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要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盐酸是否过量,不可行的是( )A、氧化铜 B、碳酸钠 C、镁 D、硝酸银
-
2、无除碍坡道为行走不便者提供了出行便利。为保障使用者安全,其坡度及坡面设计需符合一定规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部分无障碍坡道覆盖大理石(主要成分( 大理石表面的“防滑纹理”(如图)可由试剂腐蚀制得。下列试剂可行的是( )
A、氢氧化钙 B、氢氧化钠 C、稀盐酸 D、氯化钠 -
3、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雏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2
石灰水
A、A B、B C、C D、D -
4、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铁、铁锈、FeO B、氢氧化钠、烧碱、NaOH·、 C、氢氧化钙、消石灰、 Ca(OH)2、 D、氧化钙、.生石灰、CaO
-
5、小明发现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颗粒会很快变成了如图的“浆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氢氯化钠固体( )A、吸热熔化 B、吸水潮解 C、与CO反应 D、受热分解
-
6、湖州冬日山间美味当属冬笋,在冬笋生长初期,应施用复合肥或有机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以下施用的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CO3 B、Ca(H2PO4)2 C、KNO3 D、CO(NH2)2 -
7、国产“手撕钢”在世界领先的基础上再次突破极限,将厚度降到了0.015毫米!: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这是对国产“手撕钢”的称赞、“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主要利用了金属的( )A、硬度大 B、导热性 C、导电性 D、延展性
-
8、如图为《天工开物》中描述以竹为原料造纸的过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砍竹备料
B、
加碱蒸煮
C、
竹帘捞纸
D、
覆帘压纸
-
9、将12.9克 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52.1克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 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过程中溶液始终不饱和),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 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4
m
10
10
10
求:
(1)、表格中m的数值是;(2)、溶液中 Na2CO3在第次实验中已完全反应:(3)、 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4)、请计算第三次加入CaCl2溶液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6%的NaOH 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00g废水中含 CuSO4的质量为多少? (列式计算)(2)、废水中H2SO4的质量为多少?(列式计算) -
11、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 NaCl,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1)、【方案1】如图甲所示,取5.3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干燥管增重3g,计算 Na2CO3的质量分数。(2)、【方案2】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4.8g, 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3)、【拓展】请根据以上方案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以及结果,请分析评价甲方案相对于乙方案的优劣点(各写一点)。 -
12、化学小组参加“铅蓄废电池中硫酸回收”的研学项目,回收时需要测定电池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向装有50g废液的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利用pH计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并绘制成如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需要称量gNaOH固体, 溶解, 才能配制出80g10%的NaOH 溶液。(2)、请依据图像计算废液中 的质量分数。 -
13、室温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 100 克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2)、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
14、某同学在研究酸的性质时,发现硫酸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锌和硫酸反应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建立猜想】猜想一:与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猜想二: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
(1)、【实验方案】为了验证猜想一,需要选择下表中的实验①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序号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待测数据
①
5%
40
②
10%
20
③
10%
40
(2)、结合图中实验装置,表格中“待测数据”可以是。
【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温度越高,锌和硫酸反应的速度越大。
(3)、【实验反思】某同学发现反应时锥形瓶外壁发烫,并测得某次实验生成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请结合结论解释0-t1和t2-t3曲线走势不同的主要原因:。
-
15、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 溶液滴入 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 与 CuSO4反应会生产 Cu(OH)2 , 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 CuO。
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 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 Cu(OH)2和
(2)、【获取事实与证据】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正确。 -
16、小明看到妈妈用皮蛋粉制作皮蛋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1)、配制皮蛋粉:在妈妈的指导下,小明将“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提出问题】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生石灰、熟石灰与水混合后均能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多少不同。
【实验探究】常温下,将“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加入水中,测量固体加入前后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有固体形状、固体的量和。
(2)、【数据分析】根据数据比对,可知配料中的“石灰”为生石灰。浸鲜蛋: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称为浸出液,将新鲜鸭蛋放入其中浸泡即可。
①向皮蛋粉中加水,除生石灰与水化合反应生成熟石灰以外,还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浸出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表(不考虑生石灰中杂质的影响)
预测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浸出液中含碳酸钠
取少量浸出液加入试管,然后滴加足量稀盐酸
没有气泡生成
浸出液中不含碳酸钠
浸出液中含
有白色沉淀产生
浸出液中所含溶质与预测一致
③综合分析,确定皮蛋浸出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3)、皮蛋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妈妈告诉小明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涩味,该方法运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其微观实质是。 -
17、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科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所示实验。(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科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选填“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答题卷上的丙图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
18、小明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如图)。
(1)、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是。(2)、探究过程如下:【建立猜想】猜想一: 只有K2SO4; 猜想二: 有K2SO4和H2SO4; 猜想三: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
溶液中有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 猜想二正确
①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②对方案二的结论进行评价:。
【表达交流】
(3)、方案一中的 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 ) 。A、Mg B、CuO C、NaCl D、 -
19、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新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2)、已知铜粉不跟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性质差异”,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可用足量稀盐酸除去,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钡,小新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需要的物质是(写出化学式)。 -
20、小峰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
稀盐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1)、若将该花汁滴入苏打溶液中,溶液呈什么颜色。(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3)、若在测量石灰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