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 )
-
2、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
3、古埃及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1914 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改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三:1917年,俄国的一场革命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场革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国,这场革命使俄国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这场革命也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
(1)、材料一中 “相冲突的联盟体系”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请从一战的性质和目的角度加以说明。(3)、材料三中的“一场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国”“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两句话。 -
5、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了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71法国在历史上尽管存在了72天的政权,但它破天荒地为世人展示了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民主国家的雏形,极大地丰富了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新一轮的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2)、 材料二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871年法国存在了72天的政权”指什么事件?(3)、 结合材料三,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
6、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853-1854年
①美国舰队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19世纪六十年代
②南方有400万黑奴,其中60%的黑奴在种植园劳动。
1861年
③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农奴获得自由,还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需出钱赎买。
1862年
④林肯颁发《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奴隶踊跃参战。
1868年
⑤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1881-1893年
⑥日本工厂数由1100个增至3340个,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2.1%。
1890年
⑦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增加19倍,石油产量猛增200多倍。
1894年
⑧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跃居首位。
(1)、请完善材料一中空白处的内容并简要概括这些法律文献产生的共同作用。(2)、从材料二中选择两至三件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目清晰) -
7、人类文明是一个不断产生、发展与交流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将材料一图片所示文明成果与地图中的诞生地进行匹配(写数字序号)。A ;B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结合所学任选一个帝国简要分析其扩张的影响。(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请列举一个史实进行分析。(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 -
8、“国王顽固地拒绝了宣言的革命原则,而巴黎民众再一次战胜了王室的反对,以妇女为主的饥饿民众袭击了巴黎的面包铺,然后向凡尔赛的王宫进军。”“宣言”指的是(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
9、1649年,英国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后,大量怀念国王、怀念君主制并为其正名的小册子、挽歌和布道辞在民间流传。这表明当时英国( )A、历史传统影响深远 B、君主专制深受欢迎 C、民众毫无民主意识 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10、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最合适的是(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带着血泪的进步” D、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11、卡德纳斯率领华夫脱党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
-
12、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
13、在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中,法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战胜荷兰和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
14、西欧中世纪乡村,领主统治下的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
1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约500年,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
-
16、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阳历)的基础。
-
17、古代希腊文明是大河文明的典范,包括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
18、《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
19、2024年1月4日,“中国网事·感动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看完颁奖典礼之后,七年级(8)班分3个小组举行了以“追求美好人生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其中。(1)、【阶段一 树目标,明方向】
第一小组的同学搜集了杨红军老师追梦的相关资料:
扎根三十载,坚守三尺台。39年来,云南沧源县山村教师杨红军忠实履行了“我留下来, 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去”的诺言。甘为人梯的坚守,托起了孩子们的人生梦想。
典礼上,即将退休的他对孩子们深情寄语:“我的旅程即将结束,而你们的征程刚刚开始,希望咱们一个不少,努力奋斗,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走出或者留下,每个人都能拥有最好的未来。 ”
“我留下来,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请从“人生目标”角度分析杨红军老师的追梦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阶段二 好心态,担责任】第二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赵阳的相关资料:
“ 大家好,我是赵阳!”台上的K396次列车乘务员赵阳笑靥如花,活力满满,像个小太阳。
典礼现场播放了2023年夏天列车被困北京落坡岭时,赵阳举着喇叭、声嘶力竭安抚乘客的视频:“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105个小时,976名旅客受困,食 物紧缺、饮用水消耗殆尽,赵阳哽咽着安抚旅客,蹚着水为大家寻找食物。这段影像不仅在网络刷屏,看哭了亿万网友,也再次感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铁路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信念传递于我跟同事之间,也传递于乘客与我们之间。在风雨中,依旧拥抱阳光。 ”赵阳说。
赵阳的事迹表明我们应该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3)、【阶段三 作承诺,践行动】为了向“ 中国网事 ·感动 2023”年度人物学习,第三小组的同学准备对“追求美好人生 实现人生价值 ”发起承诺。
下面是承诺书的部分内容,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承诺书亲爱的同学们:
凡人微光, 闪耀大爱星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 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春孕育无限希望,为追求美好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我作 出如下承诺:① 。
②。
承诺人:×××
2024 年 12 月 4 日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红从进入初中这个班集体以来,不但逐渐适应了中学新生活,而且还深度融入新集 体。为了帮助更多的同学学会适应新集体,快乐健康成长,她总结出了“三心” 宝典。
【一颗关爱心】
在集体中受欢迎是融入新集体的重要前提,一颗关爱心是你融入新集体的催化剂。关爱不仅体现在行为上的帮助,也体现在对他人的同情上。
(1)、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关爱体现在对他人的同情上”的要求。(2)、【一颗责任心】团体操比赛中,我班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班主任感慨道:“正是你们每个人都在 承担责任,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成就了这份荣誉”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至少两条)
(3)、【一颗集体心】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难免有矛盾和摩擦,是个人利益至上还是集体利益为首,显示 了一个人的道德境界。
当个人与班级集体之间有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集体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