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期末试卷
- 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统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宾王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宾王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能诊断试卷
-
1、下面是某校教师们的“花式催作业”,同学们直呼老师们太有才了。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语文老师:“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交作业!”
科学老师:“作业免不了,科学第一条;周练未盼来,老师泪两行。”
地理老师:“三月春风吹满地,四月测评要争气。”
①老师要师道尊严恪守成规,不应如此讲究个性
②学生要体会老师良苦用心,这有利于学习进步
③认识老师风格不尽相同,尊重接纳老师的差异
④学生与老师走得太近,不利于维护教师的威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教育部等多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青少年要关注心理健康,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这启示同学们要( )
①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
②敢于安于现状,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③包容过失宽容所有错误
④积极面对现实,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认识自己要讲究方法。右图启示我们( )A、扩大“盲目区”来全面认识自己 B、公开“秘密区”让别人接纳自己 C、关闭“公开区”以免被他人伤害 D、挖掘“未知区”来激发自身潜能
-
4、“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让我们在初中阶段,塑造全新的'我’,勾勒出最好的模样。”这个模样可以有( )
①越来越独立,唯我独尊
②越来越上进,追梦远航
③越来越包容,学会合作
④越来越个性,冲动激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魏碑书体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下图所示)。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美不胜收。这反映了魏碑书体( )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使书法艺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D、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6、某班开展历史课本剧表演,为几个不同时期的帝王设计了台词。下列台词中有误的是( )A、秦始皇:泱泱大国,完成一统 B、汉高祖:盐铁官营,统一财政 C、汉武帝:平灭匈奴,张骞使西 D、光武帝:兴复汉室,恢复民生
-
7、我们可以将史论简单理解为对历史史事、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观点、看法、评论等。下表中史论与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事
史论
①
商朝建立
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②
甲骨文的发现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③
陈胜、吴广起义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④
八王之乱
直接导致了东晋的灭亡
A、A B、B C、C D、D -
8、下图是我国古代政权更替示意图(部分),对该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有( )
①东汉末年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②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③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不断
④西晋和东晋曾出现相互对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图中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
10、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反映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右侧目录横线处最合适的单元标题应该是( )
夏商周时期:
第4 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百家争鸣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11、“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表明( )A、交通便利是华夏民族形成的主因 B、中华民族是由各族汇聚到一处群居而成 C、华夏民族是由各族杂居交融而成 D、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
-
12、考古学者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良渚遗址、陶寺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建筑工程,并在墓地中发现了体现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和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这表明当时( )A、产生了阶级和早期国家 B、原始农业的高度发达 C、普遍盛行奢侈享乐之风 D、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
13、古语“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启示我们交友要志趣相投。
-
14、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
15、学校是个人道德养成的起点。
-
16、查阅司马迁的《史记》,我们可以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内容。
-
1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人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18、原始农业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
19、当前发达国家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20、为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彰显古代科学家精神,我国陆续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简介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身为蜀郡郡守的他,望着贫困交加的百姓和波涛翻滚的洪水,下定决心“治蜀先治水”。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在他的主持下,民众开山凿石,筑堤引流,克服了重重困难,修建了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都江堰地形图材料二:
人物简介
蔡伦是东汉的一位科学家。身为尚方令的他,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过程中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心造出更好的书写材料。他总结前人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造纸工艺,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并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1)、依据材料一,描述都江堰所在区域的地势特点,并概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侯纸”的特点,并结合蔡伦的事迹写出他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3)、综合两位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请谈谈你该如何追求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