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班开展“致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开天辟地】
材料一:
时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
地点
上海、嘉兴
参会人员
毛泽东、董必武等人
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2)、【因地制宜】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随即在周围各县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组织。工农革命军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斗争。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成立了宁冈县革命委员会。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摘自《跟我学党史·并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3)、【转危铸魂】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结合所学,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长征的“转危铸魂”。
(4)、【勇赴使命】材料四:“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在一次次的迎难而上,一次次的浴火重生后,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刘新如《“中国梦”--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担起的历史重任是什么?回顾“勇担重任”到“完成使命”的历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2、八年级某班准备举办一次以“中国近代教育”为主题的展览会,以下是他们搜集的部分资料
请你帮助一起完成。
学校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办于北京

开始时只开设了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
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办于北京

普通学科包括经学、理学、算学、政治、地理、文学等 10 科。专门学科包括工程、农矿、商学、兵学等科。另设英、法、俄、德、日5种外语。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创办于上海

开设了众多军事方面的课程,如炮兵、辎重等科目,以及一些学习文化、外语和自然科学的课程。与其他军校不同的是,还开设了政治课。
(1)、从材料中任选一所学校(示例除外),归纳课程设置的特点并说明原因。示例:
学校:京师同文馆:
设置特点:进行外语教育,培养外语人才;
原因: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才。
(2)、“中国近代教育变革推动时代发展”,请结合材料围绕该观点撰写展览总结。(要求:表述简洁,逻辑清晰)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凤堰古梯田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凤堰古梯田依山傍水,分布在海拔 500-650 米之间,人工开挖的沟渠与堰塘承接着山林水流与泉水,“渠、溪、田、塘”构成了完备的灌溉系统,实现了有效的逐级自流灌溉。


凤堰古梯田所在区域示意图 凤堰古梯田景观图 (1)、A处山脉是 , B处河流是。凤堰古梯田位于中国地势的第阶梯。(2)、根据材料,分析该地有利于梯田灌溉的水源条件。(3)、近年来,当地越来越多的梯田由种植水稻改为种植果树,你是否支持这一做法?请说明理由。 -
4、在学习“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相关内容时,同学们对劳动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下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B、奋斗才能铸就人生辉煌 C、脑力劳动更应受尊敬 D、劳动只是成年人的责任
-
5、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以下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藏族姐妹:牧守雪域边陲四十载的动人格桑花 B、城市孝子:守护无血缘关系家庭的最美平凡人 C、现代军人:勇救溺水者不幸牺牲的英雄兵哥哥 D、白衣天使:专研古医书突破技术瓶颈的奋斗者
-
6、漫画告诉我们( )

①规则划定自由边界
②废除规则才有自由
③限制自由促进和谐
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为帮助贫困学子,某大学食堂每周推出三次“2元”盖浇饭,一荤一素,米饭不限量。被网友们称为“温暖的学校”。这启迪我们关爱他人要( )
①心怀善意
②不计成本
③讲究策略
④尽己所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近年来,“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在浙江大地深入开展。“浙江有礼”已成为浙江推进精神共富的重要品牌。如此重视“有礼”建设,是因为这( )
①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②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④体现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刘玲琍,33年扎根特殊教育讲台,坚持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社会认可
②自觉承担责任,付出爱心智慧
③勇挑工作重担,获取丰厚回报
④倾情服务社会,不言代价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八年级2班同学以“尊重他人”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的以下材料中,最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小张在公共车位自行安装地锁 B、小凯劝说班级同学不乱起绰号 C、李某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 D、赵某因向境外势力泄密被逮捕
-
11、近年来,研学活动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学生探访自然、人文景观,感悟风土人情,并以研究报告、短视频等形式分享体验。研学活动开展有益于( )
①拓展课外的知识
②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③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合理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句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渡江战役 D、北伐战争
-
13、从下图老师上课的板书可以看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粉碎神话——平型关大捷
增强信心——《论持久战》
巧施战术——水上游击战A、媯士正面战场的抗战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解放战争的历程 -
14、下列内容来自于某同学整理的历史学习资料包,最符合该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会议记录: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人才储备: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介
视频资源:“铁军”——叶挺独立团A、国共合作的实现 B、全民族抗战形成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井冈山道路开辟 -
1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结论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②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③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④
抗日战争全面结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A、A B、B C、C D、D -
16、小钱币,大历史。下图钱币反映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是(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掀起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D、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
17、1923年,陈独秀在广州发表题为《我们为什么相信社会主义》的演讲。该演讲的时代背景有( )
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北伐开始
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全国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诗歌凝结人物事迹。下列诗句与人物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震四方,英商胆寒尽恐慌。
②左宗棠--伊犁形势晚清忧,左公领兵胜宗泽。
③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④谭嗣同--屡次起义推腐朽,推翻帝制求共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曾在清政府任职的美国人马士指出:“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他的观点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抗议禁烟运动
-
20、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从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集中供暖。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我国的地理分界线中,与集中供暖分界线划定最接近的是( )A、人口稠密与稀疏区分界线 B、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南方与北方地区分界线(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简称对应都正确的是( )A、①四川--蜀 B、②山东--鲁 C、③新疆--陇 D、④云南--云(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集中供暖开始最早的应该是( )A、① B、② C、B(4)、⑤地未实现集中供暖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 )A、房屋墙体厚实,有利于保暖 B、民居分散,供暖建设费用高昂 C、冬季气温较高,寒冷期较短 D、离冬季风发源地远,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