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细胞裂解性杀伤(如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如图2)两种途径。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蛋白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的 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 Fas(死亡因子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B、癌变的细胞中,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较高 C、控制合成 Fas 和FasL 的基因一般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D、抑制移植器官中 Fas的合成,可以作为减少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研究依据
  • 2、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细胞中不含此病的致病基因 B、成人很少新发此病 C、采取产前诊断方法可以预防患儿出生 D、近亲结婚后代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 3、我国某研究团队在癌基因 Ras激活突变的正常细胞中观察到了细胞自噬、衰老的抑癌表型。在此基础上,持续性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可以观察到“炎-癌”转化表型。在癌基因 Ras激活突变的小鼠模型中,使用炎化诱导剂能诱发更明显的腺瘤样转化,加速肿瘤发生进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受正常调控系统的控制 B、癌变的内因只与癌基因的激活有关 C、肿瘤细胞炎化的关键分子可以作为癌变筛查早期标志物 D、适度抑制炎症反应、抵抗细胞炎化与预防人体正常组织癌变无关
  • 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球蛋白以易化扩散方式被吸收 B、肝脏光面内质网能合成氧化酒精的酶 C、热变性后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
  • 5、为了解动物共存方式,科学家调查 M1等西南3个山系生态系统肉食动物的捕食偏好,结果如下图(虚线表示捕食者与猎物的一般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食肉动物与其猎物的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B、体型相近的同种食肉动物之间通过更大程度的生态位分化实现共存 C、3个山系中,M3的肉食动物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均最高 D、本研究对野生食肉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6、下列有关某现存草原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丰富度决定群落内部结构的形成 B、适度放牧是对群落演替的科学控制 C、群落类型主要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 D、在自然选择和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 7、科学家研究了不同狐狸物种对沙漠的适应机制,发现近缘物种路氏沙狐的改变尿浓度的基因转移到北美狐狸基因组中 (该过程也称基因渗入),促进其适应在沙漠中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渗入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路氏沙狐和北美狐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导致进化 D、种群的定向变异是形成适应的前提
  • 8、下列关于提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环境容纳量的措施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人工巢穴 B、增加觅食的湿地面积 C、增强领域行为 D、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 9、研究发现海带叶绿体的捕光色素-蛋白质复合体中含有叶绿素C,能更高效吸收水域中的蓝紫光。下列关于叶绿素C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于叶绿体内膜中 B、合成时需要光照和适宜温度 C、常用无水乙醇分离 D、化学本质是含镁的蛋白质
  • 10、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B、垃圾分类处理是控制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C、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D、减少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
  • 11、金鱼草(2n=16)属多年生雌雄同株花卉,其花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三种;金鱼草的叶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叶形有窄叶和宽叶两种,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组别

    纯合亲本的表现型

    F1的花色和叶型

    低温、强光照条件下培养

    高温、遮光条件下培养

    1

    红花窄叶×白花宽叶

    红花窄叶

    粉红花窄叶

    2

    红花宽叶×红花窄叶

    红花窄叶

    红花窄叶

    3

    白花宽叶×白花宽叶

    白花宽叶

    白花宽叶

    (1)在组别1中,F1中粉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

    (2)在高温遮光条件下,第1组所产生的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 , F2的表现型有种,粉红花窄叶的个体占F2的比例是

    (3)研究发现,金鱼草自花传粉不能产生种子,现有一株正在开红花的植株,若想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其是否为纯合子(只看花色),请将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并写出结果预测。实验设计:给该植株授以植株花粉,继续培养至种子成熟,收获种子;将该植株的种子培育的幼苗在低温、强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结果是 , 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②若结果是 , 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 12、已知果蝇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F1类型和比例如表: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果蝇

    3/4

    0

    1/4

    0

    雄果蝇

    3/8

    3/8

    1/8

    1/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控制果蝇灰身与黑身和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两只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或♂)灰身直毛、♂(或♀)灰身分叉毛 C、B、b和F、f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
  • 13、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属于演绎过程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 14、水孔蛋白作为细胞水分跨膜运输的主要通道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及逆境适应过程。为研究天山雪莲水孔蛋白基因(S基因)在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将S基因导入番茄细胞获得转基因番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设计了携带限制酶位点的特异性引物P1和P2。在PCR时,引物P2将与S基因(填“A链”或“B链”)的3'端结合;若经过5次循环,得到同时含有引物P1和P2的DNA有个。
    (2)、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用限制酶EcoR I切割大肠杆菌质粒,原因是;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将具有相同的S基因和质粒切口连接起来。
    (3)、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在愈伤组织阶段取部分细胞提取总DNA进行PCR和凝胶电泳,此操作的目的是
    (4)、研究人员将转基因番茄和野生型番茄分别放置在0℃和25℃的培养箱中处理8h,结束后采样测定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见下图2)。据此推测S基因表达显著提高番茄抗寒性的机制是

       

    注:丙二醛为植物在遭受逆境下发生膜脂过氧化的产物

  • 15、已知家兔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调控机制如图),且存在上位效应:一对等位基因能掩盖另一对非等位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若基因A能掩盖B/b所控制的性状,称为A显性上位;若aa能掩盖B/b所控制的性状,称为a隐性上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题干所述上位情况外,家兔毛色遗传还可能存在两种上位情况。
    (2)、若同时存在黑色和棕色物质,家兔毛色表现为野鼠灰色,其基因型可能有种,出现该颜色说明家兔的毛色遗传肯定不是上位效应。
    (3)、为进一步确定家兔毛色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选取野鼠灰色兔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兔杂交,子一代全为野鼠灰色兔,子一代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

    ①若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说明可能存在上位;

    ②若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说明可能存在上位。

    (4)、经实验证实,控制家兔毛色的基因存在a隐性上位效应。上述实验中子一代野鼠灰兔与子二代白兔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16、明清时期,我国长江三角洲低洼内涝积水地或河网发达地区的先民们,探索出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桑基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
    (2)、池塘养鱼时,可采用以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依据的原理是
    (3)、请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对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优越性进行评价
    (4)、为提高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你有哪些合理建议?(答出两点即可)
  • 17、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L)和乙烯均可诱导植物根发生不对称生长,而光照也是调控根生长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光照、BL和乙烯在根不对称生长中的相互作用,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材料进行实验,其中STS是一种乙烯抑制剂,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及结果

    A

    B

    C

    D

    E

    F

    光照

    +

    +

    -

    -

    +

    +

    BL(2×10-8mol/L)

    -

    -

    +

    +

    +

    +

    STS(0.9mmol/L)

    -

    +

    -

    +

    -

    +

    根不对称生长率(%)

    16.8

    0

    96.1

    0

    100

    0

    备注:“+”表示加入该成分,“-”表示未加入该成分

    (1)、BL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说明其能作为分子,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2)、除激素调节外,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还由共同完成。
    (3)、某同学认为上表实验不完善,需增加实验组别,请加以补充。
    (4)、科研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光照和BL在水稻根不对称生长中的调控效果依赖于的存在,判断的依据是
  • 18、高等植物的有氧呼吸存在细胞色素呼吸途径和交替呼吸途径两种,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交替氧化酶(AOX)作为交替呼吸途径的关键酶,其基因表达水平会影响细胞活性氧(ROS)的含量,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色素呼吸途径中,NADH释放的电子经过一系列复合体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该过程发生在(填具体场所);同时将H+泵到膜外侧,使得膜外侧H+浓度高于膜内侧,H+又通过ATP合成酶上的特殊通道回流到膜内侧,同时驱动ATP的合成,这一过程体现了蛋白质具有功能。
    (2)、与细胞色素呼吸途径相比,交替呼吸途径合成的ATP(填“多”或“少”),原因是
    (3)、为研究交替呼吸途径的存在对植物抗冻的影响,研究人员用拟南芥野生型和突变体(A和B为AOX基因过量表达突变体,C为AOX基因缺失突变体)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表明,交替呼吸途径能提高拟南芥植株抗低温胁迫能力,保护其光合作用正常运行,判断的依据是

       

    (4)、研究人员继续测定了上述植株叶片中的ROS含量,结果如图3。请在图3中补充低温处理下突变体C叶片中的ROS含量

       

  • 19、罗丹明6G(R-6G)和荧光素双醋酸酯(FDA)可分别使原生质体细胞质在荧光下呈红色和绿色,但R-6G还可抑制线粒体中的生化反应,进而使原生质体失活。当存活原生质体比例低于后期培养所需的最低比例时,原生质体就不能再生愈伤组织。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R-6G处理里奥百脉根、扁蓿豆及清水紫花苜蓿3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其原生质体活力,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处理浓度升高,3种牧草原生质体活力的下降幅度有差异 B、实验结果可知,R-6G对里奥百脉根原生质体的抑制作用最强 C、用经R-6G和FDA分别处理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有利于异源融合率的统计 D、要确定R-6G处理的适宜浓度,还需要检测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能力
  • 20、某成年女性因S基因发生突变,在3岁后患有遗传病一成骨发育不全,其典型症状为易发骨折、脊柱侧弯畸形等,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该患者(Ⅱ-2)想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1名健康后代,医生便对其部分家属进行家系分析(图1),同时测定该患者和其丈夫S基因序列,测序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患者S基因的第786号碱基发生了G→T的替换 B、Ⅱ-4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9 C、Ⅲ-1与Ⅱ-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该病为先天性疾病,需进行产前诊断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