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田园综合体集“城市依托、产业主导、景田一体”三种模式于一体(如图),依托水体生态修复和清水养殖领域的特色优势,通过输出绿色有机食品,辅以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精油花海观光等活动,实现农旅融合一体化低碳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生态修复是人类影响下的群落演替,它与自然演替的主要区别是。(2)、该田园综合体划分出了清水养殖区、立体农业区和作物种植区,这是充分考虑了不同生物在群落中的 , 利用了群落的结构,从而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体现废物资源化的做法有。(3)、该田园综合体综合考虑了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作物种植区的精油花海和香料花海中的香蒲、薄荷等药用植物有驱虫驱蚊作用,为实现田园综合体减少农药使用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请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改造方案:。 -
2、海岸森林是抵御台风威胁沿海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图示意海岸森林对台风长期干扰的适应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岸森林有抵御台风、涵养水源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台风干扰引起海岸森林群落结构和外貌的变化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C、从基部萌发并长出多个小树干是沿海植物对台风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D、台风长期干扰后树种冠层高度普遍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
3、某同学利用秋水仙素诱导红葱(2n=16)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分别于实验过程中的24小时(左图)和48小时(右图)拍到以下两张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制作装片时需用卡诺氏液解离根尖细胞 C、细胞甲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D、细胞乙经历了3次染色体加倍
-
4、下列实验中,不能通过检测放射性而进行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3H B、CO2中的碳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14C C、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15N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5S或32P
-
5、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③为核仁,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B、图中①为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C、图中④为核膜,核膜上有核孔,故属于全透性膜 D、图中②为核孔,通过核孔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
-
6、水绵和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含有叶绿素、藻蓝素和催化光合作用的酶 B、水绵的细胞核由核膜包被,核膜不连续,其上有核孔 C、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水绵的叶绿体呈椭球形,含基粒 D、两者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
-
7、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只能通过细胞膜上受体 B、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 C、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过程 D、若图2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1表示信号分子,则乙是靶细胞,图中2表示受体
-
8、研究者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别在3min、17min和117min获得细胞,置于特定环境下观察,如下图。研究发现,3min时被标记的蛋白质出现在⑤中,17min时出现在②中,117min时出现在靠近①的囊泡及细胞外。关于该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B、该过程中结构②的面积前后无明显的变化 C、该过程中①、②、⑤的膜成分不发生更新 D、被标记的蛋白质最早出现在⑤中,说明⑤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9、海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上岸产卵的行为促进了海洋与陆地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龟卵孵化过程中,巢穴的物质和能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龟卵中的能量来自母龟同化的能量 B、螃蟹能取食幼龟和死亡胚胎:说明螃蟹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巢穴周围的绿色植物能将根插入发育中的龟卵吸收营养,说明二者存在寄生关系 D、巢穴中的部分物质通过雨水冲刷回到海洋,可为近海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
10、胆固醇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并被运往其他细胞发挥作用,它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以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由胆固醇与磷脂、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形式进行。LDL进入细胞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发动蛋白合成受阻,可能导致低血脂现象 B、网格蛋白可能有助于细胞膜的形变,促进膜泡的形成 C、LDL被溶酶体分解的过程属于细胞自噬 D、胞吞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同时消耗能量
-
11、NaC1和PEG6000(不能进入细胞)都能引起渗透胁迫,脱落酸(ABA)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信号分子。用NaC1、PEG6000和ABA分别处理水稻种子,检测R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a。用这三种物质处理野生型水稻种子和R基因缺失突变体水稻种子,检测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图b。回答下列问题:(1)、在水稻植株中,合成ABA的部位主要是。ABA可促进 , 减少水分散失,从而响应干旱胁迫。(2)、在渗透胁迫条件下,R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为。相比于渗透胁迫,用ABA处理后,R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特点为。(3)、渗透胁迫和ABA处理会水稻种子萌发,依据是。(4)、研究发现,在正常条件或渗透胁迫条件下,R基因缺失突变体水稻种子中ABA的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水稻种子中的,推测R基因可ABA的合成。R基因缺失突变体水稻种子中ABA的含量高,原因可能是。
-
12、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因其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分泌过程和部分作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机体通过轴来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可以放大 , 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2)、图中CRH表示的激素是 , ②表示的作用效应为。(3)、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原因是。(4)、某素只有在少量糖皮质激素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而糖皮质激素本身并不具有这些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允许作用。为验证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影响能量代谢的允许作用,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
一
二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1
实验组2
对照组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材料
正常小鼠
破坏肾上腺的小鼠
步骤一
连续多天注射生理盐水
连续多天注射等量糖皮质激素
连续多天注射生理盐水
连续多天注射等量糖皮质激素
步骤二
注射一定量的儿茶酚胺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注射一定量的儿茶酚胺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检测
检测小鼠在处理二前后的能量代谢变化
检测小鼠在处理二前后的能量代谢变化
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理由是。
-
13、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将肿瘤细胞的mRNA或肿瘤抗原注入树突状细胞,培养后,再将树突状细胞重新输回到患者体内,能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其流程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在树突状细胞中,肿瘤细胞的mRNA经过过程产生抗原蛋白。树突状细胞向细胞毒性T细胞呈递抗原信息后,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细胞分泌的能促进该过程。(2)、细胞毒性T细胞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原因是。机体能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和突变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3)、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不会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过量表达PD-L1而获得免疫逃逸,如图2所示。科学家使用PD-1抗体或PD-L1抗体来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这两种抗体作为广谱抗癌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癌症。这两种抗体的抗肿瘤机理是。
-
14、“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清晨血糖明显升高或胰岛素需要量显著增加的现象,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血糖浓度变化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通过GLUT2以的方式跨膜进入胰岛B细胞。细胞内的葡萄糖及其产物在(填细胞结构)中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被彻底氧化分解,使ATP/ADP的值变大。ATP敏感钾通道关闭后,细胞内K+度 , 引起电压敏感钙通道开放并运输Ca2+ , 激活酶的活性进而释放胰岛素。(2)、在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GLUT2和葡萄糖激酶发挥葡萄糖感受器的作用。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发生甲基化后抑制转录,会导致细胞对血糖的敏感性 , 需要更高浓度的血糖才能刺激胰岛素分泌。(3)、“黎明现象”主要与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及肝脏内葡萄糖含量升高有关。下列生理过程会引起“黎明现象”的是。
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②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③胰岛素分泌减少④肝糖原水解⑤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
(4)、人体昼夜节律源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调控外周节律。研究发现,SCN区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下降,机体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的特点,因此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 -
1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能支配骨骼肌的收缩运动,同时也能通过闰绍细胞对自身的活动进行调控,调节过程见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甘氨酸,“▄”为士的宁。
(1)、在引发骨骼肌收缩的反射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末梢与其支配的骨骼肌共同组成。释放的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结合,改变了膜的通透性,使骨骼肌产生兴奋,此时兴奋处膜的电位表现为。(2)、分析图可知,闰绍细胞释放的甘氨酸为(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闰绍细胞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具有(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效应,其原因是。(3)、士的宁是一种有剧毒的植物性生物碱,其主要作用机制是竞争性结合甘氨酸受体,但不影响高级运动神经元中心。士的宁中毒后,通常表现为肌肉。 -
16、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为雌性,产卵后出现性反转现象变为雄性。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的1178尾野生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长期
体长/cm
尾数
雌性
雄性
尾数
比例/%
尾数
比例/%
I龄
≤30.0
656
633
96.5
6
1.2
Ⅱ龄
30.1~50.0
612
327
63.9
116
22.7
Ⅲ龄
50.1~55.0
6
2
33.3
4
66.7
Ⅳ龄
≥55.1
4
0
0
4
100.0
A、Ⅰ、Ⅱ和Ⅲ龄的黄鳝个体为幼年个体 B、可根据平均体长对黄鳝进行性别鉴定 C、黄鳝种群中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有利于提高出生率 D、黄鳝活动范围小,一般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
17、食物、饲养员的脚步声和盐酸均能促进动物胰导管细胞同时分泌HCO3-、和H+ , 过程如图胰导管细胞是一种外分泌细胞,分泌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迷走神经是传出神经,胰导管细胞是效应器 B、分泌的胰蛋白酶进入内环境后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 C、食物和脚步声刺激HCO3-分泌的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 D、盐酸调节胰导管细胞分泌HCO3-与ACh和促胰液素有关
-
18、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选用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表。已知实验小鼠体内不存在甲~丁这四种抗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A、初次注射抗原后,A组和B组小鼠产生的特定抗体不同 B、初次注射抗原后,C组和D组小鼠产生的记忆细胞不同 C、再次注射抗原后,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是B组和D组小鼠 D、再次注射抗原后,将两种抗原注入C组小鼠体内,抗原可被抗体结合 -
19、下列关于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B、狭长的地块适合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 C、样本数量较少时,可适当增大样方面积 D、单子叶植物丛生或蔓生,难以辨别株数,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
-
20、下列选项叙述的内容,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2021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女性人口占48.8% B、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 C、祁连山地区监测面积1.58万平方公里,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D、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