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这反映法律(     )
    A、是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B、所有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C、为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的环境 D、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
  • 2、一些不法分子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AI换脸”将他人的脸替换到其他视频或图像中,以此牟取私利。“AI换脸”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隐私权 B、肖像权 C、财产权 D、荣誉权
  • 3、充电宝是旅行中的常用物品。一些不法分子将植入木马程序的充电宝免费给路人扫码使用,以盗取个人信息。面对“免费充电宝”,我们应该(     )
    A、不问来历,直接扫码使用 B、立即报警,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C、盲目从众,跟随他人选择 D、保持警惕,谨防个人隐私被侵犯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对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①某夫妇决定为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②李某在某金店试戴一款首饰后,商家强行要求其购买——自愿原则

    ③某快递公司以不招女性为由拒绝小美参与求职应聘——诚信原则

    ④某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规定本市企业有优先权——绿色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某科技网络公司为谋取利益,使用人工智能软件自动生成虚假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编造、发布谣言,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对该公司的负责人进行处罚。这说明(     )

    ①法律通过建立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和谐

    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法律为我们创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④法律保障公民的所有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踏上新征程。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说明(     )

    ①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国家努力健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③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我国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加,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青少年应该(     )

    ①学习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②学会保护知识产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健全制度,建立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④加强执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下列行为中,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权的有(     )

    ①李某借了同学的课外书拒不归还

    ②张某强行向低年级同学收取“保护费”

    ③王某将李某家丢失的牛牵回家占为己有

    ④相关部门对偷逃税款的某私营企业主进行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出台的《快递电子运单》(GB/T41833-2022)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肖像权不受侵犯 B、生命权不受侵犯 C、隐私权不受侵犯 D、财产权不受侵犯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公民(     )
    A、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B、培养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 C、遇到侵害能够正当防卫 D、见义智为地应对违法犯罪
  • 11、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这一规定表明法律(     )

    ①规范成员行为,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②保护公共利益,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制裁违法犯罪,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④促进社会发展,是评判行为的唯一准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3、《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从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到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再到制定修订20多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截至2024年7月,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可见(     )
    A、我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立法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C、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 D、只要有了法律就能保护生态环境
  • 14、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
  •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民法典。(     )
  • 16、个人可以先行使权利,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
  • 17、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立法。(     )
  • 18、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希腊国事访问期间,同希腊领导人共同倡导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希腊的雅典大学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他指出,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中希文明……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一定能够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同住地球村,我们有机会和途径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与情感。徐悲鸿是中国著名画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他主张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良,提倡把西方的绘画技法融入中国画,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绘画风格。西方艺术家在挣脱传统古典主义绘画技法、构图、透视等束缚的过程中,也从东方艺术中汲取养分,形成了新的绘画风格。

    (2)依据这些现实事例,有人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文化将趋于融合,逐渐形成统一。请对这个观点进行辨析。
  • 20、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基础是(     )
    A、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