]

    A、T(Rr)的玉米自交,后代约有1/4为雄性不育个体 B、在玉米体细胞中R基因和T基因均成对存在 C、R与T互为等位基因,其中R为显性、T为隐性 D、T基因所在DNA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19、小儿麻痹症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引起的一种疾病。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口服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患肢的随意运动和感觉功能均丧失 B、“活疫苗”是经过减毒处理后的病原体,相当于抗体 C、该疫苗可以识别人体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D、接种该疫苗后可能会有轻微发烧的症状,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
  • 20、科研人员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其结果如图1,并进一步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其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起着协同作用 B、由图1可知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由图2可知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由图2可知激素类似物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X>Y>Z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