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两株纯合植株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F1自交后代只有两种表型,即可判断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且A、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F1为雌株 C、若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 =4:4:1:1,则其自交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7/50 D、若该植物AB雌配子致死,让F1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3种,且比例为1:1:1
-
2、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产生雌配子时,A基因能杀死3/5不含该基因的雌配子,但在产生雄配子时不存在此现象。该植株自交,子一代自由传粉获得F2 .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5:2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7:2 C、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F1中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14
-
3、图中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B、EF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l:0:1,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 C、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D、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图中DE段所对应的时间
-
4、下列关于联会和四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会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四分体 B、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组成一个四分体 C、联会时期的染色体是不含染色单体的 D、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
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体现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6、几种常见的限制酶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在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往往使第一轮循环得到的产物DNA两条链不等长.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I
EcoRI
NcoI
NheI
识别序列
5´-G↓GATCC-3´
5´-G↓AATTC-3´
5´-C↓CATGG-3´
5´-G↓CTATGC-3´
(1)、引物的作用是 , PCR的每次循环包括三个步骤,其中使引物和模板链结合的步骤是。(2)、图中的引物甲和引物乙对应的表中的限制酶分别是和 , 其中限制酶BamHI识别的DNA序列(填“能”或“不能”)被限制酶NcoI识别。(3)、图中PCR中,至少经过次循环可以获得两条链等长的DNA。理论上,经过4次循环后,两条链等长的DNA在所有DNA中所占的比例为。 -
7、农业科技人员用等量的同种复合肥(N:P=4:1)分别处理不同生长期的水稻,测定实验组水稻的各项生理指标和增产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增产量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回答下列问题:
叶绿素含量(mg·g-1)
胞间CO2浓度
(μmol·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呼吸速率
(μmol·m-2·s-1)
增产量
(kg/亩)
分蘖期
1.27
36.7
6.51
0.83
243.7
抽穗期
1.69
12.5
10.35
1.22
221.5
灌浆期
1.36
20.4
8.46
1.24
155.0
成熟期
0.78
42.1
6.62
1.05
41.2
(1)、上述实验至少需要将同种水稻分成组进行实验。实验组水稻不同生长期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水稻相应生长期的叶绿素含量,最可能的原因是。(2)、分蘖期水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较低,从早春气温较低的角度分析,是因为。当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反而不利于分蘖期水稻的正常生长,可能的原因有(答两点)。(3)、影响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等量的复合肥在期施用最有效,判断的依据是。(4)、在此实验基础上,若要进一步研究复合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请你拟定一个实验名称,该实验名称为。(5)、下图是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水稻,测得其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变化。①从图中可知,气孔开放度与胞间CO2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 赤霉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②强光下,激发态叶绿素会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会损伤叶绿体,而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起保护叶绿体的作用。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8、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SC)是一种膜蛋白,能在细胞膜上促进纤维素链的延伸;类受体蛋白激酶(RLKS)是一个膜蛋白家族(A、B、C、D),可以感知细胞外信号,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等,相关结构及作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与细胞壁成分合成和运输相关的细胞结构是。将植物组织浸泡在清水中一段时间,细胞不会涨破的原因是。(2)、细胞内与CSC加工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 在加工过程中CSC通过完成运输。CSC与RLKS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3)、A类RLKS与细胞骨架直接相连,细胞骨架的作用是(答两点)。(4)、B、C、D类RLKS将获得的信号传到细胞核,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以控制生物性状。将信息从细胞核传到细胞质需要通过的结构是。
-
9、下图是以成熟的紫色葡萄为原料生产果酒、果醋的流程图。请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酒精发酵所用酵母菌菌种一般不需要人为添加,其来源是。酒精发酵时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酒精发酵装置都有充气口和排气口,其中排气口的作用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溶液来检验。(3)、醋酸发酵中的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 , 图中发酵产生醋酸的过程需要温度维持在℃。
-
10、蛛丝蛋白具有强度高,韧性大等一些特点,在医学领域有着诱人的前景。构建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将其导入牛的受精卵中,可从牛的乳汁中获取蛛丝蛋白。回答问题:(1)、从雌牛的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期才能进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前,需对精子进行处理。(2)、在胚胎移植前,需要取囊胚的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进而选用雌性胚胎进行移植。(3)、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技术获得同卵多胎,该技术的关键是。
-
11、多酶片是一种复方制剂,它主要是由胰酶(包括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胃蛋白酶复合而成的一种药物,其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
【性状】:本品为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胰酶,外层为胃蛋白酶。
【适应症】: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本品在酸性条件下易破坏。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酶是产生的具有作用的有机物,其作用的原理是。(2)、多酶片为肠溶衣与糖衣双层包被,糖衣以糖浆为主要包衣材料,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等作用:肠溶衣为一层特殊包裹物质,能很好保护胰酶不会在胃部被破坏。因此多酶片外层包被应为(填“肠溶衣”或“糖衣”)。(3)、某兴趣小组探究37C条件下pH对多酶片中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pH
1.0
X
3.0
4.0
5.0
6.0
7.0
8.0
淀粉酶活性 mg/( g ·30 min)
200
203
250
300
350
490
450
200
蛋白酶活性 μg/(g ·30 min)
1520
1750
1500
1400
1020
980
700
500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②表中X等于。实验控制在37C条件下的目的是。
③从实验数据来看,实验中的蛋白酶可能是(填“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
④为治疗因肠道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应(填“整片”或“捣碎”)服用,理由是。
-
12、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四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1)、图中甲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 乙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 影响丙表示运输方式速率快慢的因素有(写出两条即可)。(2)、与甲方式相比,乙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细胞器)上合成的(3)、细胞分泌蛋白质是通过(填编号)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影响细胞产能),在上图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中,(填编号)方式将会受到影响。(5)、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消耗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降低,此过程运输方式为(填编号)。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
-
13、图1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图2表示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图3表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大写字母表示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图4表示物质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 , 分析图1可知,若图1为洋葱根尖细胞,则不应含有的细胞器是(填标号)。(2)、研究图2所示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加工与运输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3)、图3模型为目前被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名称为。图3中的B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些分子在膜中排列成两层,且“头”部朝外、“尾”部朝内,原因是。
-
14、下列关于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时,卵母细胞需培养至减数分裂Ⅱ中期才可受精 B、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母畜和受体母畜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接受胚胎的受体母牛也必须具备相应的优良性状才行 D、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可获得多头遗传背景相同的犊牛
-
15、ATP的结构简式中,“A”和“P”分别表示( )A、腺苷、磷酸基团 B、三个、磷酸基团 C、腺苷、高能磷酸键 D、三个、高能磷酸键
-
16、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B、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 C、许多细胞的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
17、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与其活性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 B、蛋白质去磷酸化后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显色反应 C、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属于可逆反应 D、Ca2+载体蛋白的磷酸化需要蛋白激酶的作用,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
18、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淀粉酶催化和保存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B、酶催化化学反应都需要ATP供能 C、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含量都不变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19、将成熟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会因失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列活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干种子细胞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
20、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实例中,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人体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B、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K+ C、外界的氧气进入线粒体 D、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