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状况(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2、在戊戌变法措施中,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最有利的内容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
3、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镇压农民起义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王朝统治
-
4、从下面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 )
A、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最主要原因 B、l9世纪中期中国的落后与屈辱 C、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疯狂走私鸦片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5、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为此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究其根本原因是(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从中国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
-
6、鸦片战争中,书法家包世臣称赞三元里等地群众抗英杀敌的事迹为奇功,并颇受鼓舞的说:“草泽中故大有人在!”因此,他建议当局对三元里义民应“鼓其气而用之”,趁势收复香港。这表明包世臣认为抗击外来侵略的办法是( )A、趁势收复香港 B、发展近代工业 C、学习西方制度 D、发挥民众力量
-
7、读图,了解我国人口变化情况,完成下题。
(1)、下列对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②男女性别比趋向正常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④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面对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我国在编制发展规划时应纳入的举措有( )①鼓励育龄青年晚婚晚育
②不断完善生育政策③加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④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结合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D山脉为地势阶梯分界线(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雪峰山 D、巫山(2)、关于图中地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众多大河发源于①高原,滚滚东流 B、②地形区为黄土高原 C、地势东高西低,便于我国东西交通 D、我国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3)、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下列对母亲河的“奉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A、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B、为流经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C、流经黄土高原,在中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有利于水土保持 D、上游水能丰富,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
9、图中②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10、在信息冗杂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辨别真伪。( )
-
11、所谓社会,就是个人的简单相加起的数量总和。( )
-
12、媒介素养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
-
13、《南京条约》首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
14、李鸿章在《筹办夷务始末》中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面不必尽用其人。”材料说明李鸿章认识到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
-
15、在康有为等人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
-
16、黄河下游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 )
-
17、黑河一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西侧人口稀疏,东侧人口稠密( )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情境一:小敏升入中学时,感到兴奋、自豪。她心里思量着:“面对这么多陌生的新同学,我能和他们友好相处吗?与小学相比,功课增多了,作业也多了,我能适应吗?某校六年级的同学们针对小敏的情况在班级里开展了一场讨论会。
情境二: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授课结尾,景海鹏鼓励青少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情境三:拼搏成就梦想!拼搏是一种追求,是实现梦想的途径,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别停下拼搏的脚步。34岁的孙培原习武28年,这次亚运会实现了他“拿到亚运会3枚金牌”的梦想;48岁的丘索维金娜,儿子的白血病治愈后,依然选择继续留在赛场上,为梦想而战;中国体育历史上最小的亚运会冠军崔宸曦,背后一次次的跌倒、数不清的乌青,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勇敢追求梦想,我们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只要不畏困难,奋斗拼搏,追求梦想就没有阻碍,用热爱书写的传奇就永不谢幕。
(1)、请你谈谈进入初中阶段的机会和要求分别是什么。(2)、很多同学看了第四次天宫课堂备受鼓舞,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说梦想实现的可能性太小了,梦想没有意义。请你帮助这些同学理解“少年有梦”的重要性。(3)、以上运动员的经历深深影响着我们。我们该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为鼓励大家实现梦想,老师带领大家制作了一份具体的梦想实施方案,请你补充两点。
①每天进步一点点:
②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时间;
③
④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材料二 小丽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常说她语言表达能力强,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所以,小丽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潜力,于是她打算开发自己的写作潜能。她请朋友为自己画了一幅“未来作家”的画像,时常提醒自己“我将成为优秀作家”“我一定会成功”等,还坚持每天写日记。
(1)、说说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2)、材料二中小丽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到自己具有写作潜能的?(3)、除了激发自己的潜能,小丽怎样做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4)、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认为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战国时期,七雄逐鹿中原,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但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下,秦国的强兵富国梦逐渐得以实现。
【逐鹿中原统一梦】
材料一:

【力主改革富强梦】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废除)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秦以前的旧制度)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造福千秋发展梦】
材料三:岷山乡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分别是什么?最终实力最强的是哪一诸侯国?(2)、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者是谁?(4)、对于材料三中的这一水利工程,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合理使用和保护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