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三角形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
2、图中,钟面的指针是9点,请画出指针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3、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3)、实验时,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透镜上,遮住了一部分透镜,则光屏上的像是____(填字母)。A、苍蝇放大的像 B、苍蝇缩小的像 C、蜡烛的像,但一部分没了 D、整支蜡烛的像,稍微变暗了些 -
4、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增大激光笔与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的现象,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5、小明学了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①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选填 “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实验数据,上述待测材料隔音性能最差的是;(3)、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可以作出一个推测:表面的材料隔音性能较好。(选填“平整光滑”或“粗糙多孔”) -
6、如图是小科“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板竖立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1)、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需在(填“较暗”、“较亮”)环境中实验;(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科学方法是:;(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在摆放透明玻璃板的过程中,小科不小心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此时像的位置是否变化并说明理由:。 -
7、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学习】制作模型前、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物距(u),像距(v)应该满足f<v<2f,胶片上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2)、【制作】小组同学利用A4卡纸、半透明纸和凸透镜制作出简易相机模型,组内同学进行测试时,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有时模糊、小组讨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
请你指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
(3)、【评价】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设计的量规,将表格补充完整。自制照相机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完善 ①能调节像距,
成像清晰②不能调节像距,
成像清晰③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较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 外形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且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较美观 无固定的外形,不美观 (4)、【改进】小组同学根据“功能完善”评价指标,认为照相机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组内同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
8、芯片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其原理如下: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有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膜,经过凸透镜照射下面的硅片,会使硅片上出现清晰缩小的电路图案,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会出现相应的电路图案。
(1)、紫外线属于(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2)、下列关于光刻机工作过程中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A、在硅片上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C、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D、缩图透镜为凸透镜,对入射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
9、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向下拨动钢尺,可以听到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选填“整把钢尺”或“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而发出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目的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的关系; -
10、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 入射角等于。

-
11、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这种波(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12、生活处处有物理,如图,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晚上开车时,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反射(选填“漫”或“镜面”),当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 (选填“干燥”或“潮湿”)的路面更暗。

-
13、在研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按以下步骤做试验:将A手机悬挂在密封瓶内,如图所示,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可以看到A手机来电显示出B手机的号码,并且听到了A手机发出的响铃信号音.接着将密封瓶内的空气抽出,如果这时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你认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听不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看不到B手机的号码 B、听不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能看到B手机的号码 C、能听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看不到B手机的号码 D、能听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能看到B手机的号码 -
14、为了研究蚂蚁的结构,小伟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观察时,蚂蚁应位于放大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C、可以用光屏承接蚂蚁经放大镜后成的像 D、图中将放大镜适当地靠近蚂蚁,成的像将变小 -
15、皮鞋擦过鞋油后,再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会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的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
1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 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引起的
-
17、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18、如图所示是宁波网红景点的照片,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红杉树的树影
B、日湖中的锦鲤
C、广场里的灯光秀
D、红杉林的倒影
-
19、室温下,取10克纯碱样品(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加水完全溶解制成120克溶液,逐次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CaCl2的质量/克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克
138.0
156.0
m
192.0
212.0
232.0
(1)、第次反应CaCl2的量是过量的。(2)、)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求第4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20、一瓶混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100g。欲知溶液中硫酸的质量,现将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加入该混合液中,生成的沉淀如图甲所示。
(1)、求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2)、为多少?(请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3)、在图乙中画出反应过程中溶液中镁元素的质量随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曲线,并在坐标轴上标出相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