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富贵病,其发生与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密切相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概率。下图是人体胰岛素分泌及其调节血糖浓度的局部机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调节。
    (2)、由图可知促进Ca2+通道打开和内流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浓度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条途径是血糖浓度升高引起下丘脑特定区域兴奋,相关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最终神经末梢分泌神经递质与图中的结合,促进Ca2+通道打开和内流;第二条途径是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还可以通过(填结构或物质名称)进入胰岛B细胞,导致葡萄糖增加,经过细胞呼吸和信号传导促进Ca2+通道打开和内流。
    (3)、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组织细胞,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结合后,经过信号传导,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进而增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除此之外,胰岛素还可以通过促进来降低血糖。
    (4)、用胰岛素溶液、小白鼠等作实验材料,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请写出实验设计大致的两个过程:
  • 2、光敏色素有(Pr)和(Pfr)两种构象形式,该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分生组织细胞内比较丰富。1956年科学家首次用莴苣作实验材料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处理方式

    处理后的光敏色素型

    发芽情况

    对照组

    无光照

    Pr

    不发芽

    组1

    远红光

    Pr

    不发芽

    组2

    红光

    Pfr

    发芽

    组3

    红光→远红光

    Pr

    不发芽

    组4

    红光→远红光→红光

    Pfr

    发芽

    组5

    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

    Pr

    不发芽

    (1)、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是 , 促进莴苣种子萌发的光敏色素的构象形式是
    (2)、若用远红光→红光→远红光→可见光处理种子,则种子(填“会”或“不会”)萌发,此过程离不开光敏色素,与光合色素相比,光敏色素特有的特点是(答出2点即可)。
    (3)、赤霉菌合成的赤霉素(填“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随研究的深入,发现红光促进种子萌发主要与赤霉素有关。请结合下图分析红光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

  • 3、蓝色的美兰是一种弱氧化剂,活酵母可将其还原呈无色,基本上不影响酵母菌的生命活性;该指示剂可将死细胞染成蓝色。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用美兰染色酵母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有2个计数室,共容纳0.1mm3的酵母菌液,一个计数室有16个方格 B、选取图2中五个样方计数相当五点取样法,样液摇匀后用滴管吸出样液将已盖好盖玻片的计数室加液 C、美兰不能进入活酵母菌中,所以活酵母菌呈无色,死酵母菌呈蓝色 D、按照图3的数据计数,染色后的10mL酵母菌液中活酵母菌的数量为2.25×107
  • 4、1941年美国耶鲁大学生态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这个老年湖泊是指赛达伯格湖,下图是其著作中的一副插图即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输入赛达伯格湖的总能量为464.6J/(cm2·a),绝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 B、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C、此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13.5% D、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遵循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 5、亚马孙热带雨林中,钓鱼郎在捕食食蚊鱼时十分注意躲避水中的鳄鱼和空中猛禽;食蚊鱼在捕食蚊虫时也采取躲避空中的钓鱼郎和水中的天敌的策略;下图为饥饿的食蚊鱼在有无天敌情况下选择捕食猎物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蚊虫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捕食者与猎物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的特点 C、有钓鱼郎时食蚊鱼选择猎物密度高的地方捕食 D、钓鱼郎与食蚊鱼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利于食蚊鱼的进化
  • 6、人体的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存在分级调节,该激素的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1、A2、A3表示三种器官,a1、a2、a3表示三种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分泌的枢纽是图中A1即垂体,其细胞膜上有a2(肾上腺皮质激素)、a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两种激素的受体 B、激素a2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A1(垂体)和A3(下丘脑)的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调节具有循环因果关系 C、激素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不存在分级调节 D、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 7、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②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③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④根据协调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环境容纳量

    ⑤建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原理

    ⑥某地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一段时间后松毛虫肆虐,原因是违反了生态工程中的自生原理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8、“长江易道水东流,物换星移几度秋。沧海桑田谁左右,乾坤演替不停留”,这首诗关于群落演替的韵味意蕴绵长。下图是湖北某地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发现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 B、图中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 C、图中所示过程为群落次生演替,灌木比草丛高大,竞争水分有优势,所以灌木丛群落能取代草丛群落 D、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 9、2060年前我国目标是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字母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代表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分别是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C包括腐生细菌、腐生真菌和腐生动物 B、该生态系统达到碳中和时,可用图中的数字量表达的关系式为⑩=①+②+③+④ C、生物类群C的分解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物质循环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具有全球性
  • 10、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收缩 B、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促进排尿 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肠胃蠕动加强 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1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性方法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C、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D、全球生态足迹总量不断增长,已进入生态超载状态
  • 12、神经元间联系的基本单位是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下图是突触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前膜兴奋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实现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B、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运输离子的功能 C、当神经递质刺激后膜上的受体,氯离子通过离子通道使后神经元兴奋,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动 D、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有的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有的被回收到突触小泡中,有的被酶分解
  • 13、某校高二生物兴趣小组在验证家兔血浆中是否含有缓冲物质的实验过程中,设计实验程序如下,在步骤Ⅱ前后测定试管中液体的p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步骤

    甲组

    乙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mL蒸馏水

    25mL缓冲溶液

    25mL兔血浆

    ?mL蒸馏水

    25mL缓冲溶液

    25mL兔血浆

    滴加0.1mol/L的HCl溶液1mL

    A、步骤中甲组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25mL蒸馏水,其作用是作为对比实验 B、步骤Ⅱ中乙组应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1mL C、若实验结果为步骤Ⅱ前后甲、乙两组的1号试管中pH变化均较大,2号和3号试管中pH变化均不大,则该实验可验证家兔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 D、家兔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能有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
  • 14、用生长发育状态相似、体重相同的雄性小白兔,随机均分为A1、A2、A3三组,进行激素探究实验,实验处理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激素含量的单位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A1

    A2

    A3

    实验处理

    不切除腺体

    切除腺体X

    切除腺体Y

    生长激素含量

    6.0

    0.1

    5.9

    甲状腺激素含量

    3.0

    2.8

    0

    雄激素含量

    4.0

    3.8

    3.5

    A、设置A1组小白兔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A1、A2、A3三组均为雄性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 B、A2、A3两组小白兔被切除的腺体最可能分别是垂体和甲状腺 C、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A2组小白兔体内的雄激素含量可能会大量减少 D、甲状腺激素、雄激素相应的靶细胞膜上都有特异性的受体
  • 15、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图1~图4是其中的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时间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B表示双小核草履虫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正常鹬和蚌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其中的a表示蚌 C、根瘤菌与大豆的关系可用图3表示,大豆细胞能合成固氮酶 D、马蛔虫与马的关系可用图4表示,A表示马、B表示马蛔虫
  • 16、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做有诗和远方的生物学教育、教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缘起我在人群中看见你,缘尽我看见你在人群中”的“看见你”属于条件反射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的蒹葭即芦苇,赤霉素可以促进芦苇茎秆显著伸长 C、“牛衣古柳卖黄瓜”黄瓜是由雌花发育而来,其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成雌花,结更多的黄瓜 D、“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诗中的黄叶纷飞与植物激素乙烯和脱落酸都有关
  • 17、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丛义艳博士科研团队在南山国家公园发现了罕见的水青树分布的群落。水青树是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树种,为了保护好水青树物种需要研究其生态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位置或作用 B、研究水青树物种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其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C、与水青树种间竞争的乔木不会影响水青树的生态位 D、不同高度的水青树植株构成了种群的垂直结构
  • 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荒漠生态系统的情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决定某地群落类型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和水分 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扬子鳄和蜥蜴的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D、荒漠生物群落中有些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气孔白天关闭,夜晚开放
  • 19、菠菜(2n=12)是XY型植物,生食菠菜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成分,但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及其肠毒素污染导致食物中毒。回答下列问题:
    (1)、sea基因和seb基因分别控制肠毒素A、B的合成,两个基因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 不同肠毒素基因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2)、SA在合成物质M时需要酶C、D和F三种胞内酶的参与,物质M的合成途径如下:

    现有三种酶的缺失突变体菌株trpC、trpD和trpF,其生长过程依赖物质M,而物质M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进出细胞。将3种突变体分别培养至添加了一定量物质M的基础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收集培养液进行二次培养,二次培养的条件与结果如表。

    培养条件

    菌体

    基础培养液+trpC培养液

    基础培养液+trpD培养液

    基础培养液+trpF培养液

    trpC突变体

    +

    +

    +

    trpD突变体

    +++

    +

    +++

    trpF突变体

    +++

    +

    +

    注:基础培养液中不含物质M,+表示菌体的数量,+越多,菌体的数量越多

    ①trpC突变体在二次培养中,仅能维持一小段时间的生长,其原因是三种培养液中含有极少的

    ②trpD突变体可以在添加trpC培养液或者trpF培养液中较好生长的原因是trpD突变体中含有(填“酶C”或“酶F”或“酶C和酶F”),并且两种培养液中含有相应的中间产物。

    ③据表分析,三种酶在物质M合成途径中的作用顺序为(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SA对四环素(一种抗生素)比较敏感,在菠菜种植田中可施用含四环素的杀菌剂杀灭SA。为避免四环素影响菠菜的生长,研究小组将抗四环素基因T导入菠菜的体细胞中,培育出某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基因T的抗性植株(以下简称植株W)。该育种方法是
    (4)、研究小组将植株W与多株普通植株进行交配,判断基因T整合的位置与子代表型之间的关系,请完善下列分析。

    ①若植株W为雄株,当基因T整合至常染色体上时,其与普通植株交配,所得后代的雌雄植株,表型均有种。

    当基因T整合至X染色体上时,其与普通植株交配,所得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当基因T整合至Y染色体上时,其与普通植株交配,所得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综上分析,通过观察后代表型及比例(填“能”或“不能”)判断基因T的位置。

    ②若植株W为雌株,其与普通植株交配,观察后代表型及比例(填“能”或“不能”)判断基因T整合至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 20、“虾稻共作”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将水稻种植和虾类养殖结合在一起,不仅保证水稻的生长,还能够有效提升虾类的品质。回答下列问题:
    (1)、“虾稻共作”种养田中,水稻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其中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光合作用和(答出2点即可)。
    (2)、如果在种养田中藻类大量疯长,一般采取向田中适当投放某些鱼、移栽水生植物等措施来抑制藻类数量。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上述措施能减少藻类数量的原因分别是
    (3)、如图为种养田中昆虫和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f表示能量值。据图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在虾的生长期,虾的同化量(填“>”、“=”或“<”)虾的呼吸消耗量,其生长、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用图中字母表示)。

    (4)、通过“虾稻共作”技术在稻田中引入虾控制病虫害,属于防治。此外,虾在稻田中的活动能增加水体溶氧量,由此推测虾能促进水稻增产的具体原因是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