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CI)是糖尿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学习能力减弱等。研究表明,DCI的发生与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针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科学家通过大鼠模型,研究电针治疗疾病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实验研究显示电针大鼠相关穴位既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又能抑制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缓解DCI。回答下列问题:
    (1)、电针刺激大鼠相关穴位时,激活相应的感觉神经元,其产生的兴奋以形式传向下丘脑特定区域,通过(选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的分泌,以及(选填“增加”或“减少”)肝脏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进而降低血糖。
    (2)、若人在进行电刺针灸治疗时,被针刺时感到疼痛,但并不会缩回,这是属于反射,这说明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是:
    (3)、为研究电针能抑制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缓解DCI的机制,研究者实验操作如下: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36只,随机抽取12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大鼠为造模组,使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DCI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通过检测三组大鼠的血糖、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率、Bcl-2、Bax蛋白表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a、图b哪些实验结果可说明DCI模型鼠建模成功

    ②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Bcl-2、Bax等关键蛋白有关。请分析以上数据可推测: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抑制蛋白,而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③请结合上图推测电针刺激治疗DCI的原理:

  • 2、传统珍贵药材金线莲有“药王”“金草”之称,有效成分为类黄酮与花色素苷等次生物质。为探究某地区金线莲大棚春季种植所需的最佳光照条件,研究人员以金线莲组培苗为材料,根据野生金线莲的自然生长习性,用遮阳网设置3种光照梯度(表1),每种光照梯度处理材料为60盆,分别于0天、45天、90天测定各处理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生理指标(表2、图1)。回答以下问题:

    表1金线莲试验地3种光照强度设置情况

    设置

    遮阳网/层

    透光率/%

    0

    100

    1

    50~55

    2

    15~25

    表2不同光照条件对金线莲叶片生长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

    生长期/d

    光照条件

    叶数/片

    叶面积/(cm2/片)

    叶鲜重/(mg/片)

    类黄酮/(mg/g)

    花色素苷/ (A/g)

    0

    CK

    5.27

    0.71

    11.01

    12.89

    0.069

    45

    5.40

    0.83

    16.85

    13.37

    0.106

    5.93

    1.04

    19.27

    13.53

    0.119

    5.87

    0.99

    18.71

    14.85

    0.162

    90

    3.40

    0.96

    11.60

    14.83

    0.159

    4.13

    1.23

    19.25

    15.85

    0.184

    5.40

    1.66

    29.17

    18.95

    0.186

    CK:对照组,在0天测定三种光照条件处理组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生理指标并取平均值。

    不同光照条件下金线莲株高生长指标的情况

    (1)、光照直接影响阶段。遮光下,因(填物质)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速率降低。
    (2)、根据表2结果分析,历经一季度栽培过程,金线莲的遮阳网设置层最佳。理由:
    (3)、有人从图中判断45d、光照条件Ⅲ实验组的金线莲长势最好,你同意吗?理由是
    (4)、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其中微藻固碳技术有广泛应用前景。微藻由真核微藻(如硅藻、绿藻等)和原核微藻(如蓝藻等)组成,可将CO2转化为蛋白质、淀粉、脂类等物质。与金线莲固碳相比,微藻固碳的优势是(写出2点),且该技术还能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碳利用(碳利用是指将碳元素有效地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或能源的过程),比如用于
  • 3、西瓜是人们十分喜欢的水果,西瓜的瓜瓤分有红瓤、黄瓤和白瓤,不同颜色的瓜瓤营养成分和口感有所差异。科学工作者已研究发现,控制瓜瓤颜色的基因分别是R和Y,并在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如下两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组合

    亲本

    F1

    F2/株

    红瓤

    黄瓤

    白瓤

    红瓤×黄瓤

    红瓤

    169

    56

    -

    白瓤×红瓤

    红瓤

    161

    42

    15

    A、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存在某一种显性基因,抑制或掩盖另一种显性基因表达的情况 C、将两个实验组合中的F2代黄瓤植株进行杂交,后代为黄瓤的概率为2/3 D、实验二中的R基因频率在F1与F2中相等,Y基因频率在F1与F2中不相等
  • 4、动物需要通过合理摄食,才能获得最大的能量收益。北美驼鹿的食物主要是陆生植物(树叶)和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含钠盐,但能量较低;陆生植物几乎不含钠盐,但能量较高。已知驼鹿的生存既需要最低限量的钠盐,也需要最低限量的能量;与此同时驼鹿的胃容量也有最大限度。驼鹿每天食物摄取限制如图所示。为了获得最大的能量收入,驼鹿每天的实际取食量应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 5、糖尿病有1型和2型之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并未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2型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有人提出假说,认为2型糖尿病与一种肠道分泌的激素GLP-1(主要由回肠中的L细胞分泌)存在关系。为验证该假说,研究者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编号

    1

    2

    3

    4

    5

    大鼠种类及处理

    正常大鼠

    正常大鼠+假手术

    正常大鼠+切回肠术

    A、①和②的大鼠,都是高糖高脂饮食等诱导制成糖尿病模型鼠 B、对照组的大鼠不需要进行高糖高脂饲喂,而实验组的大鼠需要 C、1-5编号的大鼠,在实验前必须饥饿一段时间,再进行有关处理 D、餐后血糖水平大小顺序为2>4>5>3=1,则支持该假说
  • 6、2024年9月25日,我国科学家邓宏魁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CiPS)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实现了1型糖尿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具体治疗过程见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细胞变为CiPS细胞与CiPS细胞变为胰岛细胞,两者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脂肪细胞变为CiPS细胞的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类似的 C、上图中的脂肪细胞、CiPS细胞、胰岛细胞的核DNA,是完全相同的 D、该治疗过程说明细胞分化具有可逆性,分化后的细胞在体内可恢复为初始状态
  • 7、石漠化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在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内整体土壤含水率阳坡<阴坡。阳坡生长着喜光、耐旱的树种如南酸枣;阴坡光辐射弱,水分、养分条件较好,适合阴生植物共存生长。不同坡向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酸枣与生活在同一区域所有的动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不同坡向物种丰富度差异可能是光辐射、土壤等差异造成 C、整体来看,物种丰富度指数表明阳坡物种较阴坡更丰富 D、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坡向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最高
  • 8、融水县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飞中重要通道,每年超100万只候鸟迁徙经过此处,包括小天鹅、黑冠鹃隼等1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下列关于候鸟迁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迁入的候鸟与本地鸟类可能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B、小天鹅与本地的黑天鹅不是一个物种,因为它们存在生殖隔离 C、若黑冠鹃隼种群在迁徙途中部分个体死亡,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影响候鸟迁飞的因素主要有日照时间、食物、气候、温度
  • 9、土壤盐分是限制全球粮食作物生长的胁迫因素之一。我国科研人员探究了某种植物内源生长调节剂茉莉酸(JA)和乙烯在水稻植株抵抗盐胁迫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等浓度的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

    A、JA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 B、乙烯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 C、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完全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恢复 D、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导致的胚根生长抑制几乎无缓解作用
  • 10、入冬以来甲型流感肆虐,而接种甲流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据研究,疫苗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与疫苗的保护效果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因而建立高效的抗体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构建基于S蛋白、N蛋白(甲流病毒的两种免疫原性较强的结构蛋白)的抗体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如图,其中截断值是区分阳性与阴性的分界线,灵敏度是指检测阳性样品的能力。(注:阳性样品是指小鼠接触过甲流病毒后提取的血清样品,阴性样品未接触;抗体与抗原结合,会发荧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蛋白检测的灵敏度要高于S蛋白检测 B、阴性样品是作为对照存在,但可能也存在有少量抗体 C、某甲流患者核酸检测为阳性而抗体检测为阴性,原因可能是患者处于感染早期 D、在人体内N蛋白和S蛋白往往会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再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 11、体温调节调定点学说认为恒温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一个确定的调定点的数值,例如人体是37℃。然而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在与病原体对抗的过程中产生白细胞介素-1等代谢产物,将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引起发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体温恒定是由于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的结果 B、病原体将刺激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 C、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直接作用于骨骼肌,促使体温升高 D、人体持续发热39℃一段时间,说明产热一直大于散热
  • 12、枯叶蛾的繁殖存在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方式,它的孤雌生殖是指雌性在不经过受精的情况下,通过卵细胞和极体融合并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已知枯叶蛾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WW不存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中雌雄配子的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B、若雌枯叶蛾孤雌生殖产生后代,则后代雌雄比为1:2 C、与孤雌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可以提高枯叶蛾的遗传多样性 D、若孤雌生殖是由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卵细胞和极体融合,则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 13、反向育种(RB)是一种从已知的杂种恢复其纯合亲本的技术。RB的思路是:①抑制具有优良性状的杂种F1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互换,从而获得配子:②这些配子再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纯合P。下图为水稻(2N=24)RB技术的示意图(仅以某一对同源染色的杂合子抑制同源染色体的互换体为例说明),下列有关RB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就是配子离体培养过程 B、P2的表型不一定与P1的表型相同 C、P2之间杂交,获得的杂种,可以自交留种 D、RB技术抑制了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因此该育种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 14、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将1000颗具有柳州特色的“洋紫荆1号”(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越太空。这些种子返回地球后被科研人员放置在培养箱中进行培育,并发现了某株具有优良性状的洋紫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外太空的失重、辐射等环境中大部分“洋紫荆1号”种子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若该株洋紫荆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则细胞分裂时在显微镜下最多能观察到8n条染色体 C、若该优良性状是隐性突变导致的,则表现优良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 D、利用该株洋紫荆的部分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15、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将有丝分裂期(M期)细胞与间期(分为G1、S、G2时期)进行融合时,G1(为DNA合成做准备)、S(DNA合成时期)、G2(为分裂期做准备)时期细胞内的染色质被诱导出染色体凝缩状,具体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期细胞内含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物质 B、G1期细胞染色体呈单线状,原因是其DNA还未发生复制 C、S期细胞染色体呈碎片状,原因是其染色体被M期细胞中物质破坏 D、G2期细胞染色体呈双线状,原因是其DNA已经完成复制,并产生有染色单体
  • 16、美国生化学家卡尔文为了探究CO2和什么物质结合生成C3化合物,在实验时将反应中1%的CO2浓度突然降低到0.003%浓度,然后检测部分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见图。据图判断,与CO2结合的物质是(       )

    A、乙醇酸 B、1,5-二磷酸核酮糖 C、苹果酸 D、3-磷酸甘油酸
  • 17、《齐民要术》“种谷”一书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连年种植稻谷,容易导致田地里缺乏某种矿质营养 B、影响稻谷生长的因素主要有光照、CO2浓度、昼夜温差、水分等 C、与连年种植稻谷相比,间作可以有效降低田地中的物种丰富度 D、连年种植稻谷,容易导致田地里虫害加剧
  • 18、虽然不同生物体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物质,但有些物质之间可能存在有一定的共性。下列有关物质“共性”说法错误的是(       )
    A、mRNA、tRNA和DNA都含有磷酸二酯键 B、生长素和甘氨酸含有相同的化学元素 C、糖原、淀粉和脂肪都是储能物质 D、胃蛋白酶和维生素D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 19、豆豉作为贵州传统调味品“老干妈辣酱”的核心原料之一,其味道鲜美,是因为含有谷氨酸。传统工艺制备豆豉需要将大豆通过米曲霉发酵,但是谷氨酸的产量较低;而现代生产中通过基因工程改良米曲霉菌株(如菌株JMR1),使其谷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量提升3.2倍,显著提高了谷氨酸的含量。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与醋酸菌相比,米曲霉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菌种扩大培养时,培养基需通过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开始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培养皿倒过来放置,原因是。接种前需随机选取灭菌后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
    (3)、若生产中需要通过基因工程获得改良的米曲霉菌株,通常需要完成4个步骤: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改良后的米曲霉菌株是否具有高产谷氨酸的能力,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20、现有某二倍体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分别为高秆抗病和矮秆感病。已知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研究人员计划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纯合矮秆抗病(ddRR)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将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杂交,F1代全为抗病,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抗病和感病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控制该对性状的R和r基因在本质上的区别是
    (2)、现利用两个纯合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F1自交后获得子二代,F2抗病矮秆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3)、想要运用传统杂交技术获得纯合矮秆抗病(ddRR)新品种,则培育周期较长,研究人员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常采用单倍体育种。请结合下列育种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上述过程中获得的单倍体植株,通常没有推广种植的价值,原因是 , 因此需要用(填化学试剂名称)处理其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该试剂的作用机理是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