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中关于刑罚种类的划分,(1)和(2)两个空白处分别为( )A、拘留、罚款 B、拘役、罚款 C、拘留、罚金 D、拘役、罚金
-
2、2024年3月26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贵州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建琨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周建琨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下对这一案件理解正确的是( )A、官员知法犯法应从重处罚 B、触犯刑法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C、犯罪的必然后果是受刑罚处罚 D、道德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
3、2024年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做出重审一审判决。下列对判决书解读准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①被告人余华英已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②拐卖儿童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有期徒刑和剥夺政治权利是主刑,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梁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5日拘留;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犯罪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5、小红学习了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后,自制了学习笔记,下面是部分内容,其中空缺的内容应填( )A、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一般违法行为 B、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一般违法行为 C、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D、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民事违法行为
-
6、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①某市民谎报警情,谎报有火灾,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
②王某闯红灯触犯《交通法》
③某明星吸毒被处拘留
④李某抢劫1元被处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7、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
①某村民在网上辱骂某村民,被判赔礼道歉
②小王公司不按合同规定发货给小李公司
③张某捡钱不还,触犯《民法典》
④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其行为触犯《民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8、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又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和决定人们行为底线的是( )A、国家法律 B、社会公德 C、规章制度 D、国家政策
-
9、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将于2025年1月1日期开始实施。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告诉我们( )
①所有规则都需要频繁地调整和完善
②规则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在候车室内,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影响周围人休息,大家告诉他,公共场所打电话要小点声,他说“打电话是我的自由”。对于自由与规则,以下同学讨论正确的是( )
①小江:是矛盾的,只要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可谈
②小乐:不矛盾,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只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③小强:不矛盾,社会规则是人民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小丽:不矛盾,自由与规则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1、在生活中,有很多调整我们行为的规则。下列三幅图片所对应的规则分别属于( )A、①法律②纪律③道德 B、①道德②纪律③法律 C、①纪律②法律③道德 D、①法律②道德③纪律
-
12、以下三则材料你能总结出的道理是( )
材料一:过马路时,人们往往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等规则有序通行
材料二: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材料三: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良性运行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有了规则就能杜绝混乱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场景与社会秩序种类对应正确的是( )
①纺纱工人按操作流程工作--交通秩序
②人们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
③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生产秩序
④火车站安检人员对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指挥灯;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等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5、网络正能量的传递不是一阵风、一场雨,需要持续发力!传播网络正能量,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行为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①小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②小刚通过网络随手转发一则来源不明的募捐信息
③小雨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
④小强向网管部门举报某微博的不当言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6、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问题,有60%多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告诉我们青少年要( )A、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以减少网络违法犯罪 B、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C、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要远离网络 D、青少年要开展清网行动,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
17、2024年8月9日,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执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以“网络执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旨在深入交流,凝集力量,不断提高网络执法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此论坛的召开( )
①促进网络平台健康发展 ②迅速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③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 ④根除网络侵害权益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18、近年来,网民通过“政府直通车”“网络政府”等途径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举报违法排污等危害社会的行为。这表明( )
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政府应完全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③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网络扩大了公民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19、以下属于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是( )A、某村书记变身网络主播,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B、小明在博物馆通过5G-AR技术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C、小明在政府网站留言,建议有关部门增加新能源充电桩 D、小王利用数字技术,为顾客提供了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
20、在议题学习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使用网络的经历。
小刚:利用网络查找到了很多学习资料
小雨:通过网络与在广东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距离不再是难题”
小林:在网上购买运动会表演服装,非常方便
根据以上经历,你认为这次议题的主题是( )
A、网络改变人际关系 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C、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D、网络创造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