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同种动物个体间进行胚胎移植前,通常不需要对受体和供体进行免疫检查,原因是
  • 2、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 , 筛选的方法是 , 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
  • 3、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 保持培养环境处于无菌、无毒条件的操作有
  • 4、切取草莓的一定大小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原因是
  • 5、牛胚胎移植时可用囊胚期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
  • 6、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
  • 7、进行胚胎分割操作时要将内细胞团和滋养层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 )
  • 8、早期胚胎发育到原肠胚阶段,细胞开始逐渐分化。( )
  • 9、受精卵发育为桑葚胚的过程是在透明带内完成的,孵化后进入囊胚期阶段。( )
  • 10、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精子都需要用ATP溶液进行获能处理后才能用于受精。( )
  • 11、重构胚是指人工重新构建的胚胎,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
  • 12、克隆野生森林猫的细胞核来自供体成纤维细胞,其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一致。( )
  • 13、在“抗体—药物偶联物”中,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定位而不是杀伤。( )
  • 14、体外培养多能干细胞时需将细胞置于95%的O2和5% CO2的混合气体中培养。( )
  • 15、动物细胞培养需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还需添加琼脂以便于细胞贴壁生长。( )
  • 16、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
  • 17、植物组织培养时,应对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培养基及愈伤组织污染。( )
  • 18、植物组织培养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可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
  • 19、以茎尖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具有抗病毒特性的新品种。( )
  • 20、近年来,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发酵食品提供了更多可能的发展路径,技术应用可降低发酵周期并提升质量。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时,可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产生的酒精 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和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食盐、香辛料等不仅能调味,而且具有防腐功能 D、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曲霉
上一页 288 289 290 291 2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