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医学上,头发密度是指头发覆盖区域内单位面积头发的数量。某科研人员为研究头发密度,选择 76 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将头发覆盖区划分为顶部、枕部和左右两侧四个区域,分别在四个区域内随机取相同面积进行测量,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表一:不同年龄段的头发密度
年龄段/岁
人数/人
头发密度/(根/cm2)
18~29
24
142~150
30~39
18
136~145
40~49
17
129~137
50~60
17
125~132
表二:不同部位的头发密度
部位
头发密度/(根/cm2)
顶部
167
枕部
156
左侧
119
右侧
118
(1)、测量头发密度时,把志愿者的头发剪短,然后用皮肤镜轻压测量部位,再拍照取样,并用电脑打开照片,如图所示。推测皮肤镜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2)、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3)、表二是某位志愿者不同部位的头发密度,分析该志愿者所处的年龄段,请说明理由:。 -
2、丹山赤水是位于宁波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的风景名胜区,村中有很多柿子树。每当晚秋时节,村庄内外,山坡上下,红柿挂满枝头,像悬挂着无数的小红灯笼。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等功效。小科发现买来的柿子没熟透,还是青色的,一段时间后柿子就会从未成熟的青色变成红色。怎么能让柿子快点成熟呢?他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实验:选取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程度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柿子70个,分成7组,分别置于不透光的盒内,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经过三天的时间,发现情况如表所示。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温度/℃
17
20
23
26
29
32
35
颜色
青色
青黄色
偏黄
有点红
泛橙红
偏红
红色
软硬程度
硬
硬
偏硬
有点硬
有点软
偏软
很软
查阅资料:柿子越红越软就越熟。
(1)、小科是研究因素对柿子成熟的影响。(2)、得出的实验结论:。(3)、实验中选取的是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程度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柿子,这样做的好处是。 -
3、秸秆还田是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实践时发现,还田的秸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降解,会降低新作物种子的出苗率。查阅资料发现秸秆降解菌(这里简称为降解菌A和降解菌B)对水稻秸秆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为了研究温度以及单独使用一种降解菌和等量混合使用两种降解菌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实验观察周期为10天,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有浓度相同的降解菌A、B培养液、酒精、蒸馏水、水稻秸秆、天平、锥形瓶和若干恒温箱等。(1)、实验前要先用75%酒精浸泡水稻秸秆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其目的是。(2)、实验步骤设计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分别称取 20g 已杀菌的水稻秸秆,装在三个无菌的锥形瓶中,标为甲、乙、丙。
②在甲、乙、丙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 mL降解菌A培养液、100 mL降解菌B培养液、。
③将三个锥形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定温度为10℃,。
④改变恒温培养箱的温度为20℃、30℃,重复上述实验,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⑤通过比较分析 , 得出温度和使用不同降解菌的方法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溃疡容易导致胃癌。研究者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按下表进行处理,以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的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柱状图所示。

处理方式
1组
2组
3 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否
否
是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否
是
是
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直接注入胃中。
(1)、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2)、从该研究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填“有关”或“无关”)。(3)、实验中2组和3组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填“抑制”或“加强”)作用。(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是(写出一点)。 -
5、黄樟素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樟木气味。①小科认为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A、B两组老鼠,A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B组喂食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 B、B组是实验组,A组是对照组 C、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假设成立 D、A、B两组的老鼠需大小、数量和健康状况等都相同
-
6、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呼出气体进行科学探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②“实验发现呼出的气体中是存在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④对着干冷的玻璃片进行呼气,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⑤“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2)、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 -
7、小明想探究头发的数量的影响因素。下列实验环节中,属于进行实验的是( )A、选择不同年龄段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B、将头发覆盖区划分为四个等面积的区域 C、测量四个区域内头发的数量 D、得出“头发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的结论
-
8、如表所示为小科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其中属于作出猜想或假设的是 ( )
选项
探究过程
A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呢
B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入蚂蚁进行探究
D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 B、B C、C D、D -
9、实验室中有两瓶试剂,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石灰水,因失去标签而无法区分。小海建议:将两瓶液体各取少许分别倒入两支试管中,用吸管向液体中吹气进行区分。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作出猜想或假设 B、制订计划 C、进行实验 D、作出猜想或假设
-
10、嘉嘉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遇到一系列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视野中有污物出现。污物究竟在哪里?于是嘉嘉设计探究方案,并画出了如图丁所示的思维导图。请将“?”处补充完整:。(2)、污物排除后,视野中又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这是由于制作装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3)、上述两个问题解决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嘉嘉看到如图丙所示的四个不同视野,四个视野正确的排序是(填字母)。 -
11、某校的同学们学习了细胞的内容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制作植物细胞模型的活动。(1)、〔方案讨论〕要和动物细胞区分开,需要突出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写出一种)。
〔制作要求〕①科学、准确,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齐全,且位置、形状、大小比例适当;②材料选择现成的,或容易塑造成所需形状的,要无害、经济;③立体感要强;④制作精细、美观。
(2)、〔材料选择〕小青组:制作细胞壁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硬纸板。根据结构功能观,她们应选择 , 原因是。可以选用(写出一种)作细胞核,原因是(3)、〔制作过程〕组内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展示评价〕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小组的同学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请你任选一个,参考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点评(“优点”和“改进建议”各写一点)。

作品组别
优点
改进建议
-
12、如图所示为两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图甲是植物细胞,图乙是动物细胞 B、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图甲中的⑦是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烟草细胞中对人有害的尼古丁主要存在于⑤中 -
13、伞藻是一类大型单细胞水生绿藻,分为伞帽、伞柄、假根三部分,其中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如图所示为伞藻嫁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将伞柄相互嫁接后,伞藻a和伞藻b的伞帽形状均未发生变化 B、伞藻a被嫁接上伞藻b的伞柄后,伞帽会长成伞藻b的形状 C、如果将伞藻a假根内的细胞核替换成伞藻b的细胞核,那么伞帽将会长成伞藻b的形状 D、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
14、如图所示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及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视野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2)、产生图甲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3)、如图乙所示的视野中出现了明显的气泡,这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请写出规范的操作方法:。(4)、如图丙所示的视野是在图乙所示视野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显微镜获得的。由图乙到图丙的操作要点:①;② ;③调节遮光器换用 , 使视野明亮柔和;④调节使物像清晰。 -
15、小金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时,牙签平贴在口腔内壁,沿(填“同一方向”“上下来回”)轻刮几下。(2)、在正确操作显微镜后,视野中找不到细胞,原因可能是(多选,填序号)。
①未在口腔内壁上刮取细胞 ②刮取的细胞太少了
③刮取细胞后,涂抹不均匀 ④未染色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种动物细胞的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
16、下面是小柯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柯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小柯的实验设计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2)、小柯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物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时,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3)、解决问题后,小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视野,若要进一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转动物镜转换器 ②向左移动装片
③向右移动装片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____(填字母)。A、便于放置 B、能让光透过 C、易于染色 -
17、某同学同时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先在两张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了1滴无色液体,由于没有编号,导致两种液体刚好滴反了。此时用显微镜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大小相比,应(填“更大”“更小”或“不变”)。再观察到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与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大小相比,应(填“更大”“更小”或“不变”),主要原因是。
-
18、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萌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则她在制作装片时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操作是 ( )A、刮取 B、涂抹 C、盖片 D、染色
-
19、在使用下列生物材料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用于观察时,需要进行染色的是( )A、叶片的横切面 B、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C、西红柿的果肉 D、人的口腔内侧壁刮取物
-
20、上科学课时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用显微镜观察。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带字母的图像。
(1)、如图甲所示为小明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想把字母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往____(填字母,下同)移动。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2)、如图乙所示为小西在同一台显微镜下看同一个玻片时观察到的物像。则从图甲到图乙的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d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d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A、①③⑤ B、③①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3)、为了认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某同学做了一个玻片进行观察,如图丙表示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当把目镜改为15×时,请在图丁圆圈中画出此时显微镜下的视野。(4)、由于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其实他们观察的字母是____。A、p B、q C、d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