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治疗心脑血栓类疾病的重要药物。利用转tPA基因小鼠的乳腺反应器进行tPA生产研究时,发现tPA基因在乳腺细胞中表达水平并不高。生长激素具有促进动物乳腺发育和维持泌乳的作用。为了提高tPA的表达量,科研人员欲将山羊生长激素(GH)基因导入到tPA小鼠中,构建如图所示的表达载体,将线性化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最终培育出双转基因小鼠。

    (1)、下列关于双转基因小鼠培育及筛选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性化表达载体上加入β-casein有利于GH基因的表达 B、线性化表达载体可能更有利于整合到小鼠受精卵的基因组中 C、用PCR技术检测线性化表达载体导入后是否成功获得双转基因小鼠,需要设计4种引物 D、分别提取多只双转基因小鼠的DNA经PCR后电泳,最宽的条带对应的小鼠适合用于生产tPA
    (2)、下列关于GH基因的受体细胞来源及其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tPA基因雌性小鼠超数排卵后与雄鼠配种,可从雌鼠体内获取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B、非转基因雌鼠的卵细胞和转tPA基因雄鼠的精子体外受精后选取合适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C、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时需要在不同发育期更换含有不同成分的培养液 D、同期发情的非转基因雌性小鼠与雄鼠配种后可以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
  • 2、在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性腺中,有甲、乙两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的前一个时期,每个着丝粒连接纺锤丝的情况相同 B、甲细胞有2套核遗传物质,乙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 C、甲细胞在下一次细胞分裂中会出现相同的2条性染色体 D、乙细胞若发生基因突变,不会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
  • 3、某研究小组构建岩龙虾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其数量的动态关系模型,以此作为合理开发渔业资源的依据,模型如图。仅基于模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为20只左右时,该岩龙虾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最大 B、种群数量为30只左右时,该岩龙虾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为保证岩龙虾种群的延续,A状态时当年最大捕捞量为10只左右 D、为维持该岩龙虾种群最大捕捞量,A状态时当年捕捞量为30只左右
  • 4、基于不同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和功能特点,将草本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功能群:禾草、豆科和杂草。由于过度放牧导致适口性较好的禾草被大量采食,杂草成为甘南干旱的高寒草甸新的优势种。如图为甘南高寒草甸过度放牧引起的退化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寒草甸退化导致各功能群植物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 B、高寒草甸中无论退化程度的高低,杂草都是优势种 C、部分类型的杂草更适应高寒草甸退化后的干旱环境 D、人类活动影响物种丰富度和群落演替,不影响种群密度
  • 5、如图是原核生物的某基因编码区部分碱基序列。1、2、3……编号表示核苷酸序号,α、β表示核苷酸链。基因在体内指导合成肽链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甲酰甲硫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α链为编码链,且α链左侧为5’端 B、该基因在转录时RNA聚合酶从左往右移动 C、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会因核内mRNA加工的不同发生改变 D、10号碱基对T//A突变为A//T,比突变为C//G对肽链影响小
  • 6、生物的性别决定与多种因素有关。海龟的性别由性别决定基因决定,且这些基因受去甲基化酶基因Kdm6b表达产物的调控。去甲基化酶基因Kdm6b表达过程在性腺分化前受温度影响,低温时该基因活跃,导致胚胎发育成雄性;而高温条件下Kdm6b基因几乎不表达,使得胚胎发育成雌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龟可通过DNA碱基序列决定下一代的某些性状 B、海龟可通过DNA序列以外的方式影响下一代的性别 C、低温时基因Kdm6b表达产物使性别决定基因不易被转录 D、温度的高低影响海龟性别属于表观遗传调控
  • 7、如图所示,植物器官脱落包括离层区(植株母体与器官的连接处)的形成、脱落信号通路的激活、离层区中层细胞的分离以及分离后离层区的保护层形成4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阶段1植物的组织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离层区 B、脱落信号通路的激活主要是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C、器官脱落过程中伴随果胶质层的分解,细胞层之间的连接变松弛 D、阶段4离层区细胞形成保护层,可以防止病原体侵入和水分过度散失
  • 8、药物“优甲乐”活性成分为左甲状腺素,在肝脏和肾脏内会转化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临床上优甲乐也可配合甲状腺功能抑制剂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如图表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表示腺垂体,Y表示甲状腺,Z表示下丘脑 B、甲状腺肿瘤术后利用该药治疗,可通过负反馈调节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C、临床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优甲乐的作用是防止甲状腺激素过少 D、若患者不慎药物使用过量,可能会出现心悸、多汗、体重增加等症状
  • 9、金鱼可以在氧气不足的环境中存活5个月。下图为金鱼不同细胞的细胞呼吸代谢图解。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鱼骨骼肌细胞无氧条件下分解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金鱼组织细胞厌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乙醇和CO2 C、金鱼组织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运至肝脏细胞发生转化 D、金鱼在无氧条件下一段时间,体内也不会累积大量乳酸
  • 10、下列关于癌细胞及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射线既可能诱发细胞癌变,也可能杀死癌细胞 B、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不一定癌变 C、许多癌细胞具有变形运动能力,容易在组织间转移 D、原代培养过程中癌细胞能持续分裂、无限增殖
  • 11、某沿海区域为控制蚊子的数量,每年在距海岸线0~20km范围内喷洒杀虫剂。某种蚊子的Est基因与杀虫剂毒性成分降解相关,其在该区域的基因频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喷洒杀虫剂对该种蚊子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种类没有影响 B、距海岸线0~20km范围内该种蚊子的Est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距海岸线20~40km范围内由于出生率、死亡率改变导致Est基因频率改变 D、距海岸线60km以上范围,Est基因对该种蚊子的生存率和繁殖率影响较小
  • 12、2025年,中国研究团队解析了叶绿体和衣原体(原核生物)ATP/ADP转运蛋白的结构,发现两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非常相似。该转运蛋白位于叶绿体内膜与衣原体的细胞膜上,通过对ATP、ADP的结合与释放,将ATP运至膜内,将ADP运至膜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转运蛋白存在于叶绿体内膜上,为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学说提供有力支持 B、该转运蛋白的存在说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能够用于叶绿体中的生命活动 C、该转运蛋白通过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的改变实现ATP、ADP的跨膜运输 D、该转运蛋白既能转运ATP,又能转运ADP,说明其转运不具有特异性
  • 13、为探究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有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主要步骤如表。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步骤

    甲组

    乙组

    丙组

    加入2mL淀粉溶液

    加入2mL淀粉溶液

    加入2mL蔗糖溶液

    加入2mL淀粉酶溶液

    加入2mL蒸馏水

    水浴加热,然后各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再次水浴加热

    A、丙组步骤②应加入2mL蔗糖酶溶液 B、两次水浴加热的主要目的都是提高酶活性 C、步骤③也可直接用碘-碘化钾溶液检验 D、设置乙组的目的是确认淀粉溶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 14、蛋白质的分选包括两条途径。途径一是共翻译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信号肽)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经一系列加工后转运至特定部位。途径二是翻译后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然后转运至细胞内特定部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3H标记亮氨酸可用于分析蛋白质的分选途径 B、途径二中肽链合成后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 C、DNA聚合酶的合成需要经过翻译后转运 D、真核细胞同时具有两条蛋白质的分选途径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低钾血症是一种血钾含量过低的状态,主要是因摄入钾过少,或经由汗液、尿液、胃肠道等排出钾过多,或进入细胞内的钾增多等原因导致。其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心律失常等。
    (1)、人体中K+跨膜运输方式不存在的是(  )
    A、扩散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主动转运
    (2)、下列关于低钾血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钾时,细胞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细胞难以被激活 B、低钾时,给予细胞较小强度的刺激,无法使细胞膜发生电位变化 C、低钾血症可能是由于钠钾泵工作异常引起 D、长时间运动后可能会出现低钾血症
  • 16、为建立一种效率高、毒性小的基因敲除系统,将图1所示的质粒1和质粒2导入大肠杆菌,质粒2中的sgRNA基因依据目的基因设计,其转录的短链RNA通过与目的基因碱基互补配对,与Cas9蛋白共同作用,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中的目的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LacZ基因的表达产物可催化X-gal生成蓝色物质从而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将质粒1与含LacZ基因相应sgRNA基因的质粒2同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涂布到含抗生素的平板(含有X-gal)上进行培养。若长出的是色菌落则为LacZ基因被敲除的大肠杆菌。
    (2)、Cas9基因的表达量会影响敲除效率,但其过量表达会对大肠杆菌有毒。为评估毒性和敲除效率,用5种启动子(A、B、C、D和E)启动Cas9的转录,相应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启动子对细胞毒性最小;综合考量毒性和敲除效率,应选用启动子用于该系统。
    (3)、含有质粒的大肠杆菌在无抗生素选择压力下培养,少数子代细胞会丢失质粒。结合质粒1和质粒2的特点,在成功敲除LacZ基因的大肠杆菌中消除质粒1和质粒2,实验流程如图3所示。

    ①培养12小时后,图3试管1中大部分的大肠杆菌(填选项)。

    A.含质粒1和质粒2        B.只含质粒1

    C.只含质粒2        D.无质粒1和质粒2

    ②若要从图3平板上筛出质粒1和质粒2均被消除的大肠杆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17、家猫毛色受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家猫常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A/a、E/e),显性基因E使毛色呈黑色,隐性基因e使毛色呈黄色,A蛋白抑制E蛋白功能,a蛋白无此功能。据此可知黑猫的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Ee的雌雄家猫交配,子代黑猫的概率为
    (2)、研究发现:①在家猫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2条X染色体同时存在时,会随机失活其中1条;②X染色体上1对等位基因参与毛色控制:XB(黑色)、XO(黄色)和XBXO(玳瑁色)。对家猫胚胎皮肤细胞进行检测,统计能转录B或O基因的不同类型细胞比例,结果如图1。

    从结果可知该mRNA特异性地在细胞中由基因转录,由此判断图中未知猫的基因型是(只考虑性染色体)。

    (3)、性染色体基因(B/O)能影响常染色体基因对毛色的控制。E蛋白通过P蛋白控制毛色形成;O蛋白存在时,与P蛋白结合,导致P蛋白降解从而改变毛色,机制如图2所示。若无E蛋白则毛色皆为黄色。

    ①不含A基因的杂合黄色雌猫基因型有种。含aaEe基因的黄色雌猫与含aaEe基因的黑色雄猫杂交,子代雄猫的毛色是

    ②若两只纯合黄猫杂交,子代雄猫均为黑色,子代雌猫基因型为

  • 18、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会导致体内五羟色胺(5-HT)含量明显升高。为探究5-HT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HSV-1侵染细胞后,机体需通过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暴露的病原体与抗体结合,或被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吞噬。
    (2)、体外实验研究5-HT对被HSV-1侵染的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实验分组和结果如图1,说明5-HT能(填“促进”或“抑制”)巨噬细胞分泌干扰素β(IFN-β),并(填“增强”或“减弱”)HSV-1的增殖。

    (3)、5-HT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是:①直接被转运至胞内发挥作用;②与膜受体结合后,将信号传递至胞内发挥作用。分别用5-HT膜转运蛋白抑制剂(F)和5-HT膜受体抑制剂(N)处理巨噬细胞,实验分组和结果如图2,说明5-HT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方式是第(填“①”或“②”)种,判断依据是
    (4)、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了5-HT对小鼠抗HSV-1的免疫调控效应,实验方案如下:

    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①;②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一种增强机体抗HSV-1感染的设想:
  • 19、运动是预防肥胖的方式之一。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中乳酸-苯丙氨酸(Lac-Phe)的含量明显上升。为探究Lac-Phe的产生机理及功效,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Lac-Phe可由乳酸盐和苯丙氨酸在一定条件下缩合而成。剧烈运动时机体供氧不足,部分丙酮酸在细胞的(填场所)中转化为乳酸,为Lac-Phe的生成提供原料。
    (2)、已知酶C促进了机体Lac-Phe合成。为验证该结论,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细胞(甲组)和敲除C基因的小鼠细胞(乙组)分别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相关检测。

    ①收集培养液后,用酶处理贴壁细胞,使其分散为单细胞悬液,离心获得细胞,发现两组细胞内Lac-Phe的浓度相同;

    ②还需进一步检测中的Lac-Phe浓度,且结果为 , 则可证实该结论。

    (3)、研究发现C基因的突变与体重异常相关。据此,推测如下:运动时机体产生的乳酸在酶C的作用下转化为Lac-Phe,Lac-Phe可抑制肥胖的发生。为证实该推测,采用高脂饲料喂养不同条件处理的小鼠,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应的指标,实验分组及部分结果如下表。

    a组:野生型小鼠+静息

    b组:C基因敲除小鼠+静息

    c组:野生型小鼠+运动

    d组:C基因敲除小鼠+运动

    组别

    检测指标

    血浆Lac-Phe浓度(μM)

    小鼠体重增量(g)

    a组

    0.3

    16

    0.4

    7

    1.5

    4

    0.1

    若推测成立,则表中①②③对应的组别分别是(填字母),表中④的值应为(填选项)。

    A.小于4    B.4~7    C.7~16    D.大于16

  • 20、麋鹿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喜食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某滩涂湿地互花米草泛滥成灾,导致当地草本植物基本消失。为保护麋鹿和治理互花米草,该地设置围栏区放养麋鹿。上述物种种群数量在互花米草人侵后变化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A、B、C和D分别表示不同的物种。

    (1)、物种D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
    (2)、若将同等条件的麋鹿在阶段Ⅱ引入围栏区,(填“会”或“不会”)影响围栏区内麋鹿的环境容纳量,理由是
    (3)、由图可知,存在两个发生植物种群衰退的阶段,土壤肥力增加较多的是阶段。该阶段C种群生态位(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原因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