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河与萨拉河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内陆河,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图1、图2)。某研究小组发现,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为平缓的河流沉积物堆积面,地貌面由厚层(>50m)的河流砾石所组成,粒径较大,磨圆度高(图3),指示该区域为一个典型的风口(袭夺发生后,袭夺河与被袭夺河的新分水岭)。该区域河流袭夺改变了水系的分布状况,在区域地貌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请你推测被袭夺河,并指出判断依据。(2)、简述该区域河流袭夺对北大河和萨拉河的影响。(3)、分析图中风口平坦面形成的地质过程。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全长928km,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最终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的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史前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现在东居延海是黑河的尾闾湖泊。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黑河中游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和区域植被破坏,东居延海面积出现严重萎缩甚至干涸的情况。2000年国家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机构——黑河流域管理局,负责对黑河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和管理,并调研、发布、贯彻黑河流域调水方案。截至2025年,东居延海已连续21年实现不干涸,显著改善了下游沿河生态状况。目前,湖泊湿地的一些人类经济活动依然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下图示意黑河流域位置和居延海湿地范围。
(1)、列举东居延海湿地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2)、为进一步保护东居延海生态湿地应采取哪些措施。(3)、为保证东居延海不干涸,请你指出黑河流域调水方案中的重点调研内容。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桦加沙”于2025年9月18日晚20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此后逐渐向西偏北方向行进并发展增强。根据中央气象台报道,9月23日夜间到24日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附近沿海一带,由于此次台风途经区域垂直风切变较弱(风速和风向随高度变化小),导致“桦加沙”风力极强、风圈范围大,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超强台风。下图为9月23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和台风“桦加沙”移动路径图。
(1)、分别指出香港9月23日20时和9月25日11时的风向。(2)、分析此次台风“桦加沙”成为超强台风的原因。(3)、为了减轻台风“桦加沙”带来的损害,应采取的防灾措施有哪些。 -
4、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2000—2600米)的高海拔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西坡植被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苔原地区植物生长通常受限于温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养分,植被与土壤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土壤因素对植被发展影响很大。图1为长白山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地势的关系图,图2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山苔原带受草本植物重度入侵的区域是( )A、有机质含量较高,海拔较低的缓坡地带 B、有机质含量较高,海拔较高的缓坡地带 C、有机质含量较低,海拔较低的陡坡地带 D、有机质含量较低,海拔较高的陡坡地带(2)、与苔原带原有灌木相比,上侵的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的优势是( )A、耐寒性更强,更能适应高海拔的低温 B、生长速度快,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更高 C、需水量更少,耐干旱土壤的能力更强 D、生长周期更长,生物量积累多(3)、苔原带被草本植物入侵后,对苔原带产生的长期影响是( )A、土壤的水分会降低 B、苔原带整体上显著升高 C、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D、土壤有机质含量会持续增加 -
5、2025年9月7日夜间至8日凌晨发生了一场极为罕见的月全食和“血月”现象。在这场天文奇观中,月球会缓缓穿过地球的阴影,呈现出深红色或铜色,全食阶段长达1小时22分钟,月全食是肉眼可见的最震撼的天文现象之一。下图为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位置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月全食发生时,月球呈现出深红色或铜色,与此现象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极光的出现 C、恒星的闪烁 D、天空呈现蔚蓝色(2)、这次月全食持续时间较长,可能的原因是( )A、月球处于近地点 B、地球处于近日点 C、月球处于远地点 D、地球处于远日点(3)、2025年9月7日发生的月全食,对应的农历日期是( )A、初一前后 B、初七前后 C、十五前后 D、二十二前后 -
6、巴斯海峡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其海水流动季节变化与风向、东澳大利亚暖流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巴斯海峡洋流分布图。
(1)、下列选项中,影响该季节性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海水的盐度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③海陆轮廓 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当巴斯海峡出现该季节性洋流时,最有可能发生的( )A、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B、昆仑站科考人员整装待发 C、塞伦盖蒂草原食草动物向北迁徙 D、北极出现极夜现象(3)、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强的年份和月份是( )A、拉尼娜年 1月 B、拉尼娜年 7月 C、厄尔尼诺年 7月 D、厄尔尼诺年 1月 -
7、南江古道始于秦代,盛于明清,凭借水陆联运的交通优势,推动了粤西地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沿线传统聚落的繁荣与兴盛。根据聚落选址的地形差异,将聚落选址地貌类型分为河谷平原、河岸低丘、山间谷地与喀斯特地貌4类。基于南江古道对沿线聚落景观的不同影响和作用,可将聚落景观分为人居、商贸、文化景观3种类型。图1为文化线路视角下南江古道聚落景观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2为不同地貌类型聚落地形剖面图,下列关于聚落形态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间谷地规模较大,建筑布局规整②河谷平原通常呈团块状分布
③河岸低丘顺地势延伸,通常呈带状分布 ④喀斯特地貌呈散点式分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属于南江古道人居景观特征的正确描述是( )①因形就势,理风顺水 ②临水营墟,因街成市
③层次丰富,山水相拥 ④渠网纵横,堤坝环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与南江古道文化景观关联性最弱的文化影响因素是( )A、航运文化 B、宗祠文化 C、移民文化 D、农耕文化 -
8、山东德州陵城区丁庄水库建成世界最大的单体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下图)。水面上光伏板面积7000多亩,共81个矩阵,60多万块。与水库北岸风电形成“风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打造了一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运营的关键在于( )A、可以大幅提高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B、水上漂浮技术大幅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 C、风能和太阳能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D、方便光伏电板的清洁,使用寿命长(2)、与传统地面光伏电站相比,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突出的优势是( )A、水面反射光强,提高光照利用率 B、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水分蒸发 C、工程建设难度低,维护方便 D、显著提高光电转换效率(3)、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A、抑制水库藻类的生长繁殖,提高水质 B、降低水温,改善鱼类生存环境 C、有效解决德州市区的城市热岛效应 D、扩大水域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 -
9、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正式开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征程,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下图为海南自由贸县港空间发展的时空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赋予海南首个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任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雄厚 B、岛屿单元独特 C、自然环境优美 D、开放政策优越(2)、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最终目标是( )A、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B、对外开放的国际海港 C、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D、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 -
10、下图为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出现干季的月份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3月——西北季风控制 B、6~8月——东南信风控制 C、4~6月——副热带高压控制 D、10~12月——东北信风控制(2)、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A、澳大利亚西北部 B、尼罗河中游地区 C、巴西高原东南部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7月19日上午,装机容量6000多万千瓦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简称:雅下水电站)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下水电站主体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横跨派镇至墨脱县希让村河段,该区域因50千米直线距离内天然落差达2230米,被誉为“世界水能富矿”。雅下水电站采用了裁弯取直,隧洞引水,隧洞内建设五座梯级电站的开发方式,并保留部分水量经原河道流向下游。2024年,西藏自治区地区人均接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60000余元,居全国首位。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置示意图。
(1)、雅下水电站开发方式与传统水电开发相比较有哪些优点。(2)、分析雅下水电站开发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挑战。(3)、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建设投产将对西藏经济产生哪些变革性影响。(4)、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的意义。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各地乡村产业加快发展。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芭茅溪乡是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起源地,距湟水发源地七眼泉12千米,滩多浪急,水质清澈,森林覆盖率达86.3%,其中不乏黄柏、五倍子等珍贵药材和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个体较小的趴趴鱼因其肉质鲜嫩、价格昂贵,因此,农闲之时河里到处都是用竹篓捕捞趴趴鱼的村民。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芭茅溪被评为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张家界十大魅力乡镇,实现了经济繁荣与乡村文明同步发展。
(1)、说明芭茅溪利用优势资源,可以发展的非农产业。(2)、分析当地趴趴鱼肉质鲜嫩、价格昂贵的原因。(3)、芭茅溪的振兴任重而道远,列举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当地政府与村民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迎来了极端强降雨,洛杉矶市中心的降水量是正常冬季的两倍,然而,2024年秋冬季,加州却转入反常的极度干旱的气候。2025年1月7日,加州南部地区突发山火,洛杉矶成为重灾区;1月11~12日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圣安娜风”,该风是通常发生在10月到次年1月的季节性强风。
(1)、分析2025年加州南部秋冬季节突发山火的原因。(2)、分析导致加州“圣安娜风”高温干燥的原因。(3)、请根据所学知识,为加州地区减轻山火灾害出谋划策。 -
14、日晷是利用太阳影子指示时间的古老仪器。其中赤道式日晷的晷面和赤道平行,晷针穿过晷面中心,与地轴平行。不同季节,晷针投影在晷面上的影子会分别出现在晷盘的北面和南面。下图是游客在我国某景区拍摄的赤道式日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游客在日晷的(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2)、该图拍摄日期最可能接近( )A、3月11日 B、5月12日 C、7月14日 D、9月15日 -
15、小叶锦鸡儿是沙化草地促进植被恢复中常用的灌木树种,在对呼伦贝尔沙地中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沙质草地3个典型沙化草地植被恢复阶段的小叶锦鸡儿灌丛的研究发现,小叶锦鸡儿灌丛通过改善土壤理化特征,对植被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沙化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灌丛内的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均高于灌丛外,在沙质草地阶段植被物种丰富度则表现为灌丛外大于灌丛内,且到沙质草地阶段灌丛内外生物量均有所减少。下图是小叶锦鸡儿灌丛在沙化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对土壤物理特性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小叶锦鸡儿灌丛在沙化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表现为( )A、10~20cm土壤含水率均高于0~10cm土层,其中沙质草地灌丛内的不同土层差异显著 B、在2个土层中,随着植被恢复程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且灌丛内高于灌丛外 C、在2个土层中,黏粒、粉粒和沙粒表现为随沙地植被恢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D、在2个土层中,黏粒、粉粒和沙粒含量在沙质草地阶段表现为灌丛内高于灌丛外(2)、关于小叶锦鸡儿灌丛对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灌丛冠层减少了太阳辐射,缺少光照,难以为灌丛内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 B、灌丛冠层蒸腾作用消耗深层土壤水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后期生物量减少 C、灌丛冠幅在沙质草地阶段增大,灌丛内光合作用受阻,种间竞争加剧,物种丰富度降低 D、灌丛拦截的沙尘中盐分在根部富集,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生物量减少 -
16、在南非交通体系中,私家车发挥主导作用,小型公交车次之,大型公交车及铁路的作用小。据南非运输总体规划,未来该国将建设4条国家级高速客运铁路,标号为N1、N2、N3、N4、线路覆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46.14%、36.71%、39.09%和29.64%。下图为南非客运高铁建设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非高铁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于内陆地区矿产资源的出口 B、西部高铁密度高于东部 C、利于缓解城际道路拥挤状况 D、铁路开通后服务周边国家旅客减少(2)、N1、N2、N3、N4四条线路中优先建设的线路及原因( )A、N1需求量大 B、N2辐射范围广 C、N3途经城市多 D、N4矿产资源最多(3)、线路N2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德班与开普敦同为南非滨海旅游胜地,其中德班最为鲜明的特色是( )A、金色沙滩迎接四季宾客 B、葡萄酒香浮于大街小巷 C、多元化文化汇集吸引中外游客 D、天涯险境生发星际畅想 -
17、印度尼西亚海道的开合控制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以上的暖海区域)之间水体和热量的输送。晚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使印度尼西亚海道逐渐关闭,改变了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之间的洋流体系,使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水体来源由高温高盐的南赤道太平洋水团转变为低温低盐的北赤道太平洋水团。下图为印尼海道位置及印尼贯穿流演化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印尼海道逐渐关闭对洋流格局的改变可能有( )A、流经印尼海道的洋流减弱,赤道西太平洋的回流减弱 B、热带地区的北赤道流及赤道逆流都相应地减弱 C、西太平洋暖池显著缩小,热带大洋整体降温 D、日本暖流及北太平洋环流都相应地减弱(2)、印尼贯穿流的演化对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候的影响是( )A、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B、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C、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D、降水减少,气温下降 -
18、陕北黄土覆盖型丹霞位于陕西省,整体呈高原—峡谷型地貌景观,两岸赤壁陡峻。白垩纪早期气候较为干旱,形成红色砂岩,其岩层内常见较完整的岩盐颗粒,盐分较高,上覆黄土层。下图为主要研究区第四纪成型的黄土覆盖丹霞地貌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外力作用角度,指出砂岩中的盐粒对丹霞地貌形成的作用( )A、通过结晶膨胀加速砂岩物理风化,促使岩石破碎 B、沉积于砂岩空隙中,增加岩石抗侵蚀能力 C、促进砂岩的化学溶蚀,形成光滑岩壁 D、促进砂岩的生物风化,加速岩石破碎(2)、据图分析,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外力沉积、地壳抬升、黄土沉积、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外力沉积、地壳抬升、黄土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黄土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D、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黄土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
19、截至2024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4.08亿,比前一年减少了139万人。这是中国人口连续第三年下降。尽管2024年的出生人口略有增加,达到954万人,比2023年的902万人多了52万人,但这一微幅上扬并未能扭转人口总数下降的趋势。下图示意我国2012—2022年净增人口统计(港澳台除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C、2012年人口总数最多 D、2022年人口呈负增长(2)、应对当前人口状况,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人口发展战略,降低生育、养育成本②促进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
③促进人口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④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湖南某县依托当地特色楠竹资源,打造“楠竹+”产业体系:第一产业发展楠竹种植,推广林下套种经济作物模式;第二产业聚焦楠竹精深加工,开发竹纤维环保材料、竹制高端家具等产品;第三产业打造竹文化主题旅游小镇,包含竹工艺展示、竹林康养体验等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县推广林下套种经济作物,主要目的是( )A、提高楠竹品质 B、增加农民收入 C、减少水土流失 D、降低生产成本(2)、与传统竹制品加工相比,楠竹精深加工的突出优势是( )A、原料需求少 B、生产周期短 C、产品附加值高 D、技术要求低(3)、竹文化主题旅游小镇的建设,对该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拓展产业业态 ②提升服务水平 ③缩小城乡差距 ④吸引大量外地人口定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