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西北太平洋某珊瑚岛礁属热带季风气候,呈长条形,沙堤环绕,植被繁茂。该岛沙嘴区受盛行风主导呈季节性变化,亦受波浪和潮汐作用。此外,极端风暴事件也会对沙嘴区造成重要影响。移动固沙障根据需要灵活布设。图示意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岛沙嘴区的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受冬季风影响,该岛沙嘴区冲淤特点是( )A、北侧、南侧皆以侵蚀为主 B、北侧淤积为主,南侧侵蚀为主 C、北侧、南侧皆以淤积为主 D、北侧侵蚀为主,南侧淤积为主(2)、极端风暴事件对该岛沙嘴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植被受损,岸线向海扩张 B、表层海水流速减弱,淤积加剧 C、风浪增强,岸线侵蚀加剧 D、表层海水流向转变,淤积加剧(3)、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沙嘴区的岸线变化表明( )
①沙嘴区受季风影响呈季节性冲淤交替
②沙嘴向西延伸的凸出部分基本无变化
③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北侧
④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南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某观测小组在当地以星空观测为主题,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准备的星空图上标识了不同季节太阳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小组开展星空观测时,为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天气
②纬度
③经度
④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观测发现,某夜晚23:54天琴座位于天顶附近,则第2天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刻是( )A、23:50 B、23:54 C、23:56 D、23:58(3)、图所示太阳视运动方向和周期是( )①自东向西
②自西向东
③1恒星年
④1回归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依托良渚文化和运河文化,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通过“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导,大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024年,该区文化产业产值占杭州市的一半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余杭区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①运河沟通南北,信息通达性高
②文化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得力
③传统产业发达,劳动力较充足
④数字技术先进,人才储备雄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文化+科技”模式对余杭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B、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工业向郊区转移 C、持续加大产业投入,推进产业均衡发展 D、提升交通建设水平,扩大物流辐射范围(3)、为促进余杭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开发未利用土地建设文化园区
②引入高校资源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
③健全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激励机制
④放宽文化企业准入标准以扩大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走进北京通州航天育种基地,色泽鲜艳的“太空樱桃”“太空番茄”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辣椒”令人大开眼界。基地依托种业科技园区,与众多企业共同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育种产业链,不仅把高品质的粮食、果蔬端上了百姓餐桌,更攻克了一批种源“卡脖子”技术,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图示意该基地在北京市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基地位于通州而非北京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通州( )A、交通运输便利 B、育种基础雄厚 C、气候条件优越 D、土地资源充足(2)、太空种子对农作物品质的提升( )A、打破了农业生产地域性 B、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C、弱化了农业生产季节性 D、保障了农产品的稳定供应(3)、航天育种对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表现在( )A、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B、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 C、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D、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
-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大兴安岭与新西兰的南阿尔卑斯山,走向相似,均位于中纬度地区。图为“大兴安岭和南阿尔卑斯山的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两列山脉东侧均为重要的农业区,农产品商品率都较高,但面向的市场不同。新西兰畜牧业发达,是著名乳畜产品生产国,粮食自给率约60%。
(1)、简述两列山脉东侧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活动的不同影响。(2)、两列山脉东侧地区农产品商品率都较高,分析其形成条件的异同。相同点:
不同点:
(3)、针对新西兰粮食的自给现状,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继续通过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求;
观点二认为,为保障粮食安全,扩大本国粮食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
请选择一个你支持的观点,说明理由。
-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海经济区(简称“两图一区”)建设,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表为“两图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图为“两图一区建设规划简图”。
名称
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GDP占比
城镇化水平
南京都市圈
南京
34%
73%
苏锡常都市图
苏州、无锡、常州
100%
82%
淮海经济区
徐州
21%
60%
(1)、依据材料,写出两圈一区各自最突出的区位优势。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淮海经济区:。
(2)、依据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名称差异概括各自的空间结构,并简述准海经济区的空间特点。(3)、为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城,两圈一区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提升中心城市能级;②打破行政区划壁垒;③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④推动城市间深度融合;③提高区城城镇化水平;⑥避免城市间同质化竞争。请根据两圈一区的发展情况,选择各自优先采取的措施(填写上述主要措施对应的序号,每个序号限填一次,每空限填一个)。
南京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
淮海经济区:、。
-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以南82.8km,纬度位置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相近,最高峰汉拿山海拔1950m。该岛最低月均温为5.1℃,出现在1月,最高月均温为25.4℃,出现在8月。
材料二图为“济州岛位置及周边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为“济州岛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济州岛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2)、写出济州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3)、分析暖流对济州岛1月气温的影响,并写出参照依据。(4)、济州岛最低月均温和最高月均温分别出现在1月和8月,与北半球大陆和海洋并不完全相同,请解释其原因。 -
8、乡村聚落的选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图为“我国西北某地乡村聚落四种模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四种模式中,农业活动空间范围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提炼四种模式的主要依据是( )A、作物品种 B、河流分布 C、土地利用 D、村庄规模 -
9、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多次变化。表为“东南亚不同历史时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历史时期
主要农作物
16世纪以前
水稻和甘蔗
16世纪至19世纪初
丁香、胡椒、烟草、咖啡、水稻、甘蔗等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橡胶、油棕、咖啡、水稻、甘蒸等
20世纪中叶以后
橡胶、油棕、蒸麻、可可、咖啡、水稻、甘蔗等
(1)、16 世纪,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是因为( )A、土地支配权的变化 B、国家间的互惠贸易 C、本地消费市场扩大 D、劳动生产效率提高(2)、19 世纪中叶,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再次发生变化,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是( )A、纺织加工 B、钢铁冶炼 C、汽车制造 D、煤炭开采(3)、近几十年,东南亚油棕种植面积扩大,能够解释该现象的概念是( )A、国际贸易区域化 B、区城环境差异化 C、农业生产机械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 -
10、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图7为“202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表示江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我国人均收入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医疗卫生条件 B、人日迁移盘 C、人口预期寿命 D、人口出生率
-
11、亚洲中部高大山脉周边分布着许多国家的首都。图为“亚洲局部地区卫星影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城市发展初期选址在山麓地带,考虑的首要条件是( )A、充足的光热 B、稳定的水源 C、丰富的矿产 D、肥沃的土壤(2)、图中城市依托地形地势发展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主要考虑( )A、安全防御 B、城市历史 C、农业条件 D、人口数量
-
12、粮食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资原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区城差异。图为“2009—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2009—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的增加与减少,呈现明显的区城差异格局,大致的划分界线是( )A、110°E 经线 B、40°N纬线 C、胡焕庸线 D、秦岭—淮河-线(2)、2009—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增加,其主要驱动力是( )A、作物品种改良 B、人口数量增多 C、具有规模效益 D、交通区位改善(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符合因地施策的是( )A、东南地区严格保护耕地,复垦城镇建设用地 B、西北地区积极开采地下水,增加可灌溉面积 C、东北地区加大湿地开发力度,增加耕地供给 D、西南地区鼓励撂荒地复垦,遏制耕地非粮化
-
13、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推测该地最新的地质事件是( )A、岩层褶皱 B、地壳沉降 C、岩层断裂 D、岩浆侵入(2)、图中背斜顶部容易被侵蚀的证据是其顶部( )A、更老地层曾出露 B、存在断层 C、存在岩浆的侵人 D、岩性差异
-
14、由于植物适应荒漠环境的方式不同,其根系差别很大。图为“荒漠土壤剖面及植物根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在图示荒漠土壤中,可溶性盐积聚的过程是( )A、生物作用 B、淀积作用 C、风积作用 D、溶蚀作用
(2)、根系较小的肉质植物,不同于其他荒漠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营养器官储水 B、枝叶演化成刺 C、干旱季节休眠 D、叶片具蜡质层(3)、与阿拉伯半岛的荒漠植物相比,我国塔里木盆地的荒漠植物更( )A、耐盐 B、耐旱 C、耐寒 D、耐热 -
15、加拿大最东端的斯比尔角被称为“加拿大东极”,是圣约翰斯市热门旅游景点。图为“圣约翰斯市旅游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该图的指向标为( )A、
B、
C、
D、
(2)、该图采用的指向方式,能够( )A、满足显示城市范围需要 B、便于确定景点相对位置 C、增加测量距离的准确性 D、提高交通线路的可读性(3)、该类地图的设计方式常见于( )A、房产区位图 B、世界航海图 C、国家政区图 D、气象预报图 -
16、10月中旬,拉萨市(29°N,91°E)某中学学生开展校园地理实践活动。图为“北京时间13时56分拍摄的校园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杆影指向最接近( )A、正北 B、正南 C、东北 D、西北(2)、在观测杆影活动中,学生可领悟到与地球运动相关的是学校的( )A、课程设置 B、位置选择 C、空间规模 D、作息时间(3)、在观察植被过程中,学生发现校园植被比周边山地好,主要是因为( )A、土壤肥力的提高 B、局地气候的改善 C、灌溉用水的保障 D、局部地形的改变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八陉(xíng)是穿越太行山的关键天然通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图a)。在古代,陉道沿线不仅分布有关隘、驿站,而且因贸易往来,人口不断集聚,逐渐衍生出众多聚落,形成独特的陉道景观。图9b为某河谷型陉道(与河流并行的陉道)所在河谷一侧的示意图,沿线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沿河打造了河谷型陉道农田系统。随着人口城镇化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八陉故道的交通地位有所下降,有必要科学周密地谋划沿线区域的未来发展路径。
(1)、列举八陉故道沿线的人文景观。(2)、分析河谷型陉道农田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3)、从地理视角探讨八陉故道沿线区域的未来发展路径。(要求:选取粮食生产、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等任一角度,写出具体问题,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发展措施)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纪以来,受冷干和温湿气候交替变化影响,陕北黄土高原发育了多期特点不一的黄土地层(含古土壤层);与此同时,逐渐强化的构造活动使高原加速抬升、周边地堑急剧沉降,导致高原侵蚀加剧,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格局。在黄土沟谷中,大型沟谷多切入坚硬基岩,具有沟深坡陡、谷底平坦、支沟众多等特点(如图)。强烈的沟谷侵蚀,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为此,当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等治理措施。
(1)、基于黄土特性说明大型黄土沟谷多沟深坡陡、谷底平坦的原因。(2)、分别简析气候变化和高原抬升对黄土地层的主要影响。(3)、简述打坝淤地在保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是全球贸易、金融、航运和制造中心,与其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柔佛州拥有丰富的资源。2025年1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柔佛州南部合作建设柔新经济特区(如图)。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数据中心(从事数据传输、存储与处理的场所)的需求激增,柔新经济特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热土。
(1)、概述柔新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析柔新经济特区对新加坡境内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从生产要素视角,简述柔新经济特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热土的有利条件。 -
20、同生断层是伴随地层沉积过程而生长的断层,即地层边沉积,断层边生长,因此,同生断层两盘的同期地层相比,下降盘厚度大。如图示意盐丘上部的地堑构造,岩盐在P形成后上拱并先后刺穿C以及P下部,导致断层F1和F2的初始形成;其后F1和F2的构造活动具有同生断层性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导致F1和F2形成的初始构造作用是( )A、岩盐上拱 B、地层错动 C、岩盐聚集 D、地层褶皱(2)、F1和F2具有同生断层性质的活动( )A、始于K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 B、始于C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 C、始于T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 D、始于P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