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自然资源R大多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陆地的多年冻土中也有少量分布。2017年5月,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R资源成功。如图示意世界R资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R资源的分布,推测R资源最可能为(     )
    A、深海石油 B、地热能 C、可燃冰 D、深海锰结核
    (2)、R资源的分布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不均衡性
    (3)、我国陆地R资源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 2、在海水表层和深层都有洋流存在。表层洋流主要由盛行风驱动,深层洋流则是由海水密度的差异所驱动。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是由海水盐度和温度的变化引起,因此深层洋流被称为热盐环流。热盐环流是一种全球性温度、盐度的海洋循环系统,不断地将赤道附近的热量通过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如图为全球热盐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深层洋流相比,表层洋流(     )

    ①温度较低       ②温度较高       ③盐度较低       ④盐度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气候变暖、北大西洋中高纬海区降水增加将导致北大西洋(     )

    ①中高纬海区盐度上升       ②热盐环流增强       ③中高纬海区盐度下降       ④热盐环流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现代社会,人们利用人造卫星获取洋流资料,辅助生产、生活与科研。人造卫星可以获取洋流的(     )

    ①流向       ②流速       ③主流位置       ④成因类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它决定了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及季节变化。如图示意我国吉林R1河、福建R2河、新疆R3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条河流与图示径流量季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①R1河——乙河       ②R2河——乙河       ③R2河——丙河       ④R3河——甲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R1河4月径流及其补给(     )
    A、与R3河8月径流及其补给相同 B、与R3河3月径流及其补给相同 C、与R2河4月径流及其补给相同 D、与R2河6月径流及其补给相同
  • 4、贵州省格列寨地处苗岭山区深处,是全乡离公路最远的寨子。这里山高、坡陡、沟深,重重大山阻碍了山货的运输;山上的生态林不能砍伐;村民满足生活现状的观念更使其故土难离。全寨共212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29.3%。近年来,格列寨通过实施先发展产业后搬迁的方式,整寨易地扶贫搬迁,通过产业、就业、帮扶、培训和服务“五个全覆盖”等措施,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格列寨整寨易地搬迁的“短板”资源是(     )

    ①矿产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水资源       ④生物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测,格列寨易地扶贫搬迁最适宜引进的产业是(     )
    A、食用菌产业 B、大数据产业 C、红色旅游产业 D、矿产加工产业
  • 5、平遥古城(如图所示)位于山西省中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拱极门-迎熏门为古城中轴线,这里迄今仍较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民宅保存完整,与金融有关的古建筑格外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城当铺、钱庄多与票号相邻,形成(     )
    A、金融产业集群 B、小手工业集群 C、中央商务区 D、次级商业中心
    (2)、城隍庙与县衙、文庙与武庙、道观与佛寺在空间布局上(     )
    A、呈条带状延伸 B、呈同心圆扩展 C、形成楔形模式 D、以中轴线对称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气旋“弗雷迪”于2023年2月6日6时在澳大利亚西北部洋面生成,在南印度洋稳定西行;2月21日15时前后,“弗雷迪”在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风速达42m/s,最强降水量超过550mm。在横跨马达加斯加的过程中其强度迅速减弱,并于24日11时前后登陆莫桑比克南部。此后热带气旋“弗雷迪”路径出现徘徊、转折,且移速减缓、强度减弱,“弗雷迪”从生成到消亡长达36天,成为全球历时最长的热带气旋。下图示意热带气旋“弗雷迪”移动路径和发展变化。

    (1)、分析热带气旋“弗雷迪”历时长的原因。
    (2)、阐释热带气旋“弗雷迪”在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登陆时产生强降水的成因。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循环条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下图示意羊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

    (1)、指出该区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述近年来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断流的可能原因。
    (3)、为保障羊庄镇地下饮用水水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的措施。
  • 8、基础知识验收题。

    简述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

  • 9、下左图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下右图)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km。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莱芒湖区大风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关于材料中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形成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大风越过汝拉山脉下沉增温,形成上冷下暖的逆温层结 B、莱芒湖的蒸发为下部气团提供水汽 C、晴天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水汽易冷凝成云 D、对流运动相对较强,云层最终呈现出层状向四周展开
    (3)、莱芒湖畔局地容易出现冰冻现象的条件有(     )

    ①风速大 ②气温低 ③有逆温层④湖水盐度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10、水源涵养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通过植被冠层截留、枯落物截留、土壤入渗蓄积等方式将降水再分配的能力与过程。水源涵养量=降水量-蒸散发量-径流量,当其为正值时,其数值越高表示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越强,为负值时,水源涵养量为亏损状态,无法涵养水源。下图为我国秦岭南麓丹江上游2010~2020年水文要素的年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下列年份中,水源涵养量为亏损状态的年份是(     )
    A、2010年 B、2012年 C、2014年 D、2017年
    (2)、流域内林地对降水的调节能力较草地强但水源涵养量低于草地,其主要原因是林地(     )
    A、水分下渗多 B、植被截留多 C、地表径流少 D、蒸散发量大
  • 11、气象学上将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汇集的现象称为冷湖。下图示意2023年2月23~24日我国北方某峡谷冷湖出现前后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次冷湖现象最大值出现在(     )
    A、23日23:00 B、23日19:00 C、23日17:00 D、24日8:00
    (2)、该次冷湖形成和消散的方向分别是(     )
    A、自上而下,自上而下 B、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C、自下而上,自下而上 D、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 12、下图为某河流局部地质地形和同位素地质年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表示甲——乙方向的地质剖面为(     )

    A、 B、 C、 D、
    (2)、图示区域(     )
    A、T13岩层易成为地下水隔水层 B、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C、河流东侧地区流水侵蚀更强 D、T2岩层含三叶虫化石
  • 13、日内瓦湖是西欧最大的淡水湖,地处阿尔卑斯山脉和侏罗山之间,冬季常出现较强的西南风。日内瓦湖由两个湖盆组成,东部的大湖盆最深约309米,西部的小湖盆最深约75米。湖水表层为温度均等的混合层。较强的西南风盛行时,大湖盆和小湖盆之间的水体交换随盛行风和混合层厚度而改变。下图示意日内瓦湖两湖盆之间12月和3月西南风盛行时水体运动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12月到次年3月,湖水混合层下移主要是因为(     )
    A、太阳高度增大 B、表层湖水冷却 C、平均风速加快 D、湖水流动加快
    (2)、12月大风时,日内瓦湖大湖盆和小湖盆之间的水体交换将导致(     )
    A、小湖盆溶解氧含量下降 B、小湖盆营养盐浓度下降 C、大湖盆表层水温上升 D、大湖盆湖面水位下降
    (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内瓦湖冬季(     )
    A、大湖盆深层上升流增强 B、大小湖盆间水体交换减慢 C、大湖盆与小湖盆温差增大 D、小湖盆表层水流方向改变
  • 14、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古雅斯河水系的演化过程为(     )

    ①地壳运动挤压,形成大分水岭,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

    ②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被阻断

    ③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

    ④被阻断支流汇集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和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2)、属于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特点的是(     )
    A、主要通过科拉林地垒西侧河流补给 B、主要通过湖盆边缘出露的含水层补给 C、河流对湖区地下水整体补给水量大 D、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水量变率较小
  • 15、北京时间2022年2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暖锋过境,雨过天晴                    ②甲地气压上升,气温降低

    ③乙地货轮航行顺风顺水                           ④乙地货轮航行逆风顺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该货轮以3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     )
    A、太阳初升 B、深夜时分 C、夕阳西下 D、日近正午
  • 16、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墨脱水电站进入建设阶段。该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县西让村的大拐弯峡谷段,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方式,充分利用50公里直线距离内约2000多米的天然落差进行发电。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墨脱水电站选择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段建设,主要得益于该区域(     )
    A、降水丰富,径流量较大 B、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 C、峡谷狭窄,建设成本低 D、人口稀少,移民压力小
    (2)、该工程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峡谷生态环境 B、降低工程建设难度 C、避开地震多发区域 D、提高水能开发效率
    (3)、墨脱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挑战是(     )
    A、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B、气候干旱,施工条件恶劣 C、冻土广布,地基稳定性差 D、河谷狭窄,施工空间不足
  • 17、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研发的“AI技术与计量测试融合在乳业的应用”,通过AI与声学、图像识别等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培育和发展产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乳业企业的竞争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在乳业的应用上的创新属于(     )
    A、技术创新 B、机制创新 C、产业升级 D、模式创新
    (2)、在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下,直接利于内蒙古乳业(     )
    A、生产效率提高 B、生产规模扩大 C、就业机会增加 D、产业分工明确
  • 18、人们把河道弯曲大的河流称为曲流(或蛇曲),一般形成于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境内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仿佛嵌入岩石深处,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据此完成下题。

    (1)、曲流形成过程中,主要体现了(     )
    A、流水下切侵蚀作用 B、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
    (2)、据材料推测“嵌入式蛇曲”通天河的形成过程(     )

    ①冰川侵蚀②地壳隆起③侧蚀④断裂下陷⑤下切侵蚀

    A、②④⑤ B、③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
  • 19、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产生了若干地理现象。下图为某半球地球自转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④在③地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2)、当①与②同时看到日出时,③的地方时为(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3)、当图中⑤地的地方时为20时,①②③④中与⑤地处于同一天的地点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某中学天文社原社长小陈,现供职于中国某商用卫星研究院,他参与了某“一箭多星”海上发射任务的全过程,此次任务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担纲。发射船从山东烟台“东方航天港”母港出发,历时5天半,奔袭1300海里(2400公里)至预定发射海域。图1为卫星发射现场的照片,图2为小陈当天拍摄的星轨照片(星轨是固定的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照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并测得星轨中心星点的仰角为22.5°。

    材料二   图3为发射地同纬度某城市学生在当地正午时立杆测影的实验记录。他在绘制当天太阳视运动图时遇到了困难(图4)。

    (1)、星轨中心星点对应的天体名称是 , 当地纬度为 , 星轨运行方向为(顺/逆)时针,该星轨曝光时长约为(A.1分钟   B.40分钟   C.4小时   D.12小时)。
    (2)、据材料二判断,当天太阳直射纬度为。请帮该学生补齐太阳视运动图,并标注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高度信息
    (3)、相比于太原,商业卫星选择在海上发射的优势条件。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