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关键,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测试溶液pH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 2、在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上,常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而在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上则看不到这种昆虫。菜青虫只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吗?
    (1)、控制单一变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如图是实验材料放置的几种方式,其中只有丙能保持单一变量,请分别说出其他两种放置方式影响变量单一的原因。

    (2)、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后,若要获得更为可靠的结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3、瓯橘果实色泽鲜艳,风味优美,但瓯橘很容易腐烂成病果。为了比较不同保鲜液对降低保鲜期间瓯橘病果率的效果,某研究小组选取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保鲜液,将一定数量的瓯橘分别浸饱在保鲜液中, 60秒后捞起晾干,用保鲜膜进行单果包装,贮存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同一环境中,记录50天后瓯橘的病果数量, 统计病果率,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保鲜液浓度

    两种保鲜液浸泡后的病果率(%)

    保鲜液A

    保鲜液B

    0

    90.23

    90.23

    0.1%

    16.54

    12.55

    0.3%

    15.72

    10.15

    0.5%

    9.47

    4.16

    0.8%

    12.14

    6.24

    (1)本实验选择瓯橘时的要求有。(列举两点)。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请你为果农选择最合适的保鲜液

    (3)为确定保鲜液降低瓯橘病果率的最佳浓度,还需进一步实验,请设计简要实验方案:

  • 4、在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过程中,小科制作了植物分类检索表如下,请分析下列问题:

    1a植物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b?……………………………………………………………………………3

    2a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A

    2b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B

    3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C

    3b种子被果皮包被……………………………………………………………D

    (1)、请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小科观察到一种植物,其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小叶卵状披针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请判断该植物是上述检索表中的(选填字母)。
    (3)、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柿子和银杏果属于(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 5、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取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

    (1)、如图甲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如图乙所示,盖盖玻片时,为了防止气泡产生,先 , 然后慢慢放平。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物像有些模糊。要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填结构名称)。若视野中出现了污点,移动目镜、物镜后,都没有变化,那么污点最有可能存在的部位是
    (4)、在下列四个镜头中,视野最暗的是哪两个镜头的组合?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 6、小科有一次去野外时,看到很多植物,有海带、铁线蕨、水杉、梨树,如表所示是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情况,其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选项

    根、茎、叶

    果实

    种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其中属于表中D类植物的是 , 属于A类植物的是(选填“海带”“铁线蕨”“水杉”或“梨树”,上同),B类植物用繁殖。

  • 7、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其他物体的是 ,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常用来搅拌的是 , 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容器是 , 用来添加少量固体的是 , 能用来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的容器是。(填序号)

    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药匙

  • 8、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了《生物的多样性》,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 9、某同学在用排水法测量某个物体的体积,在物体放入量筒前后分别读取量筒对应的示数,从而确定物体的体积,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0、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F可以表示陆生动物 B、Q可以表示动物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P可以表示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生活在陆地上
  • 11、在探究某种水稻的白化病(叶呈现黄白色)时,以光照为变量的组合是(  )

    组别

    水稻苗

    光照

    温度

    200株

    25℃

    200株

    25℃

    100株

    10℃

    100株

    10℃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2、小科同学前往动物园参观的研学旅行活动,①老虎、②鳄鱼、③孔雀这三种动物在小科的参观路线(如图)中,它们的“出场”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 13、项目化学习小组观察到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甲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图乙中的(  )

    A、1;70℃ B、2;70℃ C、3;60℃ D、4;70℃
  • 14、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会构成珊瑚礁。珊瑚虫(如图所示)属于刺胞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A、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 15、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开展“自制水滴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

    【设计】

    同学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杯子和可伸缩支架等材料设计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

    (1)对A处结构的选材,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看法,分别为:玻璃片、木片、铁片。请结合装置功能,选择合适材料并说明选材依据。

    【制作】

    (2)根据设计,小组制作模型,其中“水滴”对应的显微镜结构为

    【调试】

    (3)实验小组将标本放置好后进行观测,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进行的操作为

    【改进】

    (4)各小组展示“自制水滴显微镜”后,老师指出,该模型无法改变物像的放大倍数。请结合设计,提出改进措施。

  • 16、小金观察记录了校园内不同品种的桂花叶片特点,如图所示,并用二歧分类法制作检索表,请帮助他将以下检索表填写完整。

  • 17、听长辈说制作生伴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食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mL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mL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mL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mL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的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锥形瓶

    淀粉碘溶液十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B锥形瓶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去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 18、小金在做了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后想到:人体细胞生活在生理盐水中,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那么植物细胞是否也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

    (1)、小金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状态下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图1,图中A是(填结构名称)。

    溶液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操作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三次

    “分离”时间

    60秒

    58秒

    25秒

    操作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多次

    能否“复原”

    不能

    (2)、接着,小金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细胞形状如图2,此时图中箭头①所示的结构名称为: , 老师告诉小金,这是质壁分离现象,细胞的外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细胞壁具有:作用。小金把此洋葱表皮细胞重新放在清水中浸泡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又复原了,如图3。
    (3)、小金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①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与的关系。

    ②以上实验结果或现象支持下列哪些观点?(填字母)。

    A.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发生“分离”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的植物细胞“复原”

  • 19、如图是小刚同学进行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并先后在视野中看到了如图不同的物像效果,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在步骤c处滴加的溶液是 , 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小明在观察时,先使镜筒下降,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逆时针转动图三中的3,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图三中5,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顺时针转动图三中2,使物镜靠近载玻片,继续寻找物像
    (3)、图二中,要使图像的效果由丁变成乙,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 20、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100mL(设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50mL的液体,对量杯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h/2(填“>”“<”“=”),如果它们最小刻度都是5mL,则当量取90mL液体时,选用测量要准确.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