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
密度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
0.98
0.95
0.94
0.91
0.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00 mL 16%的硫酸溶液中含有溶质多少克?(3)、取100g 28%的氨水配制成4%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操作 A 中砝码的总质量为15 g,游码指示质量为4g,实验时读数为19g,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g。(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该用继续滴加水。(3)、操作D 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4)、配制溶液时,若其他操作都正确,则如图B的操作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 -
3、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不同温度下A 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 A 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 A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
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0%的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称量氯化钠前,游码没有拨回零刻度处就调节天平平衡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⑥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几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⑥ -
5、如表列出了硝酸钾与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1)、60 ℃时,在装有150 g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取25g氯化钠晶体加入70 g水中,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20g水,析出的固体质量为。 -
6、有 100 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g;(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g;(3)、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应加入的溶液质量为g。
-
7、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50g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 B、5% C、10% D、20%
-
8、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步骤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4→(用序号与箭头表示)→3。(2)、若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3)、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填序号)。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试剂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
9、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甲醛溶液给种子消毒,下列模型能正确表示该甲醛溶液的是 ( )A、
B、
C、
D、
-
10、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下。
(1)、“快速晾干筷子,表面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的方法结晶的。(2)、制作棒棒糖时,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稍搅拌,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可能是。(3)、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后,成功制得棒棒糖。若要制得晶体更大的棒棒糖,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
11、如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60℃时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如果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硝酸钾,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用(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硝酸钾。 -
12、下列有关溶液结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某饱和溶液的温度,可能会有晶体析出 B、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不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C、降低某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D、恒温下蒸发少量某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
13、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是实验室模拟海水淡化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蒸馏过程中大试管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蒸发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体积变大 C、延长小试管中的导管可使冷凝效果更好 D、小试管中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
14、盐场中经过长时间日晒往往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盐花”属于粗盐,如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①④② B、图甲中三次使用玻璃棒的目的均不同 C、蒸发结晶得到的精盐属于混合物 D、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乙中的④ -
15、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浪可以进行发电 B、海洋是世界上食品的重要来源地 C、可燃冰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极小,可以肆意开采 D、海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
16、小吴同学在做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时,为了获得硫酸铜大晶体,采取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下列选项中有关的做法和现象错误的是( )

实验步骤
1.制备热饱和硫酸铜溶液
2.小晶体的选取制作
3.结晶
A、选择热饱和硫酸铜溶液比用冷饱和硫酸铜溶液效果好 B、选择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对小晶体的生长有利 C、小晶体长大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变为无色 D、重复几次图中实验步骤,晶体会越长越大 -
17、某班分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步骤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Ⅲ、Ⅳ、Ⅴ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该仪器在操作Ⅳ中的作用是。(2)、某同学过滤后发现滤液依然浑浊,除滤纸可能破损外,请你写出一种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3)、操作V容易造成液滴飞溅。为防止飞溅,应采取的措施是;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 , 利用蒸发剩余水分。(4)、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环节会导致产率偏低或偏高?(写出两条即可)。 -
18、《周礼》中记载,我国很早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
19、在“粗盐的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A B、B C、C D、D -
20、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1)、蒸馏法是一种海水淡化方法,它是利用各物质的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2)、如图所示是膜分离法淡化海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 C、膜分离法只能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3)、膜分离法相对于蒸馏法的优势是(写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