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 NaOH
C、测 NaOH 溶液的 pH
D、加入大理石
-
2、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年代久远的文物,如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这表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
3、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进行科学处置。金属易拉罐属于( )A、可回收垃圾
B、其它垃圾
C、有害垃圾
D、厨余垃圾
-
4、完成符合条件的光路图。(1)、如图所示,画出光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如图,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一侧。在图中画出S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5、如图所示,某人看到水池A处有一条鱼,而鱼的实际位置在B处,请画出人眼看到鱼的完整光路图。

-
6、小科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甲所示,该现象为全反射。小科查阅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i/°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γ/°
0
15.2
30.9
48.6
74.6
81
90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2)、由表格数据可知,图乙中能反映上述实验中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的是图线(选填“a”或“b”),理由是。(3)、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原因是折射角(选填“>”“=”或“<”)入射角。(4)、利用这个原理,工程师制造出了光纤,结合题目信息写出光纤的优点:。 -
7、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 m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如图1),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使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已知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若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使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然后在甲、乙之间加温,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8、教室的窗户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玻璃板
20.2
20.8
21.1
20.5
20.7
20.9
20.7
双层玻璃板
19.9
20.3
20.1
20.2
19.9
20.2
20.1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
9、学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一个项目为自制民族乐器——排箫。以下是自制排箫的资料卡:
自制排箫资料卡
资料一:排箫是由若干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图甲)。演奏时,用嘴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声音的频率与管长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资料二:音级、音区与频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音级 不同音区的频率/Hz 低音区 中音区 高音区 Do 262 523 1046 Re 294 587 1175 Mi 330 659 1218 Fa 349 698 1397 So 392 784 1568 La 440 880 1760 Si 494 988 1976 
小组同学选择若干根长为20cm的吸管,用剪刀剪裁后,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横向连接制得“排箫”(如上图丙)。
(1)、演奏时,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吹竹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而产生的.(2)、根据图乙可知,声音的音调与管长的关系是;(3)、自制排箫的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该小组制作的拜鼎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等级: , 理由。
自制“排箫”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音区数量
能吹奏出3个完整的音区
能吹奏出1-2个完整的音区
不能吹奏出完整的音区
-
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柯进行了如下操作:把一块薄玻璃板放在水平放置的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 放置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与之完全相同的蜡烛B(不点燃),竖立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 和点燃的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2)、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移动(选填“向上”“向下”或“不”)。(3)、小柯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通过改变光屏(图中黑色长方形)的位置,人眼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从而达到探究目的。其中哪个方案可行?并说明理由。。
(4)、小柯按照如图甲所示测出来蜡烛和像的位置以及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后,让蜡烛以1cm/s的速度在桌面上沿着平面镜向右水平直线移动,像相对于蜡烛的速度是cm/s;(5)、如图丙所示,若沿中线ON将EF右半边F侧用白纸遮住,不移动蜡烛的位置,则EF左半边E侧中蜡烛的成像情况为____。A、不能成像 B、能成与原来完全相同的实像 C、能成与原来完全相同的虚像 D、能成像但像的大小为原来的一半 -
1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 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 P、Q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 翻折。
(1)、实验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保持。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方向射到镜面上 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线 OF,如图甲。接着将纸板Q 绕 ON 向后翻折,则纸板Q 上(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填“改变”或“不变”)。(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PQ沿F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的。(3)、如图乙,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P、Q整体倾斜,让光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Q上(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 -
12、在学习了光学知识后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红色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了A和B两个红点,其中红点A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人射光线MO绕着O沿(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雕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大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3、雨后晴朗的夜晚,月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月光在地面上发生反射,迎着月光走(如下图),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经地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所以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同理,背着月光走,(填“地面”或“水面”)较亮,月光在地面上发生的反射(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4、小红的爷爷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看到的鱼是光的所成的像(选填“折射”或“反射”),看到的白云是像(填“虚”或“实”)。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在鱼的视觉中,人的像比人实际身高(填“高”或“矮”)。
-
15、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小号演奏《我和我的祖国》,44名孩子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
(1)、小号的声音通过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2)、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 填声音的特性)不同;(3)、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这是通过来控制噪声污染;(4)、如下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几种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音调和甲一样的有 , 响度和甲不同的是。
-
16、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镜中小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自己镜中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她应将光源照向(填“衣领”或“平面镜”)。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如图所示,这时她(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
17、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右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 此现象叫光的。(2)、此实验说明白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 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请写出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一种即可) -
18、葱包烩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种传统名点,其制作方法是将油条和小葱裹在面饼内,在铁锅上压烤或油炸至春饼脆黄,配上甜面酱和辣酱。
(1)、制作完成的葱包烩十分美味,形成味觉的部位在。(2)、从盘子的各个方向均能看见盘里的食物,是因为光在葱包烩的表面发生了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
19、应用各种科学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中有关科学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模型法 B、乙图:借助水波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类比法 C、丙图:通过乒乓球弹开较大的幅度表示音叉较小的振动——转换法 D、丁图: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B蜡烛代替A蜡烛的像——转换法 -
20、如图所示为某一束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动,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 P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向右平移 B、平面镜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C、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D、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