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立星系运动模型。

    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贴上一些圆形小纸片。

    ②在圆形小纸片上用笔做记号,记录相邻圆形小纸片的位置和距离。

    ③用打气筒持续地向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如图1-1-2 所示。

    为了形象地理解宇宙扩张学说,用一个贴有圆形小纸片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贴有小纸片的气球看成 , 圆形小纸片看成其中的。气球胀大时,任一纸片周围的其他小纸片都在。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 2、以下是人们认识宇宙的过程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照其提出的顺序进行排序:
    (2)、托勒密的“地心说”: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运转。
    (3)、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做圆周运动的。
  • 3、下列内容不属于古代人宇宙观的是  (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补天造人 C、上帝创造了宇宙 D、宇宙不断地膨胀和演化
  • 4、科学家在距地球31 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乙中的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____。
    A、“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超级地球”绕恒星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 5、2024 年 5月5日14时,太阳爆发了一次强耀斑,发出的电磁波以光速传向地球,其携带的高能质子在几十分钟至十几个小时后到达,影响航空通信、卫星运行等。
    (1)、太阳属于星,其产生的巨大能量来自(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若太阳耀斑爆发时产生的质子流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产生的电流方向为(填“A→B”或“B→A”)。

  • 6、我国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的某个清晨,在东方“天关”(金牛座的位置)附近突然出现了一颗“客星”,其“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司天监(当时的国家天文台)对这颗“天关客星”用肉眼连续观察了两年之久,直到看不见为止。19世纪,人们用望远镜发现在这个方向有一个“蟹状星云”。20世纪初发现这团星云在膨胀,由膨胀速率推算,公元1054年刚好是膨胀开始的时刻。阅读上述文字,你认为下列猜想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记录的“天关客星”可能是一次典型的“超新星爆发” B、“蟹状星云”爆发时抛射的物质,随后不断地扩散,最后形成孕育新一轮恒星的星云 C、“天关客星”爆发后可能会形成一种体积小、密度大的中子星 D、“蟹状星云”就是一颗恒星
  • 7、在认识世界时,我们经常用各种方法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事物或者规律。图中关于太阳一生的体积变化规律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 8、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图是 2019 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 9、太阳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地球上光与热的来源,正如人有生、老、病、死,太阳也有其诞生、走完生命周期和最终死亡的过程。请在图的圈中填入适当的名称表示恒星的演化过程(如红巨星、超新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

  • 10、请根据如图所示的恒星寿命与质量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2)、质量较大的恒星寿命(填“较长”或“较短”)。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根据图示分析它的寿命约为年。
  • 11、下列关于“星云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了“星云说”

    ②“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③太阳系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圆盘状的星云阶段、行星形成阶段、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④形成太阳系的行星的物质来源于同一个扁平的星云云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2、 图是“太阳系模式图”。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____。

    ①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②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③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各不相同

    ④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作为____。
    A、推论星云形成的依据 B、推论太阳形成的依据 C、推论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D、推论宇宙形成的依据
  • 13、请选择图甲中的 A、B、C、D回答下列问题:(图甲是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美国生物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


    (1)、图乙所示实验证明了图甲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阶段。
    (2)、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证明了图甲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阶段。
  • 14、图为生命起源与进化时间轴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始生命早期无细胞核 B、细菌的出现早于真核生物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具有维管束,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被子植物的适应性更强,是当今最繁盛的植物类群
  • 15、下列哪一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 ( )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B、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繁殖功能的个体 C、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D、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
  • 16、在抢救大出血和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输入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这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为0.9%。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可取的是(   )
    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 17、证据和逻辑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依据“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实验结果,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
    A、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B、原始地球条件下,简单无机物可以生成简单有机物 C、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生命 D、非生命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 18、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距今大约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8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C、距今约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约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开始繁盛
  • 19、有人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可信,他们的依据是(   )
    A、陨石中发现了并非来自地球的有机物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米勒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D、在别的星球上已发现了生命
  • 20、如图是美国生物学家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是否可以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产生。
    (2)、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装置中的b气体用于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a电火花模拟闪电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3)、实验结束后,测得c中含有、有机酸和尿素等多种有机物。
    (4)、米勒的这一实验结果为生命起源的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