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健康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液体,A、B代表相关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的体积约占体液的2/3,B为循环系统 B、若某人遭受击打,则受伤部位处的①渗透压会升高,导致组织水肿 C、外界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其跨膜运输过程不消耗ATP D、①中,若Ca2+浓度过低,则会引起肌肉抽搐;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 2、丙酯草醚是一种除草剂,研究者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I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其着丝粒分裂 B、图中Ⅱ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其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1 C、将分生区细胞进行制片后,从盖玻片一侧滴加丙酯草醚使其作用于标本细胞 D、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可能是因为丙酯草醚抑制了着丝粒分裂
  • 3、在自然条件下,某植物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由a到d,叶片有机物积累的速率不断增大 B、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相比,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更耐高温 C、温度为d时,植株的有机物的含量保持稳定 D、为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可适当降低呼吸消耗
  • 4、ATP 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核酸的合成。ATP 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③表示物质,④表示特殊的化学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①为腺嘌呤,在tRNA 中也存在 B、物质①②构成了腺苷 C、生物的细胞合成 ATP所需要的能量来源相同 D、ATP 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使蛋白质磷酸化
  • 5、生物膜是当前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生物膜在能量转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 B、蓝细菌的细胞膜是细胞边界,其与核膜及细胞器膜等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均不在生物膜上进行
  • 6、丙酮酸脱氢酶位于线粒体基质,会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若其功能异常,则能量代谢会发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翻译合成线粒体内的酶的模板可能是在线粒体中转录生成的 B、该酶参与的呼吸作用阶段可以生成大量的ATP C、该酶的合成受阻会使机体内酒精的产生量增多 D、该酶活性增强会使生物体内ATP的数量远大于ADP的
  • 7、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致癌物,是黄曲霉菌的分泌物。黄曲霉菌是一种好氧菌,可存在于霉变的谷物等农作物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曲霉菌和谷物细胞吸收的O2均可参与线粒体的生命活动 B、黄曲霉菌和谷物细胞最显著的区别是核膜的有无 C、黄曲霉菌和谷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黄曲霉菌和谷物均是异养型生物
  • 8、下列可用来作为初步判断某细胞生物类型的依据的是(       )

    ①有无细胞壁②有无细胞膜③有无细胞核④有无核糖体⑤有无DNA⑥有无叶绿素

    A、②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③⑤
  • 9、学生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关于锻炼和劳动具有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助于机体进行反射活动 B、有益于学习和记忆活动 C、有利于增强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D、有利于突触释放递质进行兴奋的双向传递
  • 10、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脑中大量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研究发现,脱氧胆酸(DCA,一种胆汁酸)能够自主穿透血脑屏障并在大脑内堆积,通过与胆汁酸膜受体(TGR5)结合调控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切割,进而促进Aβ的产生。AD患者体内存在胆汁酸代谢稳态失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CA参与细胞外液的组成 B、胆汁酸代谢稳态失衡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C、促进TGR5的表达可以减少Aβ的产生 D、以上材料表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11、唐代诗人白居易饲养鹦鹉(ZW型),发现当时鹦鹉市场有4种不同毛色的极品鹦鹉,他的诗《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流传千古。下图是鹦鹉毛色遗传机理图,1、3号均为常染色体;当个体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现将多只纯合雄性绿色鹦鹉和多只雌性白色鹦鹉杂交得F1 , 再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 , 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种毛色个体,回答下列问题。

    (1)、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4种毛色个体,这种可遗传变异是
    (2)、若鹦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则雌性鹦鹉体细胞中有种形状不同的染色体。
    (3)、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在于。据图推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4)、欲判断一只F2中的雄性绿色鹦鹉的基因型,可以选择与之交配,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5)、若将F2中绿色鹦鹉相互交配,则F3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
    (6)、宠物市场黄色鹦鹉颇受欢迎,请你叙述从F2个体中选择出纯合黄色雌、雄鹦鹉个体的方法。
  • 12、基因什么时候表达、在哪种细胞中表达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是受到调控的,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miRNA基因调控survivin基因(凋亡抑制基因)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图中A、B、C表示过程,①②③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转录过程的是(填字母);图中C为翻译过程,核糖体沿着①滑动,其滑动方向是(填“→”或“←”)。
    (2)、DNA的复制与转录过程不同:从原料角度分析,;从酶的角度分析,
    (3)、基因表达的产物不一定都是多肽或蛋白质,请结合图示说明:
    (4)、根据图示miRNA基因抑制了Survivin基因的表达,其抑制机理是。若需进一步验证该机理,请提出一个研究方向
  •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打出若干个圆形小叶片,经处理后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将其分别放在实验室提供的质量分数为0.5%、1.5%、2.5%、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观察叶片上浮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质量分数(%)

    0.5

    1.5

    2.5

    3.5

    单位时间内叶片上浮片数(片)

    4

    18

    20

    8

    (1)、绿叶通过(填叶片结构)从外界吸收的CO2 , 最终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 , 接受能量后,被还原,最终转化为糖类和C5。这样,暗反应阶段就形成从C5到C3再到C5的循环,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下去,因此暗反应过程也称作
    (2)、沉降到烧杯底部的圆形小叶片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会上浮,小圆叶片上浮的原因是
    (3)、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后圆形小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为探究该问题,小组成员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①假设:较高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保卫细胞 , 致使光合作用减弱。

    ②为验证该假设,设置两组实验,对该植物的气孔开度作检测,检测结果符合预期。

    ③若用上述实验中的菠菜叶为材料,验证该假设提出的光合作用减弱原因,你的研究思路是:

    (4)、Rubisco酶(R酶)是植物光合作用时固定CO2的一种酶,现试图改善其自然状态下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科研人员发现某种自养型细菌的R酶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将细菌的R酶基因导入已经敲除自身R酶基因的植物体内,获得转基因植物。已知地球表面平均大气CO2浓度在400μmo1mol-1左右。发现在低于1500μmo1mol-1时,转基因植物固定CO2速率低于野生型植物;直到大约为10000μmo1mol-1时,转基因植物CO2吸收速率明显提高。请对此科研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
  • 14、果蝇体细胞中 X染色体的数目(X)与常染色体染色体组数目(A)之比决定果蝇的性别,若X:A≤0.5,果蝇表现为雄性;若X:A≥1,果蝇表现为雌性。果蝇的Y染色体只决定果蝇的育性。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致死。现让基因型为XᵇXᵇY的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 XBY的红眼雄果蝇交配,假设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的果蝇表现为雄性可育 B、子代白眼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XY和XYY两种 C、子代红眼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与亲代雄果蝇完全相同 D、可育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4∶1∶1∶4
  • 15、实验操作顺序、操作是否规范将影响实验结果。下表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

    B

    观察叶绿体流动

    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底物与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

    A、A B、B C、C D、D
  • 16、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患者因为不能将摄取的铜排出体外造成“铜中毒”。目前在人群中肝豆状核变性携带者的频率为1/9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要尽量多吃富含铜元素的食物 B、人群中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是51% C、调查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D、两个正常人结婚生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概率大于1/32400
  • 17、完成膝跳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下图是该反射弧部分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神经节的是传出神经,图中蝴蝶型区域是脊髓的灰质部分 B、蝴蝶型区域中,与“”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C、与膨大部分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D、切断某神经,刺激向中段、外周段,肌肉分别不收缩、收缩。该神经是传入神经
  • 18、某种伞形花科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此种植物内部叶片中香豆素毒性较低 B、植物与乌凤蝶、织叶蛾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C、乌凤蝶降解香豆素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织叶蛾取食策略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 19、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种ABC转运蛋白均具有物质运输的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图中小分子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率 C、K+和氨基酸转运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 D、温度变化会影响ABC转运蛋白的转运过程
  • 20、AGPAT2基因中的启动转录区域的6个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如下表,该基因表达的下调会延缓脂肪生成,其在湖羊和广灵大尾羊的尾部的表达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位点

    24

    33

    63

    67

    83

    102

    湖羊组

    100%

    37.5%

    100%

    100%

    100%

    100%

    广灵大尾羊组

    100%

    0

    37.5%

    100%

    100%

    100%

    A、湖羊的尾部脂肪表达量比广灵大尾羊的尾部脂肪表达量高 B、DNA甲基化直接阻碍翻译过程实现了对AGPAT2基因表达的调控 C、甲基化程度的差异会导致两种羊尾部AGPAT2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 D、第33和63位点上的甲基化差异是影响AGPAT2基因表达量的关键因素
上一页 269 270 271 272 2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