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是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由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激素a分泌会增多,该激素是由细胞分泌的;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a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2)、由于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使运动员尿量减少,这是下丘脑通过激素b调节的结果,则激素b是 , 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3)、比赛结束后进入吹着冷气的休息室,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激素d作用于等主要器官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
  • 2、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称为 , ③称为
    (2)、若刺激图甲中a点,下图中可以显示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
    A、 B、 C、 D、
    (3)、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字母表示)。
    (4)、图乙是 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主要是通过⑨释放的实现的。
  • 3、图a为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叶绿体中某种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及光反应过程的简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表示图a中的结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过程将水分解成O2、H+和e- , 光能转化成电能,最终转化为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若CO2浓度降低,暗反应速率减慢,叶绿体中电子受体NADP+减少,则图b中电子传递速率会(填“加快”或“减慢”)。
    (2)、为研究叶绿体的完整性与光反应的关系,研究人员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了4种结构完整性不同的叶绿体,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实验,用Fecy或DCIP替代NADP+为电子受体,以相对放氧量表示光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叶绿体类型

    相对值

    实验

    叶绿体A:双层膜结构完整

    叶绿体B:双层膜局部受损,类囊体略有损伤

    叶绿体C:双层膜瓦解,类囊体松散但未断裂

    叶绿体D:所有膜结构解体破裂成颗粒或片段

    实验一:以Fecy为电子受体时的放氧量

    100

    167.0

    425.1

    281.3

    实验二:以DCIP为电子受体时的放氧量

    100

    106.7

    471.1

    109.6

    注:Fecy具有亲水性,DCIP具有亲脂性。

    据此分析:

    ①叶绿体A和叶绿体B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双层膜对以(填“Fecy”或“DCIP”)为电子受体的光反应有明显阻碍作用。得出该结论的推理过程是

    ②该实验中,光反应速率最高的是叶绿体C,表明在无双层膜阻碍、类囊体又松散的条件下,更有利于 , 从而提高光反应速率。

  • 4、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③④之间的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的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将会发生偏转
  • 5、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效应T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 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 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6、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 B、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较强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 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 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
  • 7、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种植粮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已实现,其种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巨型稻”株高2米、茎秆粗壮、稻穗大、颗粒多、亩产1200~2000斤。下列有关“巨型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型稻”的根尖细胞和叶肉细胞中氢原子的数量都是最多的 B、“巨型稻”产量高是因为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葡萄糖 C、“巨型稻”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的微量元素有Mn、Zn、Mo等 D、“巨型稻”与普通稻所含元素种类大体相同,所含的元素都是其必需的
  • 8、某家禽的基因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基因m无此遗传效应,并与等位基因R/r共同控制羽色。研究者利用两只白羽家禽进行杂交,F1全表现为灰羽,F1灰羽个体相互杂交,F2中黑羽:灰羽:白羽=3:6:7。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判断该家禽羽色的遗传遵循定律,亲本白羽家禽的基因型为
    (2)、结合F2结果分析,基因M与基因R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是
    (3)、F2中灰羽个体的基因型有种。F2白羽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若F2的黑羽个体间随机交配,则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所占比例为
  • 9、如图为某真核生物体内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若①是生物大分子,则①可能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B、若②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则②可能是脂肪、淀粉、糖原 C、若③为遗传物质,则③只分布于细胞核中 D、若③为该生物体内的核酸,则③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的产物种类的数量相同
  • 1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B、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类 C、当外界溶液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 D、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11、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 B、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 C、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 D、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 12、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不含糖类的是(       )
    A、植物细胞壁 B、昆虫外骨骼 C、氨基酸 D、核苷酸
  • 13、下图是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各种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糖蛋白组成 B、②是核仁,与中心体的形成有关 C、③是核膜,由两层生物膜构成 D、④是核孔,RNA分子可自由进出
  • 14、许多红树植物从含盐量高的泥滩中吸收盐分,并通过其叶表面的盐腺主动将盐排出体外避免盐害。下列有关这些红树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细胞吸收盐提高了其细胞液的浓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B、根细胞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泥滩中的K+ C、通过叶表面的盐腺将盐排出体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根细胞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水分
  • 15、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摇匀,再继续下一次抓取,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本实验中,4个烧杯中的小球总数必须相等
  • 16、人们在品尝某种美味的食物时,唾液分泌会增多,后来再次看到这种食物也会引起唾液分泌增多,上述这些过程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上述现象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B、品尝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时,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是唾液腺 C、看到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时,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参与了调节 D、没有吃过某种食物的人第一次看到该种食物时,唾液分泌也会增多
  • 17、人肠道细胞中载脂蛋白B基因转录后,其mRNA上特定位置的碱基C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碱基U,造成该位置相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UAA,该终止密码子对应的DNA模板链序列为(       )
    A、5'-TTG-3' B、5'-ATT-3' C、5'-GTT-3' D、5'-TTA-3'
  • 18、下列关于豌豆叶肉细胞中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类核酸、8种核苷酸和5种含氮碱基 B、豌豆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C、豌豆叶肉细胞中的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基质中 D、与DNA含有的4种碱基相比,RNA特有的碱基是T
  • 19、关于细胞骨架的成分及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细胞器可沿该结构移动 B、对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起重要作用 C、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D、其网络状框架结构可支撑细胞形态
  • 20、广西是我国甘蔗主产地。甘蔗一般采用无性繁殖,但会由于病毒积累而产量下降,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的方法来解决。关于该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选用甘蔗的茎尖为外植体 B、选用的外植体需经高温灭菌处理 C、一般采用加入琼脂的固体培养基 D、脱毒苗的形成包括再分化过程
上一页 271 272 273 274 2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