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让我们在初中阶段,塑造全新的'我’,勾勒出最好的模样。”这个模样可以有( )
①越来越独立,唯我独尊
②越来越上进,追梦远航
③越来越包容,学会合作
④越来越个性,冲动激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魏碑书体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下图所示)。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美不胜收。这反映了魏碑书体( )
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使书法艺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D、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3、某班开展历史课本剧表演,为几个不同时期的帝王设计了台词。下列台词中有误的是( )A、秦始皇:泱泱大国,完成一统 B、汉高祖:盐铁官营,统一财政 C、汉武帝:平灭匈奴,张骞使西 D、光武帝:兴复汉室,恢复民生
-
4、我们可以将史论简单理解为对历史史事、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观点、看法、评论等。下表中史论与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事
史论
①
商朝建立
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②
甲骨文的发现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③
陈胜、吴广起义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④
八王之乱
直接导致了东晋的灭亡
A、A B、B C、C D、D -
5、下图是我国古代政权更替示意图(部分),对该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有( )

①东汉末年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②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③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不断
④西晋和东晋曾出现相互对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图中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
7、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反映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右侧目录横线处最合适的单元标题应该是( )
夏商周时期:
第4 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百家争鸣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表明( )A、交通便利是华夏民族形成的主因 B、中华民族是由各族汇聚到一处群居而成 C、华夏民族是由各族杂居交融而成 D、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
-
9、考古学者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良渚遗址、陶寺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建筑工程,并在墓地中发现了体现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和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这表明当时( )A、产生了阶级和早期国家 B、原始农业的高度发达 C、普遍盛行奢侈享乐之风 D、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
10、不同纬度地区人口分布不同。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
11、下图是“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C)。读图可知,该图可能截取自( )
A、南半球1月等温线图 B、北半球1月等温线图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图 D、北半球7月等温线图 -
12、下图是某学校开展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1)、研学活动需要注意安全。读图我们可以发现清水河水上漂流活动最惊险刺激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同学们登临观景亭,不可能体验到的是( )A、仰望飞瀑 B、远眺湖景 C、近观戏水 D、俯瞰奇峰 -
13、古语“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启示我们交友要志趣相投。
-
14、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
15、学校是个人道德养成的起点。
-
16、查阅司马迁的《史记》,我们可以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内容。
-
1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人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18、原始农业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
19、当前发达国家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2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便产生了昼夜的不断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