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 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 Fe(OH)3。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入药品后应关闭止水夹,等反应完后再打开止水夹 B、装置A 中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 C、H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和将 A 中的溶液压入 B中 D、Fe(OH)2|的白色絮状沉淀现象是在 A 装置中产生的 -
2、向一定质量AgNO3和 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NO3)2 C、若取 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3、如图为科学学习中老师为学生准备的一幅漫画,下列与漫画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1得到电子的能力比金属2强 B、该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 C、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不可能是 -
4、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速度降低一些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
5、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2CO3、H2SO4、HCl、NaNO3 B、NaOH、NaCl、MgCl2、FeCl3 C、HCl、AgNO3、HNO3、MgCl2 D、K2SO4、NaOH、BaCl2、HNO3
-
6、如图所示,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现象。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B、b处产生大量气泡 C、c处反应放热 D、d处溶液呈红色 -
7、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 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A、过量的 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C、过量的 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D、过量的 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
-
8、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仍有沉淀的是()A、FeCl3和KOH B、MgCl2和 AgNO3 C、Na2CO3和 CaCl2 D、Ba(NO3)2和K2CO3
-
9、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氢氧化钠用于造纸、制皂、精炼石油 C、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盐水清洗
-
10、下列操作中能使溶液的 pH 减小的是( )
①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硫②在水中加入生石灰③在稀硫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④向水中不断吹气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11、铁及铁的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锈钢能有效防锈是由于改变了铁合金的内部结构 B、只要接触了空气或水,铁就会生锈 C、铁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D、铁能制成各种餐具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12、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⑧钢。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⑤⑦ B、属于单质的有⑥⑦⑧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是②
-
13、如图,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
14、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 V/L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车轮个数
6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
1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当t=1s时,物体相对于地面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2)、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3)、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含义是 ,(4)、若9秒后撤去推力F,请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画到答题纸的图丙上。 -
16、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快递车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小北在街头亲眼看到了新闻中介绍的如图所示的无人快递车,出于好奇,小北上网查了其相关信息,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车长
2.5m
最高时速
50km/h
车宽
1m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
0.05m2
车高
1.7m
续航里程
100km
空车质量
1000kg
最大载重
500kg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2)、无人驾驶快递车满载、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无人驾驶快递车匀速行驶通过一座197.5m长的桥,小北从无人驾驶快递车刚上桥开始计时,到车完全通过该桥,测得共用时40秒 请计算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行驶速度。 -
17、我国某地使用“沉管法”建跨海隧道:用钢筋水泥等材料浇筑若干个中空管段,用隔墙封闭两端并使其漂浮在水中;用拖船牵引至指定位置,向管段中的水箱注水使其下沉(如图):对下沉的多个管段进行依次连接,拆除隔墙形成隧道。
(1)、拖运管段时,若速度为2km/h,拖运距离为3km,需要多少小时?(2)、管段隔墙设计需要考虑其下沉到海底时受到的压力大小。这一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8、“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自然现象,下图甲、乙是夏天炎热路面上形成此现象的图解。

资料1: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弯折;
资料2:一般情况下,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时,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
资料3:夏天,酷热的路面使得路面上方空气的温度升高,越靠近路面的空气越热,密度越小;
(1)、图甲中,你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2)、对图甲成因的解释:近路面空气比路上方空气温度高,密度小,远处物体射出的光进入密度不断 变小的空气时,发生连续折射,折射角会逐渐 , 进入人的眼睛,而人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擢 的,所以在人的前方会出现“海市蜃楼现象”;图丙是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据图甲的成因可推断近海面处空气的密度。 -
19、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A所示;
②缓缓抬起右端,让塑料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甲B所示;
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塑料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甲C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通过来判断钩码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若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重物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设此时测力计读数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f1;增大倾角后,仍然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该重物,拉力为F2 ,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f2 , 则f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f2。 -
20、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两次实验情景,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2)、在乙图中,小明保持压强计的橡皮膜到烧杯底部的高度不变。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之后,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充分搅拌(设液面高度不变),发现·再影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与原来相比增加了,小明设计此步骤想探究的问题是。(3)、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在以下几个实验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有____(填序号)。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之间关系 B、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乒乓球靠近正在振动的音叉,由乒乓球反弹反映音叉在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