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遗传病是一种由某种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疾病(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该病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对该遗传病家系的部分个体中与该病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1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可能含有0或2个该致病基因 C、1和Ⅱ2所含X染色体相同的概率为1/2 D、3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
  • 2、某病毒颗粒表面有一特征性的大分子结构蛋白S(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每一个抗原决定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研究人员制备抗S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次注射S抗原免疫小鼠是为了获得大量的能产生抗S抗体的B淋巴细胞 B、培养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时,需要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 C、单克隆抗体M和单克隆抗体N都能够识别S蛋白,说明制备的抗体不具有特异性 D、可用灭活病毒诱导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
  • 3、由于水生植物腐败、污水排放等,某湖泊出现了严重的有机污染及水华现象。科研人员创建了三个样池并标号1、2、3,除养分浓度不同(3>2>1)外,其余初始条件均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统计各样池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GPP)及生产者的呼吸散失量(R)与水层深度(Z)的关系,如图所示。Zeu代表GPP与R相等时对应的水层深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样池养分浓度增加,Zeu依次减小 B、虽然样池养分浓度不同,但都呈现出浅水层的GPP大于深水层的GPP C、样池生态系统长期处于GPP与R相等时不能维持稳态 D、水华现象会显著降低生产者的GPP
  • 4、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是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一些植物的抗低温能力,为探究其原理,某科研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设置四组实验,在MS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突变体1为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2为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

    A、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等作用 B、该实验采用“加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 C、外源性的ACC不利于拟南芥在致死低温下的生存 D、在致死低温条件下,内源性乙烯合成量减少能提高拟南芥的存活率
  • 5、光系统II可参与水的光解,并将其释放的电子传递给质体醒。三氮苯作用于光系统II中的质体醒,阻断电子传递。研究人员用不同质量分数的三氮苯分别处理甲、乙两种植物的离体叶绿体溶液,并置于光照且无CO2的密闭透明容器中进行实验,其他条件适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以及不同质量分数的三氮苯 C、三氮苯相对质量分数达到20%时,品种甲中水的光解速率不为0 D、该实验可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 6、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益。四大家鱼之所以能够混养是因为它们在池塘中的分布区域有差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他动植物的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青鱼的栖息地、天敌等属于研究其生态位的内容 C、四大家鱼生态位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D、草鱼和青鱼的种间竞争最激烈
  • 7、藏红花素是藏红花的色素类成分,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散郁开结的作用,在心血管疾病治疗、肝胆损伤治疗、干预肿瘤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但其含量极少,可利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获取藏红花素,培养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培养液为诱导生芽、生根的液体培养基 B、充气口要源源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C、搅拌叶轮的转动可确保培养液与细胞的充分接触 D、该过程不能体现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8、春节前后,各地流感患者增多,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H1N1是人类常见的流感病毒,可利用H1N1表面的HA蛋白和NA蛋白制作疫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将控制合成HA蛋白和NA蛋白的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中,通过培养大肠杆菌生产疫苗 B、将上述H1N1疫苗接种到人体后,该疫苗成分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增殖 C、H1N1疫苗刺激人体产生记忆细胞,进而使其获得永久的免疫能力 D、人体接种H1N1疫苗产生的抗体也可以预防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
  • 9、《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储存葡萄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荫坑中温度低,可抑制葡萄细胞的呼吸作用 B、茵坑中氧气含量低,葡萄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土壤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延缓葡萄细胞的皱缩 D、人进入荫坑前要先对荫坑进行通风,防止缺氧窒息
  • 10、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与磷酸二酯酶7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会抑制磷酸二酯酶7B基因的表达)降低而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降低,表达的磷酸二酯酶7B减少 B、磷酸二酯酶7B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 C、降低磷酸二酯酶7B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1型糖尿病的症状 D、由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降低引起的糖尿病不能遗传给后代
  • 11、人体内许多生理活动都受激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浆中TSH含量减少 B、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C、血钠含量降低时,下丘脑合成分泌的醛固酮减少 D、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定向运输到性腺发挥作用
  • 12、肝脏作为调节机体血糖的重要器官,其细胞膜上存在较多的葡萄糖载体。肝细胞以某种方式运输葡萄糖分子的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葡萄糖分子进入肝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脂双层含两层磷脂分子,蛋白质可镶、嵌入或贯穿于其中 C、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分子时,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 D、载体蛋白由状态A转换成状态B,有助于运输葡萄糖分子
  • 13、HOX基因是一类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关键基因,负责调控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身体结构规划和器官定位,在人、小鼠及果蝇等各种动物中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OX基因可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B、不同生物中HOX基因序列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C、比较HOX基因序列的差异大小可确认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D、HOX基因在不同生物细胞中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可能具有相似性
  • 14、血浆中的氮包括蛋白氮和尿素氮,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尿素氮会经肾小球过滤排出体外,因此血浆中的尿素氮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尿素氮主要来自糖类、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 B、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的蛋白氮含量降低 C、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血浆中的尿素氮含量降低 D、适当增加饮水,可促进血浆中的尿素氮随尿液排出
  • 15、真核细胞核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细胞骨架的网架体系,称为核骨架。核骨架对染色体的构建、核膜的解体和重建以及核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并为DNA的复制、转录提供了支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质中不含蛋白质 B、核膜的解体和重建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C、在细胞核中形成的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催化DNA复制的RNA聚合酶可能附着在核骨架上
  • 16、某生物实验小组同学利用洋葱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用二苯胺对DNA进行鉴定时需在常温下进行,以保持DNA结构的稳定 B、向粗提取的DNA中加入2mol·L-1的NaCl溶液可溶解DNA C、在上清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可使DNA沉淀析出 D、为使洋葱细胞更快裂解,可在研磨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
  • 17、传统的乙醇发酵利用高粱、甘蔗等粮食进行生产,对粮食消耗巨大。高粱等植物的秸秆中含有丰富的半纤维素(主要水解产物是木糖)。木糖在XYR酶、XDH酶的催化下转化成为木酮糖,木酮糖在XK酶作用下进一步代谢成为乙醇。酿酒酵母是乙醇发酵的重要菌种,但因其缺乏XYR基因和XDH基因而无法直接利用木糖。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XYR基因和XDH基因导入野生型的酿酒酵母中,在酵母细胞内建立了完整的木糖代谢的通路。

    注:增强子是一种可促进基因转录的一小段特殊DNA序列;LEU2基因是亮氨酸合成基因,URA3基因是尿嘧啶合成基因。

    (1)、酿酒酵母菌种的性能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性状优良的酵母菌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获得;经主发酵阶段产生的啤酒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经过阶段才适合饮用,在实验室培养酿酒酵母时,培养皿等玻璃器皿用灭菌。
    (2)、为提高乙醇的产量,研究人员采用PCR融合技术,将增强子序列拼接到XK基因上游,需要在引物2、3的(填“3'”或“5'”)端引入与另一个基因相应末端互补的序列,形成重叠区域。虚线框中的过程不需要加入引物,原因是
    (3)、载体质粒中LEU2基因和URA3基因可作为筛选目的菌。由此研究人员将重组质粒a和b导入到酿酒酵母中,并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工程菌a.
    (4)、在同等适宜条件下分别将工程菌a和工程菌b进行发酵实验,发现工程菌a的乙醇产量是工程菌b的1.5倍,试分析工程菌a提高了乙醇产量的原因
  • 18、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东洞庭湖系该湖的主体部分,是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对东洞庭湖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297种,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和黑鹳,研究人员在不同月份调查部分鸟类种类数的研究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洞庭湖湿地记录的鸟类达到了297种,这体现了多样性,不同月份鸟类的种类数变化,体现了群落的 , 3月开始鸟类种类数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2)、为更好保护中华秋沙鸭和黑鹳,研究其生态位通常研究栖息地、天敌、、等方面。
    (3)、下图为东洞庭湖中某区域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t·km-2·a-1),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小型鱼虾类的能量只有1.2%传递给食鱼性鱼类,远低于10%,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19、帕金森病(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年龄增长缓慢出现,早期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步态异常等。引起PD的原因主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内外神经递质浓度异常导致其损伤或死亡。下图是由多巴胺能神经元构成的突触,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神经递质是一种(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产生愉悦感的部位是。据图分析正常人体避免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前膜两侧神经递质浓度异常的机制是
    (2)、科研人员为研究药物A是否对帕金森有治疗效果,用M物质制备了PD模型大鼠并分组处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M物质

    -

    +

    +

    药物A

    -

    -

    +

    检测指标

    ★★★★★★

    ★★

    ★★★★

    注意:“+”表示给予该处理,“-”表示未给予该处理注,“★”数量代表检测指标的数量

    ①上述实验的检测指标是

    ②实验结论是:

    (3)、进一步研究发现A药物通过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发挥作用,可能通过以下两条途径。途径一:通过产生神经营养因子C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上的C受体结合发挥保护作用,途径二:通过P蛋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之间形成连接发挥保护作用。现提供PD模型大鼠、C受体的抗体、P蛋白的抑制剂、生理盐水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A药物发挥作用的通路机制。

    ①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PD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甲、乙组分别用处理,丙组用5mL药物A和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应指标。

    ②实验结果与结论:若 , 则药物A通过途径一和途径二起作用。

  • 20、某家族关于红绿色盲(基因用B、b表示)和高度近视(基因用H、h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人类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表达异常会出现色弱或色盲,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红绿色觉基因高度同源,可发生交换形成嵌合基因,机理如图2所示。已知Ⅱ4不含高度近视致病基因,为进一步确定致病基因位置,对家族部分成员H、h基因所在的DNA分子进行了酶切(存在H、h相关酶切位点)、电泳等处理,结果如图3所示。

    (1)、根据遗传图谱可知,乙病为 , 其遗传方式为
    (2)、不考虑其他变异,图1中Ⅲ2和Ⅲ3再生一对男性同卵双胞胎,两人两病兼发的概率为。比较Ⅱ3和Ⅱ4的表型及电泳图即可确定高度近视的致病基因位于电泳片段上。
    (3)、图2中嵌合基因产生在期。
    (4)、某人的色觉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其双亲正常:

    判断其色觉具体表现为 , 据图分析其父亲的色觉基因组成为(选填“①”、“②”、“①+①”、“①+②”、“②+②”)。

上一页 137 138 139 140 1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