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位于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热河生物群,科学家在1.25亿年前的尾羽龙化石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并对其利用生化的方法进行分析。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B、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C、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形成杂合双链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D、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哺乳动物的前肢形态差别很大,说明它们没有共同祖先
-
2、稳态转换是指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大规模、持续和突然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快速重组进入另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其转换过程可用下图“球—杯模型”解释,小球位于“山顶”代表稳态转换的临界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稳态1转变为稳态2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将变简单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发生了稳态转换 C、若小球到达临界点前又重新回到谷底,说明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识别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临界点,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
3、为探讨乙烯与赤霉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用乙烯和赤霉素处理水稻幼苗,结果如图1。已知D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途径,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分析D蛋白缺失突变体对乙烯的反应,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霉素处理不能缓解乙烯对根的抑制 B、乙烯可能通过抑制D蛋白的合成抑制赤霉素途径 C、野生型比D蛋白缺失突变体更能抵抗乙烯的作用 D、乙烯不完全依赖D蛋白调控主根的生长
-
4、镇痛类药物根据作用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使C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另一类主要是作用于Na+通道蛋白,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从而减缓疼痛反应。下图是这两类药物作用的示意图,A、B为具体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药物A起作用时,Na+会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 B、药物B起作用时,不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C、物质C传递痛觉信号时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D、物质A、B、C的作用均不具有持久性,需定期输入或机体持续产生 -
5、植物体内的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到液泡;当液泡中有机酸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被运出液泡进入降解途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有机酸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C、柠檬酸进出液泡的运输方式不同 D、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
6、如图是电镜下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羽毛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由左向右 B、转录而来的RNA需脱离DNA后,才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C、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密码子时,RNA合成结束 D、若DNA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影响该现象的产生,这属于基因突变
-
7、支原体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结构,可寄生在组织细胞内并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营寄生的支原体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支原体从分类上看属于原核生物 D、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包括没有核膜和有细胞壁
-
8、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使CO2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等于CO2的吸收量 B、湿地保护可有效实现碳中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D、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
9、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可导致溶酶体中酶类物质外溢,引起机体异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下列有关溶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酶体的稳定性依赖其双层膜结构 B、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在核糖体中合成 C、从溶酶体外溢出的酶主要是水解酶 D、从溶酶体外溢后,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
-
10、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
-
11、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杂种植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使用的酶是 , 过程②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具体方法有(答2种),从杂种细胞到幼芽的过程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2)、过程④选择培养时需要的条件是。(3)、若甲植物(2N=18),乙植物(4N=32),则目的植株(填“可育”或“不可育”),原因是。(4)、甲植物能产生次生代谢物——紫草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在植物细胞中含量低、难提取、难体外合成,可通过生产,以获得次生代谢物。
-
12、研究表明,鸢尾素(蛋白类激素)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以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激素调节的特点除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外,还有(答出1点)。(2)、在研究鸢尾素生理作用时可采用(填“饲喂”或“注射”)外源鸢尾素的方法,不采用另外一种方法的原因是。请你提出一种鸢尾素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假说:。(3)、研究人员为验证物质X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a.取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b.甲组灌胃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物质,乙组灌胃 , 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两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
②结果如下表:
鸢尾素(相对值)
PT3K(相对值)
甲
0.578
0.586
乙
0.396
0.343
由上表可知,物质X可通过影响来影响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13、某种昆虫的黑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圆翅和锯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两基因型相同的亲本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圆翅∶黑体锯翅∶黄体圆翅∶黄体锯翅=6∶2∶3∶1.假设在杂交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互换、染色体变异及表观遗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有研究表明,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而来,基因突变是指。(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在遗传上(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3)、F1中黑体圆翅昆虫的基因型是。将F1中的黑体锯翅昆虫与黄体圆翅昆虫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14、炎热的夏季中午,某些植物有“午休”的现象,这类植物白天大部分时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以及温度间均呈正相关,但在中午光照强度和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会出现一个低谷。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叶肉细胞自身物质组成角度分析,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2)、有些植物的“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气孔开度下降,导致胞间CO2浓度 , 使净光合速率降低,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属于“气孔因素限制”;有些植物中午气孔开度并没有下降,而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午休”现象,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统称为“非气孔因素限制”,如由于温度较高,导致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3)、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甲的“午休”属于“气孔因素限制”,并且导致中午气孔开度下降的原因是高温而非强光照。
①本实验的观察和检测指标分别是。
②完善实验步骤:
A.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植物甲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B.甲组在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强度下培养,乙组在下培养,丙组在下培养;
C.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每组植物相关生理指标。
③预期实验结果:。
-
15、为实现对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西藏濒危牛种,突破了高原牛种体细胞克隆技术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西藏濒危牛身体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即可完成发育进程
②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大是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的高
③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④对濒危牛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后培养可获得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6、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高海拔原始云、冷杉林中,喜食松萝、嫩叶,也食昆虫等。云南白马雪山等多个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经过40多年的努力,滇金丝猴的数量增至近4000只。下列与滇金丝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食物链“昆虫→滇金丝猴”中,滇金丝猴位于第二营养级 B、滇金丝猴和云、冷杉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生物群落 C、可用基于声音等特征的个体识别技术调查其种群数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滇金丝猴最有效的易地保护
-
17、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同种或异种)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该现象在生态学中被称为“他感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措施属于生物防治 B、水稻连作减产可能是化感物质导致的结果 C、粘液瘤病毒引进澳大利亚后毒力逐渐减弱原因是他感作用 D、生产实践中可分离某些引起他感作用的物质用作除草剂
-
18、如图表示某鱼类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种群将趋向于灭亡 B、当种群密度在a~b时,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 C、在种群密度达到b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
-
19、某研究小组发现;番茄中低浓度油菜素内酯(BR)可促进气孔张开,但高浓度BR可通过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而诱导气孔关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R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抑制种子萌发 B、高浓度BR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有利于番茄植株抵抗干旱 C、若番茄在低浓度BR情况下,则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会减弱 D、BR和ABA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共同调控番茄叶片气孔的开闭
-
20、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下列关于此过程内环境发生变化及调节的推断错误的是( )A、运动时,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 B、出汗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口渴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