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新购买了一套如图所示的亚运会纪念品,里面含有六个厚度一样的纪念章,展示了“琮琮”、“宸宸”、“莲莲”等亚运元素。某天他突发奇想想测量每个纪念章的厚度,于是将它们叠在一起,测得四次数据分别为15.8mm1.56cm1.30cm1.59cm。则每个纪念章的厚度应为(  )

    A、0.26mm B、1.58cm C、1.51cm D、2.6mm
  • 2、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C10C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5C B、C处应该刻上5C C、20C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C刻度线距B处3厘米
  • 3、《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孙悟空的原型是猴,猪八戒的原型是猪,而沙僧的原型最让人困扰。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是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表是一张常见脊椎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与沙僧原型对应的位置是(  )

    A、 B、 C、 D、
  • 4、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测量工具

    刻度尺

    温度计

    量筒、量杯

    B

    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类植物

    蕨类植物

    C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梭子蟹

    D

    A、A B、B C、C D、D
  • 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闻气味
  • 6、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和叶 B、F可表示没有真正的根 C、P可表示单细胞生物 D、Q可表示无种子
  • 7、下列有关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4.6km=4.6km×1000=4600m B、59cm=59×10000μm=590000μm C、72mm=72mm×1000μm=72000μm D、1.8m=1.8×1000=1800mm
  • 8、初中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了,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已经适应。根据你目前在初中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判断一下以下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小王的身高为1.65米 B、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为200m3 C、夏天空调温度25C , 人体会感觉较舒适 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500dm3
  • 9、如图所示,在两支铅笔并排做成的水平轨道上放两个乒乓球,用一支吸管对着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会观察到两个乒乓球(填“远离”或“靠近”),这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填“越大”或“越小”)。

  • 10、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击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上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显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钢球滚下的高度和小球的质量等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 11、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能量密度,电池能量密度指的是电池平均单位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该款电动汽车有慢充和快充两种。能量回收系统是该车的智慧功能,当司机松开油门减速时,能量回收系统就自行启动,车轮的转动会带动驱动电机转动,此时给汽车的电池充电。该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表:

    整车质量

    电池容量

    电池能量密度

    1800kg

    60kW•h

    0.15(kW•h)/kg

    (1)、电池充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能;
    (2)、从题中信息中可获知该电动汽车配备的电池质量是千克;
    (3)、该车在快充模式下,其额定电压为400伏,额定电流为150安。使其从20%的电量充到80%的电量,需要多少小时?
    (4)、该汽车在标准工况下的耗电量为15千瓦•时/100千米。在此状态下沿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0千米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00牛,则该汽车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 12、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小科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试计算: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20.0

    20.0

    20.0

    20.0

    取稀硫酸质量/s

    50.0

    100.0

    150.0

    200.0

    产生气体质量/g

    0.15

    0.3

    0.4

    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2)、上述实验涉及倒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
    (3)、黄铜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 13、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不考虑水分):现取M克样品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向烧杯中逐滴加入200克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计算回答:

    (1)、与P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是
    (2)、M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 14、如图是我们常见的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及电路图,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值为2200Ω,台灯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求:(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1)、台灯灯泡的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3)、台灯处在最省电工作状态时,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 15、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装有50kg的水,太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20℃升高到60℃,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焦炭的热值是3.0×107J/kg。试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
  • 16、某次抢险救援中为了尽快疏通道路,抢险救援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3000kg的故障车拖出公路,已知地面对故障车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08倍,在水平拉力F为1×103N作用下车辆在30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移动了3m,g取10N/kg。求:

    (1)、故障车受到地面的阻力;
    (2)、拉力F的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7、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小科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图所示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吸氧剂能吸收氧气而变色。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组成。

    [实验反思]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实验改进]小江同学认为,原气体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去掉B、C、D装置,其余装置顺序不变,也能达到检验CO2的目的,你认为小江的具体做法和现象是

  • 18、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三支编号为1、2、3的洁净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的淀粉溶液。另取三支编号为4、5、6的洁净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将六支试管按如图分为甲、乙、丙三组,水浴5分钟。

    ③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淀粉溶液中,再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分钟。

    ④往三组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记录现象为:甲组溶液变蓝;乙组溶液不变蓝;丙组溶液先不变蓝,冷却后才变蓝。

    (1)、乙组实验中,先将2、5号试管都水浴5分钟再混合的目的是
    (2)、兴趣小组想探究为什么丙组溶液先不变蓝,冷却后才变蓝?有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淀粉遇碘液是否变蓝可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于是他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另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的淀粉溶液;②将A、B两支试管分别放在37℃和70℃的水中,水浴5分钟;③往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滴相同的碘液,观察两支试管现象;④重复实验。若步骤③出现的现象,则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正确。
  • 19、小刚爱思考爱动手,以下是他做的一些电学探究活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

    (1)、请按照电路图甲把实物图乙补充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2伏,为了使灯泡正常发光,接下来的操作是
    (3)、如图丙是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读数,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W。
  • 20、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电源为电压可调的学生电源,小灯泡L标有“6V 1.2W”字样,R为20Ω的定值电阻。小组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I-U关系图。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A,调节电源电压,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35W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