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5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绍初教育集团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份大单元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真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明州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宁海、奉化、象山)2025年初三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社会·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潮汐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汐卷(5月二模)
-
1、14世纪以后,在欧洲的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他们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说明 ( )A、封建庄园经济的彻底解体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C、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建立 D、领主贵族善于经营土地
-
2、14世纪以后,伴随着庄园的衰落和土地集中成为趋势,欧洲各地出现了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的租地农场,其中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
材料二:贝多芬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 部钢琴协奏曲,10 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
材料三:
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
——牛顿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在艺术问题上……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梵高
(1)、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科学成就?(2)、 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什么?这部代表作反映了贝多芬的什么价值取向?(3)、 我们能从材料三中三位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可贵的精神?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二: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
材料三: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2)、 材料二反映了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3)、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
5、“他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他的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这位艺术家是 ( )A、梵高 B、巴尔扎克 C、列夫·托尔斯泰 D、贝多芬
-
6、 其小说反映了俄国广泛的社会现实,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列夫·托尔斯泰
-
7、 世界近代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梵高——《战争与和平》 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
8、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提出相对论 B、贝多芬——提出进化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列夫·托尔斯泰——发现微积分
-
9、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 D、科学与技术结合特别紧密
-
10、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逐步实现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同时,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材料表明工业化 ( )A、转变了妇女的社会角色 B、增强了男女平等意识 C、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 D、改变了女性的价值观
-
11、 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至1850年更是达到2.66亿。迅速增长的人口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欧洲国家开始( )A、推广大众教育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治理环境污染 D、改变妇女的社会角色
-
1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下列关联能正确举证上述观点的是 ( )A、牛顿力学——瓦特改良蒸汽机 B、电磁感应——发电机、白炽灯泡 C、细胞学说——基因工程 D、内燃机——汽车、火车、飞机
-
13、1870年以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研究的发展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14、 新材料及其加工技术,不仅是历次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更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基石。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创新的新材料有 ( )A、木料、石料 B、煤炭、钢铁 C、塑料、人造纤维 D、半导体、高温合金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列宁说:“在(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28~1932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从不足48%升至70%,至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值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 根据材料一,分析“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是指苏俄当时的什么经济政策。并归纳该政策的特点。(2)、 材料二中苏俄“能够拄着拐杖走”得益于什么政策?该政策于哪一年开始实施?(3)、 根据材料三,写出苏联工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4)、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苏联的模式”形成的标志。如何评价? -
16、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的选择,发人深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项 目
国 家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1
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其规模涉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卷入战争。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万,350万人终身残疾。战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经济损失达3300多亿美元。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
材料三:在 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
1919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改变了20世纪的命运。
——摘编自[加拿大]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一战的特点。一战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谁。他们在巴黎“缔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条约》的看法。 -
17、1920年,他号召人民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他是 ( )A、斯大林 B、甘地 C、扎格鲁尔 D、卡德纳斯
-
18、 据苏联统计,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是因为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 C、苏联模式的形成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施行
-
19、 有人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根据巴黎和会而建立的 B、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C、维护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D、建立了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
20、“……瓜分德国殖民地。条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托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此条约内容出自 ( )A、《九国公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凡尔赛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