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是某兴趣小在适宜条件下做幼小植株的单侧光实验,发现茎具有向光性,根具有背光性。为了进一步探究根具有背光性的原因,该小组检测根尖4mm处向光侧和背光侧IAA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处理
弯曲度(°)
向光侧(ng。g-1)
背光侧(ng。g-1)
光强(LX)
45
126
401
黑暗
0
325
325
A、根和茎背光侧的IAA含量都高于向光侧,都起了抑制作用 B、根和茎向光侧的IAA含量都低于背光侧,都起了促进作用 C、单侧光引起根的背光性生长体现了IAA的作用特点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根具有背光性是IAA分布不均匀和根对IAA很敏感引起的 -
2、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只参与了神经调节 B、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C、c表示肾上腺髓质,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①⑤⑥分泌减少
-
3、人体长时间不休息会产生过量腺苷,与觉醒神经元上的腺苷受体结合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进而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咖啡因具有提神功能,同时有一定的成瘾性,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药物抑制突触前膜中ATP的水解,人可能会持续昏昏欲睡 B、咖啡因的结构可能与腺苷相似,可竞争性的与腺苷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睡意的产生 C、腺苷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打开后膜的Na+通道产生动作电位 D、若咖啡因成瘾后不摄入咖啡因会出现持续困倦现象,可能是机体减少了腺苷的分泌
-
4、某同学在进食大量螃蟹后出现头疼、恶心、严重腹泻,面部皮肤瘙痒等症状,去医院就诊后确诊为海鲜过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过敏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所有免疫细胞都有参与 B、当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C、可以通过大量喝水来缓解严重腹泻带来的脱水症状 D、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多接触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
-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引起机体内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件发生。下列叙述中属于正确生活习惯的是( )A、出汗可以降温,故发热时可用棉被捂着,让机体出汗达到退热的目的 B、感冒时为避免症状严重,可在初期及时服用抗生素,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C、奶茶中含有水分和糖类,可以用喝奶茶代替喝水,既补充水分又补充糖分 D、有尿意时要及时排尿,长时间憋尿会导致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导致肾功能损害
-
6、乙醇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表列出了乙醇在实验中的作用,其中表述错误的共有( )
编号
实验
乙醇的作用
①
DNA粗提取与鉴定
溶解DNA,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
②
菊花的组织培养
工作台、外植体、培养基等的消毒
③
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
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④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浮色
⑤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研究
防止小动物尸体腐烂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
7、下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200个肽键 B、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 C、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64 D、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206个O原子(不考虑R基)
-
8、研究发现一类称作“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上 B、“分子伴侣”结合不完整折叠或装配的肽链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不可逆转 D、经高温处理后的“分子伴侣”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9、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它的部分蛋白质种类及功能如下:Core蛋白是外壳蛋白;X蛋白与病毒复制有关;S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与病毒进入细胞有关。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乙型肝炎疫苗,为预防乙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该病毒X蛋白的合成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细胞毒性T细胞能把被该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裂解 C、该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能得到4种产物 D、该病毒的Core蛋白和S蛋白可作为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
-
10、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人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B、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原因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补充性激素可通过注射和口服两种方式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必要组分,具有调节功能,摄入越多越好
-
11、蓖麻种子是良好的油料植物种子,其胚乳呈白色,脂肪含量约占种子总质量的7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蓖麻种子的成熟过程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B、蓖麻种子脂肪含量较高,种植时应埋藏较深 C、蓖麻种子干重在萌发早期逐渐增加,原因可能是脂肪转化成某些糖类 D、蓖麻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种子内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基本不变
-
12、木耳原产我国,是重要的药食兼用真菌。但如果长时间泡发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后者能分泌耐高温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造成食物中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木耳和椰毒假单胞杆菌的核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木耳和椰毒假单胞杆菌都以D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 C、椰毒假单胞杆菌既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D、将长时间泡发的木耳高温烹饪后即可放心食用
-
13、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蓝细菌门颤藻科螺旋状微藻,它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镁、钠、钾、碘、硒、铁、铜、锌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是一种未来食品。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新鲜的螺旋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 B、螺旋藻有叶绿体,是自养型生物 C、螺旋藻含有的元素中Fe、Mn、Zn属于微量元素 D、螺旋藻无生物膜系统,黑藻有生物膜系统
-
14、水华是指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1)、从含量上看,在藻类细胞中,N、P属于(填“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2)、腰鞭毛虫也可能引起水华,在生命系统中腰鞭毛虫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层次。(3)、某科研小组在研究蓝细菌细胞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蓝细菌细胞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没有一种是蓝细菌细胞所特有,这一事实主要说明。(4)、从控制污染源头的角度考虑,请你提出防止出现“水华”现象的措施(答一点即可)。
-
15、同学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一组镜头如下图1所示,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情形如图2所示。(1)、视野中图像最暗的组合是(填序号),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填序号)。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目镜),以防止镜头触及装片。(2)、图2视野中最可能是气泡的是 , 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方移动。(3)、如甲、乙两图分别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甲个,乙个。
-
1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1)、材料中各种生物形态差别很大,从结构来看,它们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2)、材料所提及的生物中,科学家依据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3)、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填字母);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至少写出两点)。(4)、B图所代表的生物的营养方式(代谢类型)是 , 因其含有(填物质)。
-
17、癌细胞具有不死性,代谢异常旺盛,其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图甲所示(X、Y为两类含量较多的化合物,Z为脂质),细胞鲜重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可能含有的元素是a、b B、若将癌细胞进行除水处理,则细胞中b的含量比a多,d的含量比c多 C、图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这与细胞中X的含量最多有关 D、不同生物中XYZ等化合物的含量不同
-
18、下表是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内的部分元素及其含量(干重,质量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C
0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3.57
44.43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人
55.99
14.62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A、P、Mg、S等元素在玉米细胞中含量很少,属于微量元素 B、由表可知,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两种细胞中C、H、O、N这四种元素含量都很高,与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有关 D、表格中在细胞内含量多的元素比含量少的元素更重要 -
19、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用其提取的青蒿素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一种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下列有关疟原虫和青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主要组成元素相同但含量不同 B、它们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C、其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 D、他们在生命系统中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
20、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潜海试验任务并顺利返航,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海试过程中获取了一批沉积物、岩石和海洋生物样品,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含量大体相同 B、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追根溯源来自无机环境 C、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 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与其在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