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粗盐的精制一般要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称是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玻璃棒、酒精灯外, 还需要用到等仪器(写一种)。

    (3)操作正确,操作④后展开滤纸, 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A.       B.

    C.      D.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称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填字母)。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内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2、央视“大风车”栏目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柯家住30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B的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不变”);将此瓶放在家中某一位置,当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化为天气(选填“阴雨”或“晴燥”)。

  • 3、如表为相对湿度表局部,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0℃

    2.0℃

    3.0℃

    4.0℃

    0.0℃

    82%

    65%

    47%

    31%

    5.0℃

    86%

    71%

    58%

    45%

    10.0℃

    88%

    76%

    65%

    54%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1)、干湿差相同时,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而湿球的温度为24℃,那么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4、如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

    (1)、乙中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5、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加大了对“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专项整治力度,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过马路时都会及时踩刹车,等待行人安全通过路口后再启动车辆。请回答:

    (1)、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时及时踩刹车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递的路径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6、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1)请在上面的“空气对流运动”模型中,用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

    (2)根据对流原理,室内的取暖装置应安装在房间的(选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也可表示水循环中的(填环节名称)。
    (2)、炎热的夏天,人们常选择甲处避暑,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 ,使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夏天海边比较凉爽;也可以选择乙处避暑,原因是
  • 8、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三容器的液面处于同一深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甲中受到浮力最小,在乙中受到浮力最大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p>p C、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F>F
  • 9、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 10、小科观看了《溶解度曲线》科学视频后,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 11、下列有关分泌唾液行为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吃到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B、听到别人讲“酸梅”就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C、看到“酸梅”两字就流唾液是先天性行为 D、流唾液不是一种本能,需要经过训练
  • 12、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B、吸管吸饮料 C、吸尘器 D、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 13、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净的木头烧成灰(主要成分 K2CO3),在其灰汁中加入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即可得到氢氧化钾溶液,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钾固体。

    (1)、碳酸钾溶液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在恒温蒸发溶剂获取氢氧化钾固体时,下列科学量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氢氧化钾的溶解度
    (3)、将138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钾溶液与12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4、要制得含Fe96%的生铁210吨,至少需要含Fe2O380%的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多少吨?若用CO来还原氧化铁,则把这些氧化铁全部还原会产生CO2多少吨?
  • 15、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3kg,要求对水平地面压强不超过3000Pa,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推力与速度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 kg)。求:

    (1)、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多少m2
    (2)、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 1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一个体积为100cm3的物块,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以及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h,并绘制了F与h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计算:

    (1)、该物块的密度为多少?
    (2)、从物块离开桌面到h=15cm处,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多少?(g取10N/kg)
  • 17、下图是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装置图。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

    (1)、本实验中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的;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g

    钢球下摆高度/cm

    木块滑行距离/cm

    1

    20

    20

    30

    2

    40

    20

    58

    3

    60

    20


    (2)、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一个更大的木块,乙同学建议换用同样材料的更长的木板,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同学的建议;
    (3)、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
  • 18、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强。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乙所示),都实现了探究目的,则: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铜,Y是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方案一:小张同学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 , 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①若

    稀盐酸过量

    ②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方案一在滴入稀盐酸过程中,小张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小王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有变质,你认为变质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李同学提出方案二若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其原因是 , 为此,还需要选择某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5)、除以上方案外,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
    A、铜片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D、氧化铜
  • 20、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上述反应中能观察到产生气泡的是(填字母序号)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混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出现白色沉淀。则混合前E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3)、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