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年轻人经常利用“MBTI性格评估工具”来探讨彼此的性格特点。小海是一个外向的“e人”,他喜欢热闹,善于交际;而小安则是一个内向的“i人”,她更喜欢安静,享受独处。两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关于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
    A、两人都应该完全听从“MBTI性格评估工具”的评价,接受这个既定性格 B、小海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分享心得,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C、小安可以通过阅读等独处活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更好地认识自己 D、无论是“e人”还是“i人”,都可以通过反思和观察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 2、1920年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由此可知,苏俄调整政策的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科技,开启国家近代化 B、集中全国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 C、建设集体农庄,促进农业集体化 D、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
  • 3、图所示军事行动(   )

    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4、“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材料认为文艺复兴(   )
    A、未能完全复现古希腊罗马文化 B、未能充分将历史文化古为今用 C、未能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未能表达冲破教会神权的意志
  • 5、下面是某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目录中的应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第二节  巩固新生政权与社会改革

    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C、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正式建立
  • 6、1898年8月,康有为撰成《波兰分灭记》,在描述18世纪末波兰中后期的政局时说“波兰王瘠弱畏怯,为俄公使所制,常挟之以令波兰人”,具体表现为“俄使虑国党猖獗,命波兰王捕义党,波王……勉强从命,时廷臣亦均受赂,莫不顺承”。康有为研究波兰(   )
    A、提升中国史学的影响力 B、揭露俄国瓜分中国阴谋 C、强调变法图强的必要性 D、讽刺顽固派的腐朽没落
  • 7、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北伐战争的复活。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都以反击侵略为目的

    ②都建立了统一战线

    ③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④都实现了民族独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如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政治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思想尊崇儒术
    军事反击匈奴袭扰
    A、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B、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9、近年来,河南频频出圈,向国人彰显了河南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河南人坚定的文化自信。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下关于河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洛阳是河南的省级行政中心 B、河南的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C、省内大部分河流冬季不结冰 D、河南名称的由来与黄河有关
    (2)、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据图可知,这些城市分布地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临近河流 
    ④降水充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10、读某国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1)、据图1可知,该国(   )
    A、地处南半球、西半球 B、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C、西部以平原、山地为主 D、地势总体中间高,四周低
    (2)、下列关于该国生产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逐水草而居 B、现代化大牧场 C、精耕细作的农业 D、大规模梯田农业
  • 1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用来佐证的史实有(   )
    A、设立西域都护府 B、戚继光到达夷洲 C、宣政院的成立 D、设立澎湖巡检司
  • 12、下列关于中国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B、台湾地形多样,气候湿润 C、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 D、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 13、公平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 14、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可见,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 15、1787年美国诞生,成为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 16、陕西延安成为红色旅游热门地区的原因是延安为中共的诞生地
  • 17、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 18、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一部分。
  • 19、马六甲海峡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
  • 20、阅读下列材料,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请针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④不少于100字,不超过250字。

上一页 191 192 193 194 1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