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合理利用网络,打击网络违法。八年级某班开展项目化学习,邀请你一同参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项目化学习:合理利用网络,打击网络违法

    项目一:听对话析影响

    我从短视频上学会了做蛋糕,味道真不错。网络真是好啊!
    我昨晚刷短视频到凌晨,今天上班都迟到了。网络有时候也真是让人剪不断、理还乱!

    项目二:析案件判违法

    【案件传真】近日,网民唐某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发布短视频称“即日起至12月31日西安所有景区免门票”经核实,相关内容为虚假信息,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民警赶赴湖南省张家界市,在当地网安部门的协同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给予唐某行政处罚。

    【网友分析】唐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项目三:启智慧倡行动

    亲爱的网友们:

    互联网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路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1)、根据漫画中的对话,结合所学,你得出什么结论?
    (2)、“网友分析"中对唐某行为的评判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说明理由。
    (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份倡议书,字数在100字左右。
  • 2、百年风雨兼程路,党心深情系万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指出“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局部)
        毛泽东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在根据地采取系列措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广大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许多地方青壮年参军的达80%。
    ——摘编自郑德荣《中共党史教程》

    材料二:中共中央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因长城”。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在权将军血酒场

    青年学生

    投笔从戒,热血报国

    妇女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和港澳同胞

    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回国参战

    文艺界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提振士气

    材料三: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土地实行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1)、依据“形势图”指出农村革命根据地空间分布的特点,并写出材料中这条“新道路的内容。
    (2)、指出“坚固长城”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并结合材料二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提炼一个观点并子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严谨。)
  • 3、陕西洛川,位于黄土高原,享有“苹果之乡”的美。“洛川苹果”以含糖高、品质优而著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洛川的气温降水图
    小贴士
        苹果,喜光、喜温,怕涝,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排水良好,又能保持适量水分的滚土、或砂壊土中。
    (1)、图中A山脉是(山脉),说说该山脉的地理意义?
    (2)、黄土高原位于(温度带),(地理区域),该地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洛川县成为“苹果之乡”的有利条件。
  • 4、为激励广大劳动者在新征程上不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的表彰坚持向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倾斜,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上榜。这告诉我们(   )

    ①为社会贡献作出的平凡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

    ②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③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服务和奉献社会中度过

    ④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凭借劳动创造辉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时光飞逝,回望2024这一年,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地区争端动荡加剧。备受关注的俄乌冲突仍在焦灼,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战火外溢,黎以交火、叙利亚危机,中东局势愈加混乱……我们庆幸生活在日益强大的中国。这体现的道理有(   )
    A、其他国家都没有运用国家的工具保护人民利益 B、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应当放在国家利益的前面 D、国家利益的实现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努力
  • 6、知识结构图可以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结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7、下面“?”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X年,并处罚金X万元

     

    A、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 B、签订合同后拒不发货 C、拾得遗失物拒绝归还 D、非法收购境外穿山甲
  • 8、下表中“微点评”与“微行为”不相匹配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骑手友好社区”,为外卖小哥开通出入绿色通道

    积极关注,关爱他人

    学校同学之间发生争执,动手打了对方,致其重伤

    未成年人,无需担责

    小宁在微信朋友圈随意转发谣言,引发社会恐慌

    行政违法,远离网络

    青年志愿者前往景区和路段为游客提供咨询和讲解

    服务社会,承担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9、“有礼”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樊振东在获得巴黎奥运会单打冠军后,环绕A.0B领奖台与对手握手后再接受颁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掌声。这体现了“有礼”(   )

    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体现了国家的形象

    ③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一位农民企业家曾这样说:责任是什么我讲不清楚,但我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作为商人,我不能卖给农民质量差的化肥,我要优质服务,让农民满意: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还要对子女关心,对父母尽孝。由此可以看出(   )

    ①每个人能扮演的角色是固定的

    ②每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责任

    ③对自己的角色要承担应尽责任

    ④农民只需要为农业发展负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规则角度看,该法的实施(   )

    ①明确了公民的爱国主义行为

    ②保障了良好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说明规则都靠强制力而运行

    ④说明社会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2、20世纪初,《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幅题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的石印画(见下图)。该画反映出的变化(   )

    A、出现在中国广大内陆地区 B、体现社会生活的新旧并呈 C、说明科学文化已得到普及 D、折射出传统风俗根深蒂固
  • 13、以诗鉴史,以史品诗。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 14、近代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的曲折历程。与这一历程相关的战争分别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5、以下各项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有(   )

    ①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在武汉会战中与日军展开血战

    ③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④在敌后战场牵制消灭大量敌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某历史学习论坛拟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根据下表,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视频

    《秋收起义》、《建军大业》

    图片

    《八七会议旧址》、《井冈山会师》

    文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国共两党合作 B、北伐胜利进军 C、工农武装割据 D、工农红军长征
  • 17、史实是指历史事实:史识是分析大量史实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B、三大战役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C、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D、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 18、探索历史的奥秘,年代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正确的是(   )

    A、在①事件中提出“变法图强”口号 B、②和④所爆发的运动都批判封建道德礼教 C、在③事件,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 D、该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 19、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攀中输入“近代上海”一词,显示的信息可能有(   )

    ①《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

    ③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被日本占领

    ④国共两党在上海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0、《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一表述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沿海地区 B、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C、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