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下列选项中,对民主集中制理解错误的是(   )
    A、民主集中制表现为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B、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C、在国家机构内部做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D、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 2、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①②③分别代表是什么(   )

    A、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 B、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 C、人大代表、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
  • 3、《为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一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实践与贡献》报告指出:“中国要实现的人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普惠性人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③各国家机关积极履职,就能完全保障人权不受侵犯

    ④我国政府使公民的权利得以扩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4、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为中国共产党(   )

    ①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②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最终目标

    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下列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本质特征 B、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C、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 6、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的确认。(   )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公民权利 D、国家性质
  • 7、目前我国老龄化及其特征与现代化相伴,中国“未富先老”,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其中的机遇主要是指(   )

    ①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 
    ②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大 
    ③财政的压力持续增大
    ④老年人社会经验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如图是一项著名工程的示意图,对该工程结论正确的是(   )

    A、名为坎儿井,被誉为“地上运河” B、历史悠久,基本已停止使用 C、全年水源补给充足,节约成本 D、减少了水的蒸发,便于灌溉
  • 9、下图为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江指的是黄河、长江、怒江 B、主要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C、属于青藏地区的典型区域 D、当地特色食品是刀削面和肉夹馍等
  • 10、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 1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法治统一的基础。
  • 12、宪法是各项普通法律之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 13、“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基本国策。
  • 14、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珍藏大量文物,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
  • 15、吐鲁番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 16、内蒙古草原、乌鲁木齐、柴达木盆地都是西北地区颇具特色的地域。
  • 17、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良法】

    《粮食安全保障法》将于2024年6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一部粮食安全的专门性立法。该法从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 等过程与环节对粮食问题做了相关规定。

    【藏好粮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仓
        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总体播种面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治理土壤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进而维持耕地综合生产力。    有关部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良种选用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先进配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农民会种地、种好地提供技术保障。    国家建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粮食紧缺时,国家向市场抛售储备粮:粮价下跌时,用保护性价格收购储备粮,稳定粮价;自然灾害后,用储备粮保证。

    【担起责 】

    中国以占世界约 9%的耕地,养活了近 20%的人口。在端牢饭碗的同时, 中国积极援助有 困难的国家。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已为有需要的国家培训了 14000 多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和 管理人才。近年来,积极为阿富汗、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家提供粮食援助。联合国世界粮食 计划署官员多次对中国做法表示赞赏。

    (1)、从法治要求的角度,说明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的意义。
    (2)、我国为什么能“藏好粮”?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3)、请你以时事观察员的身份对中国做法予以评论。
  • 18、走进咖啡馆,研学世界史。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探店历史】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末 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城市。

    ——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

    【场景再现】随着巴黎咖啡风潮兴起和发展,咖啡馆成为18世纪人们平等交流、讨论政治制度的最佳场所。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卢梭等人在咖啡馆著述,传播启蒙思想;大革命前夕,革命家德穆兰等人跳到咖啡馆的桌上,号召群众武装起来,推翻政府,两天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

    ——周霞《论17-18世纪法国咖啡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影响》

    【解析问题】浓郁的咖啡香味不能掩盖它所承载的“黑色”历史。除了早期的不光彩之外,现代咖啡业也存在巨大“黑洞”。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种植“日照咖啡”,通过更多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咖啡更加耐晒,生长周期大为缩短,咖啡产量大幅提高。据21世纪初的统计,全球咖啡销售带来的年总收入额在 550亿上下,其中只有70亿(13%)归于咖啡生产国。

    ——潘宏胜《咖啡的传播与贸易》

    (1)、根据“探店历史”资料,简述15世纪后咖啡的传播历程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若排演左边资料中德穆兰咖啡馆演讲的场景,请你撰写段当时德穆兰的演讲词。 (要求:切合场景、有理有据、有感染力)
    (3)、结合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咖啡贸易中承载着“黑色”历史的原因 。
  • 19、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见证民主改革】

    他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制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他的改革是雅典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 5世纪中后期,雅典达到全盛。

    【聚焦思想改革】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 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肯定了现 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见证民主改革】中的“他”是谁?列举他的一项改革措施。
    (2)、 【聚焦思想改革】中的“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运动”为何被认为是冲破黑 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3)、从“改革推动社会转型”的角度,在【解读社会改革】中挑选史实加以说明。
  • 20、 助“锂”新能源,奔向新“锂”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锂被称为“白色石油”,是生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主要原料。柴达木盆 地锂资源储量丰富。当地正着力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推动绿色发展。

    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柴达木盆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1)、柴达木盆地位于 (省级行政区),地处 (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地图描述柴达木盆地锂矿的分布

    特点。

    (2)、盐湖指含盐度很高的湖泊,结合材料分析柴达木盆地内盐湖广布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当地发展锂电产业的重要意义。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