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恩峡湾位于挪威西南沿海。受降水、蒸发、径流及海水输入等因素影响,湾内水体在垂直方向形成盐度分层,依次为表层(盐度<33‰)、中层(盐度33-35‰)和底层(盐度>35‰)。峡湾内外的盐度差异和盛行风影响水体运动,水体运动导致水温变化。图a为松恩峡湾位置和水体纵剖面示意图,b为松恩峡湾取样点不同月份水体盐度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冬季峡湾表层盐度随深度变化和缓,原因是冬季( )A、降水较多 B、冰雪融水少 C、蒸发较弱 D、暖流温度高(2)、取样点西侧中层水体由大洋流向峡湾,该水流的季节变化特征是( )A、夏季垂向交换强 B、冬季流速慢 C、夏季下沉深度小 D、冬季流量小(3)、推测取样点附近冬季峡湾水温由表层至底层的变化是( )A、先下降后基本不变 B、先升高后下降 C、先基本不变后下降 D、持续缓慢下降
-
2、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广布,第四纪冰川地貌发有。如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冰川槽谷(U型谷)横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据图可以推测该地( )A、持续构造抬升、冰川厚度大 B、间歇构造抬升、冰川厚度大 C、持续构造抬升、冰川长度大 D、间歇构造抬升、冰川长度大(2)、甲、乙、丙三处冰碛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3)、从成因上看,丙处基岩平台属于( )A、冰蚀谷底 B、河流阶地 C、冰斗冰坎 D、滑坡阶地
-
3、风是影响沙丘形态的关能因素。在准噶尔盆地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和西南部,受西风、西北风、东北风、南风等多种风的影响,广泛分布着某种形态的沙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种形态的沙丘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影响该种形态沙丘的局地风是( )A、西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南风
-
4、城市无人机低空空域飞行交通系统由航线、起降点和控制系统等组成。一级航线设置通常选择地面空旷的河流、绿廊等上空,起降点主要依据空域容量、连通性、干扰、用户分布等相关因素布局。图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无人机低空空域三级飞行交通系统构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中心城区一级航线沿河流上空设置的主导因素是( )
①交通流量 ②飞行安全 ③指挥控制 ④运输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无人机起降点布局对其周边区域的积极作用是( )A、减少交通拥堵 B、降低噪声污染 C、增加人口密度 D、提高物流速度 -
5、加密造林指在已经存在树木的区域增加株数。某类植被分布区的加密造林潜力与该区内的植被覆盖度和裸地覆盖度关系密切。如图示意青藏高原各类植被分布区内的植被覆盖度和裸地覆盖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断图中甲、乙、丙、丁植被类型分别是( )A、针叶林、阔叶林、荒漠、草原 B、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 C、针叶林、阔叶林、草原、荒漠 D、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2)、与阔叶林分布区相比,针叶林分布区适宜加密造林的原因可能是( )
①占地面积大 ②生物多样性低 ③分层较简单 ④植被覆盖度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冷水性额河螯虾体型大且肉质鲜美,在本地环境下需冬眠。2023年该地区吉木乃县试行“北繁南养”模式,5月在吉木乃县种苗繁育,10月把虾苗运往山东、浙江等地越冬养殖,次年5月捕捞上市。随着“南养”试验成功,吉木乃县将额河螯虾产业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增长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选择在10月将虾苗“南养”的主要原因是( )A、幼苗耐长途运输,临近消费市场 B、较大的昼夜温差,提高产品品质 C、适宜的水体温度,缩短养殖周期 D、良好的水质条件,保证食品安全(2)、额河螯虾“北繁南养”模式主要体现了( )A、产业梯度转移 B、产业融合发展 C、区域产业集聚 D、区域产业合作
-
7、随着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人口迁移对一个地区人口总量变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全国人口迁移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如表显示2023年海南、贵州、辽宁和安徽四省份总人口(常住人口)、人口变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省份
常住人口/万人
与上一年比人口变化/万人
出生人口/万人
死亡人口/万人
海南
1043
16
9.6
6.7
贵州
3865
9
41.1
30.0
辽宁
4182
-15
17.0
40.6
安徽
6121
-6
39.5
52.4
(1)、表中各省份人口变化表现为( )A、海南省总人口增长,人口净流出 B、贵州省总人口增长,人口净流入 C、辽宁省总人口减少,人口净流入 D、安徽省总人口减少,人口净流出(2)、为吸引外来人口,贵州省可采取的对策是( )①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③促进中小城镇发展 ④加强生育配套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形态万千,图左示意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的一段河流弯曲景观,图右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
(1)、判断图中实线河道与虚线河道发育的时间先后,并说明理由。(2)、若该河流继续自然发展,推测未来该处河道发育过程。(3)、指出该河流弯曲景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原因。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位置见图乙)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盐度极低,南部海水盐度明显高于东北部。亚速海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连通。图甲为某大洋表面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1)、指出图甲中③所表示的海水性质类型,并分析其在赤道与30°N附近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2)、简析亚速海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3)、分析亚速海南部海水盐度明显高于东北部的原因。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太阳能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沙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8.5%,荒无人烟,但此处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光伏发电站。下面左图为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右图为共和县塔拉滩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读左图说明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2)、分析在共和县塔拉滩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3)、阿克苏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 -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或海浪)对区域的侵蚀或沉积,主要与其速度相关。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基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的砾石、砂砾、砂大小混杂分布的近岸平坦海床上,形成了典型的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的表层物质不再混杂分布,离岸由近及远,海底表层物质颗粒依次主要为砾石、砂砾、砂。图1为芝罘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
图1
图2
(1)、在图2中绘制海水运动方向,并描述海床上“近岸凹槽”形成过程。(2)、推测该地“近岸凹槽”形成的主要季节(冬季或夏季),并阐述理由。(3)、说明“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区差异的形成原因。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吐鲁番位于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是中国主要的葡萄生产基地。每年11月份,果农们会在葡萄地里挖出一条条长沟,在葡萄藤上铺一层纱网后再掩埋,即埋墩。来年3月回暖时,再将葡萄藤挖出来,重新搭上葡萄架,也就是开墩。近年来,吐鲁番市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埋墩、开墩、采摘等环节取得了一定成效。图为机械化埋墩示意图。
(1)、指出吐鲁番果农在葡萄藤上铺纱网的主要作用。(2)、评价当地气温对葡萄生长的影响。(3)、分析吐鲁番市葡萄种植与管理过程中推广机械化的原因。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暑假期间组织了长江全线旅游研学活动,并拍摄了沿途不同地点的典型地貌景观。下图为该小组成员拍摄的地貌景观图。
(1)、④地山区景观中河谷横剖面大多呈“V”形,简析其原因。(2)、说出影响③景观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3)、指出形成①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并简述其地貌特征。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渤海位于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之间,属于我国的陆架浅海,平均深度18米,最大深度85米。若以平均深度来算,渤海还没有青海湖深。
材料二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且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渤海作为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
材料三下图示意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围。
(1)、分析渤海成为我国最容易结冰的海域的原因。(2)、说出渤海南部和北部海冰的分布面积差异,并推测其原因。(3)、简述海冰融化后对附近表层海水的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 -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涡沙丘(图左)是一种重要的风沙地貌类型,是风沙流在特定条件下遇到障碍物时在障碍物前堆积形成的,类似于新月形沙丘。沙丘表面气流和风沙流控制沙丘的形态演化过程和移动过程。图右为回涡沙丘不同地貌部位不同高度风速统计图。
(1)、请在下图中用“→”标出主导风向,并在沙丘上用“……”标出沙脊线。(2)、说出回涡沙丘不同地貌部位不同高度风速特征。(3)、指出回涡沙丘风沙流挟沙物质平均粒径最粗的地貌部位,并说明理由。 -
1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某沙漠内散布大量高大沙山(约20000km²)和湖泊(约20km²),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水面蒸发量约2000mm。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引起了科研小组的关注。
科研小组一研究发现:
相对于平坦沙地,沙山增强了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的强度;沙山表层0.3m以下为湿沙层;多次降水实验发现15mm的一次降水能下渗至0.3m深。假设“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如18mm的一次降水补给地下水3mm),则可根据每年超过15mm的降水场次及相应降水量(数据省略)计算出“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
科研小组一基于“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的推断,通过计算发现“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大于湖泊的年蒸发量(如下图示意);若忽略地下蒸发,当地降水足以维持湖泊水量的稳定。而科研小组二则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并猜测“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可能是通过深层大断裂获得的沙漠区域外水量。
(1)、科研小组一计算了“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和湖泊的年蒸发量(以m3计)。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2)、科研小组二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列出2条反对理由。(3)、为验证猜测,科研小组二计划选择湖泊的水温、水位、水化学成分等指标进行监测。针对其中任意2个指标,分别说明其选择依据。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考队员考察黄河的晋陕峡谷时发现,距今800万年前,东亚夏季风开始显著增强;此时,阴山、吕梁山也快速隆升,断层发育,形成大量碎屑物质。晋陕峡谷(图中虚线部分)以北甲处地层的河流沉积物来自附近的吕梁山,峡谷南北两侧的水系尚未贯通。距今130万年前,晋陕峡谷中部的分水岭在内外力作用下贯通,促进现代黄河水系基本形成(图1)。图2为晋陕峡谷以北甲处地层剖面及实地考察的地层剖面示意图。
(1)、与现代黄河相比,分析130万年以前(即晋陕峡谷未贯通前)黄河水系特点存在的差异。(2)、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后,说明当时晋陕峡谷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出现的变化。(3)、从自然要素变化角度,推测晋陕峡谷贯通的基本过程。(4)、指出进一步证明晋陕峡谷贯通还需要寻找的证据并说明理由。 -
18、日光温室外覆草苫,可在夜间实现有效保温。日光温室揭盖草苫的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左图我国北方某地日光温室结构,右图示意不同朝向的温室。完成下面小题。(1)、国庆至元旦期间,北方地区同一日光温室的最早揭草苫时间( )A、逐渐提前 B、逐渐延后 C、先提前再延后 D、先延后再提前(2)、与朝向正南的日光温室相比,朝向南偏西的日光温室( )
①最早揭草苫时间提前②最早揭草苫时间延后
③最晚盖草苫时间提前④最晚盖草苫时间延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是存在于对流层或平流层的强西风带,其中未能形成暴雨天气的低空急流称为空急流。研究发现,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对南疆暴雨有重要作用,南疆一半以上的大雨和暴雨日中都伴有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图1示意南疆地区暴雨过程,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向西推进至78°E,与翻越帕米尔高原的低空西风气流相遇。图2示意空急流过程,其是从图1发展而来的。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乙、丙两地的湿度情况分别是( )A、湿度高;湿度低 B、湿度低;湿度低 C、湿度低;湿度高 D、湿度高;湿度高(2)、结合材料和图示分析,暴雨过程中空气湿度最小的地区可能是南疆的( )A、东部 B、西部 C、北部 D、南部(3)、推测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对南疆暴雨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水汽条件 B、形成上升气流 C、促进逆温形成 D、利于气温降低
-
20、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呈现出短时段流动、农村人口占比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为主的特点,但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并不高。下图为东北地区流出人口在不同省份选择空间分布格局图(箭头粗细代表人数多少)。完成下面小题。(1)、与迁入华北、华东相比,东北人口迁入西南地区的迁移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离较远②文化相近③经济较差④气候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户籍落户政策吸引力小 B、地区人文环境差异较大 C、人口流动管理政策严格 D、农村户籍所带来的福利(3)、推测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整合 B、加重东北年轻人抚养比 C、有效完善当地基础设施 D、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