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传统农业在田间管理中,认为田间土壤、作物的特性是均一的,采用统一的施肥时间、施肥量;精细农业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农作物生长变化的一种田间管理手段。下图示意精细农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三链耦合”。完成下面小题。(1)、与传统农业相比,精细农业田间管理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丰富 B、农业基础完善 C、3S技术发展 D、种植技术成熟(2)、现代农业“三链耦合”的实现,主要促进我国( )A、农业可持续发展 B、城乡差距缩小 C、粮食安全保障 D、产业结构优化(3)、推测精细农业促进现代农业“三链耦合”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科技 C、政策 D、物流
-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1)、如果从我国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会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这种变化的原因是?(2)、如果从我国北京向西一直旅行到乌鲁木齐,会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这种变化的原因是?(3)、我国自然植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上分布有呈带状的落叶阔叶林,反映了什么现象?原因是?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分别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左图)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右图)。
(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2)、B风带名称为 , 其风向为风。(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左图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20中(填“甲”或“乙”)图所示,此时南亚地区的风向为。(4)、右图中西南季风的成因是。(5)、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为。 -
4、下图示意某条河流的手绘图,据此回答问题。(1)、从图中地貌形态来看,A河流地貌为 , 多位于;C河流地貌为 , 多位于;形成这类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为。(2)、B河流地貌中甲、乙两处适合建港口的是 , 原因是。(3)、河流上游M处地貌类型为 , 其地貌典型特点是。(4)、与河流上游相比,指出C地貌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特征,并说明原因。
-
5、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以上地区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热量(2)、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干 B、气候变暖 C、温差增大 D、光照减弱
-
6、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环节。由于某些原因,环节②增加,则环节①(增加、减少)(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林。(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因为该坡属于(阳坡、阴坡) -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冬或夏)半年。(2)、在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3)、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三部分组成,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序号),无风、少云、干暖出现在(序号)。(4)、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源于 ,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多发于季节。(5)、简述寒潮的主要危害
-
8、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下图示意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专题可能是研究( )A、城市建设 B、旱涝灾害 C、寒潮灾害 D、地震灾害(2)、如果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当地主要自然灾害及灾情状况,应增加的图层是( )
①大气污染②地形、地质③人口密度④民族构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9、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占世界黑土面积的12%,广阔肥沃的黑土地成就了东北大粮仓。近些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沃的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冬季寒冷,利于有机质积累 C、河网密布,微生物分解快 D、种植历史悠久,改良水平高(2)、影响黑土形成、变化的最活跃因素是( )A、气候 B、成土母质 C、生物 D、海拔(3)、黑土肥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人类破坏了( )A、有机层和腐殖质层 B、腐殖质层和淋溶层 C、淀积层和母岩层 D、淋溶层和淀积层
-
10、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比重位列全国第一,下图示意贵州省某地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演变顺序依次为( )A、孤峰—峰丛—峰林 B、峰丛—峰林—孤峰 C、孤峰—峰林—峰丛 D、峰丛—孤峰—峰林(2)、喀斯特地貌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种植业发展水平高②地表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
③地貌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④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1、下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2)、关于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盐度从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 C、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 D、密度大小主要受盐度的影响
-
12、“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这是一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大潮”。下图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图a)和日、地、月三者运动示意图(图b)。完成下面小题。(1)、图b中,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A、甲、乙位置 B、乙、丁位置 C、丁、丙位置 D、甲、丙位置(2)、若仅考虑潮差因素,图a中四个潮水站最不适合建潮汐发电站的是( )A、七堡 B、盐官 C、澉浦 D、乍浦
-
13、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一处比新疆魔鬼城面积更大,阵势更让人震撼的雅丹地貌,它就是——俄博梁雅丹地貌群。俄博梁分布着大面积的雅丹地貌,因为气候极为干旱而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雅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②地貌走向与风向垂直
③区域内地表物质较松散④地貌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同学们考察雅丹地貌时,应规避的风险主要有( )①缺水②风沙③山洪④低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4、大气受热状况会影响天气,天气变化反过来会影响大气受热过程。图1为宁德市连续两天的天气预报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根本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与11月6日相比,11月7日昼夜温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①增强④减弱 B、①减弱④增强 C、②增强③增强 D、②增强④减弱(3)、我国北方农民盛夏时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吸收太阳辐射,提高棚内的温度 B、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的蒸腾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产量 D、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的低温
-
1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生物及其对应的地质时代正确的是( )A、珊瑚—古生代 B、海绵—中生代 C、藻类—新生代 D、三叶虫—古生代(2)、图示生物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 B、海生脊椎动物 C、两栖类 D、爬行类动物(3)、古生代某一时期,地球陆地上遍布着大面积的“森林”。构成“森林”的植物大部分是( )A、海生藻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
16、阅读漫画,回答下面小题。(1)、若下图为该船舶的航行线路图,此时,该船到达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若船舶的载重量不变,吃水最深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3)、整个航程中,海洋表层温度最低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7、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2)、在耀斑强盛的时期,下列现象与其相关的是( )
①信鸽迷失方向②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③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④地球极端天气现象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8、2020年11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之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嫦娥五号”发射过程中依次穿过的地球大气层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日常生活中的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宇宙空间
-
19、北京时间2022年9月14日9时39分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震发生后,正在台湾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2)、关于地球内外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B、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C、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 D、水圈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我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非粮耕地化率同步增加,2019年其耕地非粮化率为52.28%,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下图示意2019年成都平原34个区县耕地非粮化率空间分布及2000—2019年该区域耕地非粮化率增量。
(1)、概括2000—2019年成都平原区县耕地非粮化率增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远高于西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3)、请从粮食安全角度,为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