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在核酸检测的高峰期,不少医务工作者放弃休息时间,耐心细致地为市民进行检测,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点赞。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做法 (   )

    ①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 
    ②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欣赏

    ③主动履行了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体现和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 有人在去世后捐出了眼角膜,成全了他人实现光明的愿望,也让自己以另外一种形式留在人间。这主要体现了生命的一个特点是 (   )
    A、来之不易的 B、有接续的 C、独特的 D、不可逆的
  • 3、 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主要告诉我们 (   )
    A、生活中难免会碰到挫折 B、要正确认识和面对挫折 C、战胜挫折需要借助外力 D、挫折会带来困难和痛苦
  • 4、“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两句名言共同告诉我们友谊能让人 (   )
    A、远离孤独 B、善待他人 C、正直善良 D、增长见识
  • 5、 冬奥会上,面对“裁判打低分”的传言,17 岁中国小将苏翊鸣夺银后如此回应:“没有特别关注每个裁判的打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开心了,银牌将送妈妈作为生日礼物。”这一回应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这告诉我们要学会 (   )

    ①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②消除情绪的相互感染

    ③及时宣泄不良的情绪 
    ④合理地表达自身情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笛卡尔说:“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这表明 (   )

    ①尊重他人比尊重自己更重要 
    ②互相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尊重他人是交往的起点 
    ④受人尊敬的前提是要尊敬别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 下列观点体现正确认识自我重要性的是 (   )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代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曹斐《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1)、 材料一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
    (2)、 材料二反映明代社会生活出现了什么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
  • 9、 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幅世界典型区域的地形图。

    材料二:

    项 目

    甲地玉米带

    乙地玉米带

    纬 度

    38°N~43°N

    42°N~46°N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土壤有机质

    3%~6%

    2%

    玉米单产(千克/公顷)

    7500

    6750

    注:乙地的粮食商品率居该国首位,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

    (1)、 读图乙,判断A位于B的方向,并指出乙地的气候类型
    (2)、 根据材料二,判断甲、乙两地玉米带所在区域的地形类型,并说明乙地玉米单产低于甲地的自然原因。
    (3)、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乙两地玉米带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
  • 10、 下列适合作为表格标题的是 (   )

    时 间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1978年

    38.00%

    57.59%

    4.41%

    ……

    ……

    ……

    ……

    2002年

    23.36%

    69.58%

    7.06%

    2003年

    22.57%

    70.18%

    7.25%

    A、我国人口素质变化表 B、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我国人口总量变化表 D、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 11、 为了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情况,某校学生上街收集广告牌、宣传画中出现的错别字。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
    A、问卷调查法 B、实地调查法 C、座谈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
  • 12、 下表为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汇总表(数据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图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 (   )

    时 间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 计

    年平均数

    1895年前

    1

    4

    1

    2

    3

    11

    -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

    A、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百日维新,成果丰硕 C、学习日本,救亡图存 D、中国对日本一无所知
  • 13、 如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某海岛地形剖面图,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与其对应的是(   )

    A、 B、 C、 D、
  • 14、 如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 15、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最符合澳大利亚地势特征的是 (   )

    A、南北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间低
  • 16、 如图所示为我国沿 43°N 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对图中四地描述正确的有 (   )

    a. ①地平坦辽阔,被称为“牧人的天堂”

    b. ②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③地是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一年两熟

    d. ④地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A、ab B、cd C、ad D、bc
  • 17、读下列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 B、 C、 D、
    (2)、①地位于②地的 (   )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 18、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山谷线的一幅是 (   )
    A、 B、 C、 D、
  • 19、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所示大洲及甲山脉、乙河流的名称。
    (2)、根据图二,分别写出伊基托斯和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3)、相对于B区域而言,A 区域城市分布较(填“多”或“少”)。根据图示资料及所学知识,从自然角度分析两区域城市数量差异的成因
  • 20、凝望秦岭山,守护母亲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他还指出,建设绿色秦岭,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

    引汉济渭工程简图
    资料卡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内
    的“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
    每年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
    亿立方米,惠及总计2348万人
    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此
    外,可有效回补过度开采的地
    下水,防止城市地质灾害。
    (1)、写出“秦岭和合南北”的含义。
    (2)、汉江和渭河分别是我国哪两大河流的重要支流? 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带来的积极影响。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