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
橡皮条
橡皮条的宽度/cm
橡皮条的长度/cm
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m
1
a
0.50
20.00
10.10
2
b
0.50
30.00
8.20
3
c
1.00
20.00
14.00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2)、比较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宽度有关;(3)、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____.A、窄面长的 B、宽面长的 C、窄面短的 D、宽面短的 -
2、同学在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失去了标签,从实验老师处得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同学们认为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别,通过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实验,他们给这三瓶溶液重新贴上了标签。下面是他们设计和实施的两种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完成。(1)、方案一: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将三瓶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 B、C,各取少量进行实验,得到相关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请你判断B是溶液;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方案二:只选一种试剂进行鉴别(请补充实验步骤②).①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三种无色溶液;②;③观察现象;④得出结论。
实验内容
观察到的现象
A+B
有气泡产生
A+C
有白色沉淀生成
-
3、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丙球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甲球的动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乙、丙两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落地瞬间,乙球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球的速度。

-
4、小明研究氢氧化钙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实验(填写图中的序号)(2)、小明发现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没有观察到有明显现象,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入盐酸,若观察到 , 则证明二者发生反应.(3)、图乙表示实验③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种类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表示的离子是. -
5、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是硫酸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图中碱的化学式。(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
6、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7、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对这两种物质的鉴别及提纯问题,从微观离子层面能有效建立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1)、物质鉴别:鉴别精盐和纯碱两种物质,其本质是 、的鉴别。下列物质可以鉴别这两种离子的是____。A、白酒 B、米醋 C、纯净水 D、酱油(2)、分离提纯:精盐中混有少量纯碱,要重新得到精盐,小科设计的提纯方案是在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蒸发得固体.
①从微观层面分析,小科的提纯方案,其目的是为了除去。(填离子符号)
②同学认为小科方案不合理,请你对小科方案提出正确的修改意见.
-
8、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是;只具有势能的是.
A. 飞向篮筐的篮球;
B.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 绷紧的橡皮筋;
D. 安装在墙上的空调;
E. 正在着陆的火星探测器。 -
9、“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用这一方法来完成对Na2CO3性质的研究.
(1)、【宏观现象】在烧杯中先装入少量的Na2CO3粉末,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微观解释】我们可用如图的模型解释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则X代表的微粒为.(3)、【符号表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苏打 (Na2CO3 )常用于处理酸性废水。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废盐酸与苏打在试管中反应生成气体,推动小车前进.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车会向右运动 B、这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C、如果地面光滑小车将无法运动 D、用锌粒替换苏打小车也会运动 -
11、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代表溶质质量 B、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 C、O→P 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原溶液中 CuSO4和H2SO4质量相等 -
12、如图1 通过针筒改变密闭容器内压强(波纹状装置为水囊,作用是增大水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图2为pH值随气压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pH随气压增大而减小 B、当活塞吸气时,pH值变大,发生了反应② C、当气压小到一定程度时,瓶内pH值会大于7 D、将剩余的水换成NaOH时,CO2质量会减少 -
13、缓震鞋垫能够有效减轻跑步或走路过程中的震动,从而增加舒适感.为检验鞋垫的缓震性能,开展如图所示实验,将鸡蛋从一定高度掉落 (不计空气阻力),观察到鸡蛋被弹起,且没有破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的机械能不守恒 C、下落到最低点时,鞋垫的弹性势能最大,鸡蛋的机械能最小 D、从最低点上升到刚好离开鞋垫,鸡蛋的动能一直增大 -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物质 M 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物质M属于碱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
向溶液N 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N中可能有
A、A B、B C、C D、D -
15、为了解我市不同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化学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定了可吸入颗粒TSP (总悬浮颗粒物)、NO2、SO2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测定的季节中,TSP 的含量在三种污染物里是最高的 B、该地冬季里空气的质量最差 C、SO2和NO2易形成酸雨, 酸雨的pH=5.6 D、实验室可用碱液吸收处理SO2 -
16、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代表碳原子, “o”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
17、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置于装有适量水的杯子中,一起从甲处静止释放,杯子落地后乒乓球弹起经过乙,继续向上运动,最后到达丙。乒乓球处于乙点与甲点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
18、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滚摆,将滚摆从最高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到滚摆上下往复运动几次后最终静止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滚摆上升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滚摆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C、滚摆每次到达最高点的重力势能都比上次小 D、滚摆到达最低点时,若所有外力消失,它将保持静止 -
19、将2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皮肤上不慎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干燥洁净的纱布擦拭,再大量清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20、大豆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被农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玉米植株没有根瘤菌,施用下列化肥可达到同样效果的是 ( )A、KCl B、K2SO4 C、Ca3(PO4)2 D、(NH4)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