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华北回流是我国华北地区冬春季出现的一种特有降水天气:当冷空气自东北平原经渤海侵入华北平原后,冷空气在山前堆积滞留,促使北上的暖湿空气抬升加剧,从而产生降水,甚至出现暴雪天气。下图示意华北某地级市1972——2019年暴雪日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受华北回流影响,图中区域东部近地面风向多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图示区域暴雪( )A、由暖锋天气系统造成 B、日数与人口密度呈现正相关 C、水汽主要来自于渤海 D、日数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
-
2、通过分析农户不同等级商品消费的空间出行距离,可以得出农户日常消费的活动空间距离圈层结构。下图示意江汉平原农户2007—2017年日常消费出行距离圈层结构及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低等级商品消费出行距离缩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A、高等级商品服务范围扩大 B、低等级中心地数量增加且分布更密 C、农户收入水平的普遍上升 D、交通网络发展使购物出行距离缩短(2)、为缓解乡村高等级商品消费距离扩展带来的问题,以下措施中最合适的是( )A、鼓励城市高端商业综合体乡村连锁化 B、限制农户进城购物以保护本地市场 C、完善乡镇至城区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D、推广电商平台以完全替代实体购物
-
3、西藏某盐湖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盐梯度太阳池法”提锂技术。盐梯度太阳池由上层淡水层(接近环境温度,对下层起保护作用)、中层浓度梯度层(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和下层储能区(饱和盐溶液,具有吸热和储热的功能)三层构成,利用淡水与卤水折射率差异,使热量储存在池底卤水中,当下层温度升高时锂盐就会在池底沉淀富集,而其他盐类难以析出。下图为盐梯度太阳池结构示意。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理特征对盐梯度太阳池高效运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高海拔导致的强太阳辐射和长日照时间 B、湖盆封闭,地表径流汇入量少 C、盐湖周边地热资源丰富,提供辅助能源 D、冬季低温,加速卤水结晶析出(2)、在盐梯度太阳池的运行中,若淡水层因强烈蒸发导致厚度大幅下降,则( )A、中层浓度梯度增强,储能区热量储存效率提高 B、下层卤水易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导致锂盐析出减少 C、浓度梯度层盐度趋于均匀,抑制锂盐与其他盐类分离 D、淡水与卤水折射率差异消失,池底吸热能力显著提升
-
4、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植被产生有机物质的总量。下表为1982—2015年期间,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NPP与气候变化因素(气温、降水)相关性区域百分比。近几十年,西北地区降水趋于增加。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性(%)
3年时间尺度
6年时间尺度
长期趋势
气温
降水量
气温
降水量
气温
降水量
显著负相关区域
4.06
2.96
8.81
6.15
21.85
38.27
显著正相关区域
3.83
40.28
16.66
40.98
77.70
61.43
(1)、科研人员可借助( )A、遥感(RS)逐年分析气温和降水相关数据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预测气候变化 C、全球定位系统(GPS)模拟相关性区域分布 D、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相关性分布图(2)、表中信息可知,在不同时间尺度下( )A、气温升高显著促进植被生长 B、气温升高显著抑制植被生长 C、降水增加显著促进植被生长 D、降水增加显著抑制植被生长(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地区( )A、荒漠化问题得到解决 B、水土流失将持续严重 C、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 D、土壤次生盐碱化消失 -
5、下图为某年2月期间我国某海军舰队的远海训练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远海训练沿途( )A、穿过板块的消亡边界 B、航行经过洋中脊海域 C、航行经过南极洲板块 D、丁岛为板块张裂形成(2)、舰队在戊地监测到海水性质符合事实的是( )A、
B、
C、
D、
(3)、训练过程中( )A、甲地东南风盛行 B、乙地小麦正返青 C、丙地正值多雨季 D、丁地炎热草木枯 -
6、下表为某城市不同圈层相关数据,目前该城市通过地铁延伸工程,连接了大部分远郊区域和部分外围县域。研究发现,该城市核心区地铁站周边以老年常住人口为主,而郊区站点附近常住人口青年群体占比较高。完成下面小题。
圈层划分
常住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人/km²)
近5年人口增长率
主要功能定位
核心区
365.2
10,800
+1.2%
行政、商贸、文旅
近郊发展区
452.7
2,450
+12.6%
数字经济、制造业、科创
远郊生态区
145.3
420
+3.8%
生态保护、休闲旅游
外围县域
157.2
180
—0.5%
农业、生态屏障、特色产业
(1)、该城市( )A、人口密度逐渐减小 B、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C、城市化率有所提高 D、内部空间结构稳定(2)、近五年人口增长率反映出( )A、核心区公共服务过剩,人口增长最慢 B、近郊区产业多元发展,人口增长最快 C、远郊区经济发展快速,人口增长最快 D、外围县域农业比重高,人口增长缓慢(3)、该城市的地铁延伸工程( )A、导致核心区的人口密度骤降 B、吸引年轻群体沿地铁线轴向集聚 C、降低核心区人口老龄化水平 D、促使外围县域农业用地面积扩张 -
7、黄土潜蚀是指水流沿着黄土层中的孔洞、裂隙运移,进行冲刷和溶蚀,形成黄土陷穴等地貌的地质作用。下图为黄土陷穴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潜蚀作用强烈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土体裂隙发育,径流易下渗②颗粒胶结度高,土壤易板结
③降水变率大,且多集中暴雨④位于板块边界,断裂带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与黄土潜蚀地貌形成地质作用相似的是( )A、雁荡火山 B、金沙碧水 C、江郎丹霞 D、溶洞仙境 -
8、下表为我国玉米消费结构,随着近年来玉米产销量的变化,玉米消费安全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安全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玉米主要消费结构
用途
饲料(约60%—65%)
畜禽饲料原料
工业(约25%—30%)
生产淀粉、酒精、赖氨酸、柠檬酸等
食用(约3%—5%)
直接食用或用于玉米粉、玉米油等食品加工
(1)、我国玉米产销量变化及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量趋于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B、产量快速增加种植面积增加 C、消费量持续减少工业消费减少 D、产量持续减少种植技术落后(2)、确保我国玉米消费安全的主要措施有( )①稳定种植面积②提升单产水平③降低饲料消费④减少食用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9、植物孢粉是推测地质时期植被及其相应气候的依据。非乔木与乔木花粉比ln(NAP/AP)数值越小,代表气候越湿润。下图为第四纪时期某地地质钻孔剖面非乔木与乔木花粉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时期( )A、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B、发生地质史上最大灭绝事件 C、藻类、海绵等生物开始出现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2)、图示时期,该地区( )A、112.7~63.3千年时期,气候趋于干旱 B、63.3~8.9千年时期,气候持续湿润 C、与孢粉带Ⅱ比较,孢粉带Ⅰ沉积物粒径较细 D、孢粉带Ⅲ形成期间,粒径沉积速率持续变快
-
10、负电价是指当电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时,为减少储能压力,发电企业在一定时段内主动以零价格甚至负的价格卖出电能。近年来,浙江省新能源装机总量占比超过50%,2025年1月中下旬,浙江省首次出现负电价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浙江省此次负电价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工业用电需求周期性减少②可再生能源年发电增量大
③跨省输送电通道建设完善④传统能源成本大幅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该省发电企业主动采用负电价出售电能的主要目的是( )A、合理配置闲置电力资源 B、拓展电力消费市场 C、降低发电企业储能成本 D、主动寻求转型升级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钦州湾位于广西北部湾海域顶端,分为内湾(茅尾海)和外湾,连接内湾与外湾的湾颈宽度最窄处只有约1km,内湾北部有钦江和茅岭江等河流汇入。2011年以来钦州湾因港口、工业和城镇建设需要,累积填海造地面积达40km2 , 造成钦州湾外湾面积萎缩严重。下图为钦州湾填海造陆概况和夏季盐度分布。
材料二 钦州港临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吸引了产业链中的不同类型企业入驻。Z公司为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镍系列产品出货量居全球第一。2021年起该公司与为印度尼西亚企业合作,参与红土镍矿的开采和冶炼,保障了国内新能源电池生产的原料供应,并巩固了国际新能源电池市场占有率。
(1)、从海洋资源利用角度,分析与内湾相比外湾填海造陆的优势。(2)、从径流和潮流角度,分析夏季内湾和外湾盐度差异大的原因。(3)、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钦州港在Z公司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中的作用。(4)、列举两种钦州湾的主要海洋灾害,并从地理位置和人类活动影响角度分析原因。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人口、城市分布区,境内有主要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三大水系。图1为河西走廊区域概况图,图2为三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图。
材料二 祁连山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山上冰川广布。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祁连山区呈现暖湿化趋势(气温和降水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0.36℃、9.94mm),但三大河流径流量出现不同增减趋势(见表)。
表为三大水系冰川分布及水文特征统计。
水系
河流径流量
(亿m3)
冰川面积
(km²)
冰川融水补给
比重(%)
径流量增减量
(亿m3/10年)
石羊河
9.87
39.94
6.1
-0.16
黑河
32.21
292.84
11.9
1.2
疏勒河
15.69
713.68
35.1
1.4
材料三 2000年1月,黑河流域管理局挂牌成立,负责黑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2001年8月起,张掖市向下游分水总下泄水量达到9.5亿立方米,用3年时间完成黑河分水任务,以满足下游居延海等区域的生态用水需求。黑河下游尾闾湖—居延海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已经实现连续20年未干涸。
(1)、该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指出该地区河流径流补给来源地,并列举两种主要补给类型。(2)、从补给类型和水循环角度分析石羊河径流量近年来减少的原因。(3)、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居延海连续20年未干涸的原因。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非是非洲地区最具经济实力的国家,其支柱产业有矿业和能源工业等。南非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矿业生产历史悠久,具有完备的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其中黄金和钻石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下图为南非略图。
材料二南非能源工业基础雄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资源,电力供应以煤电为主。近年来因发电和供电系统频发故障,经常出现大规模限电现象。目前,南非政府正在调整和优化能源政策,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其实现供电安全稳定并达成碳减排目标。
(1)、从生产角度,说明南非黄金和钻石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原因。(2)、结合材料,说出近年来南非能源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从气候角度,分析南非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原因。 -
14、下垫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下图为南京某观测站于2017年12月24日1:00、3:00和5:00监测的PM2.5、温度和3:00监测的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该时段南京处于微风环境。完成下面小题。(1)、上图中表示24日3:00的PM2.5和气温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①和⑥ B、②和④ C、②和⑤ D、③和⑤(2)、关于24日3:00相对湿度垂直变率最大的高度和原因正确的是( )A、600-700m气温快速下降 B、600-700m水汽垂直输送减弱 C、200-300m东南暖湿气流输入 D、200-300m下垫面水汽输入多
-
15、下图示意1980年-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湿地面积变化(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该时期湿地面积变化及成因,正确的是( )A、河流湿地增长面积最大 B、水田/盐田减少面积最大 C、湿地总面积持续减少 D、人工湿地转变为自然湿地(2)、沿海滩涂面积变化对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海洋灾害危害加剧 C、改善海水水质 D、海平面下降
-
16、下图为夏至日甲乙两地同一时刻的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示意图,太阳光线与杆子夹角α和β均为70°,当天该时刻后甲地杆影变短。完成下面小题。(1)、上图中甲地纬度和观测时间组合正确的是( )A、86.5°N、12:00 B、86.5°N、0:00 C、46.5°S、12:00 D、46.5°S、0:00(2)、此后三个月,与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ΔH)相符的是( )A、
B、
C、
D、
-
17、国际磷产品贸易网络由磷矿石、磷肥等加工产品和农产品内含磷的流动组成。下图为1990年-2020年我国进出口磷产品中的磷流变化图,2008年后出口东南亚和南亚的磷产品占总出口量的61.3%且保持相对稳定。完成下面小题。(1)、1990-2020年我国磷产品贸易特点表现为( )A、2000年前磷产品以出口为主 B、2006年后出口磷产品整体附加值提高 C、1990年以来进口农产品磷流呈下降趋势 D、1990年以来出口农产品磷流持续上升(2)、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磷产品出口贸易安全的是( )A、加大国际磷矿投资,保障原料供应 B、提升国内加工能力,增加产品供应 C、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市场多元化 D、加大科技投入,降低产品价格
-
18、下表为北京、河南、吉林、重庆四省(市)2023年的人口与经济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总数(万人)
土地面积(万km2)
GDP(亿元)
人均GDP(元)
甲
2339
18.74
13531
57739
乙
2186
1.64
43761
200278
丙
9815
16.7
59132
60073
丁
3191
8.24
30146
94147
(1)、甲、乙、丙、丁依次为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中部、东部、东北、西部 B、东北、东部、中部、西部 C、西部、东北、东部、中部 D、东北、东部、西部、中部(2)、与丙地相比,丁地人均GDP较高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丰富②人口总数较少③经济政策较好④劳动力素质较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在浅水区,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水流流速在上坡和下坡存在明显差异,而导致不同坡面侵蚀或沉积,使得沙波发生移动。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沙波坡度大小正确的说法是( )A、迎水面陡 B、背水面陡 C、①坡大于②坡 D、②坡大于④坡(2)、沙波移动方向与水流方向( )A、相同 B、相反 C、垂直向右 D、垂直向左
-
20、下图为某谷地地质剖面图,D1、D2分别形成于晚古生代泥盆纪早期和中期;Q1、Q2、Q3、Q4形成于第四纪的不同时期、且年龄依次变小。由于岩性和气候环境相似,河谷两侧同一岩层地貌面被剥蚀速度相当。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断层F形成时间最可能为( )A、晚于Q4 B、早于Q1 C、Q2和Q3之间 D、Q3和Q4之间(2)、该地缺少中生代地层,其原因最可能是由于中生代时期( )A、岩浆活动剧烈 B、气候寒冷干燥 C、断裂下陷显著 D、外力剥蚀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