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新型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材料三:

    资料①: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资料②: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晋国在称霸过程中,灭掉周围三十余国,兼并了部分戎狄部落,还向东夺取了卫、郑、鲁等国的部分土地……戎狄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晋国吸取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

    (1)、把材料一中的①②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的新型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资料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象?
    (4)、结合材料三中的资料②,分析诸侯争霸的影响。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简要概括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
  • 2、下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 3、“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除了华夏民族之外,四方还有狄、戎等彪悍的少数民族政权。……不打不相识,打也算是一种主动的交流方式。”材料主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存在民族交融现象 B、争霸战争频繁 C、少数民族民风彪悍 D、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 4、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在争霸过程中,常常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其真实目的是( )
    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扩大本国的政治影响力 C、表明自己无政治企图 D、保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 5、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争( )
    A、阻碍了各民族交融 B、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C、不利于国家统一 D、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
  • 6、他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进行征战,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来自下图中的哪一诸侯国( )

    A、 B、 C、 D、
  • 7、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取消了分封土地给卿大夫的做法,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它们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省、市 B、设置县、郡 C、国君直接管理 D、尊王攘夷
  • 8、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 9、春秋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完成小题。
    (1)、与春秋时期有关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时间段还可以表述为( )
    A、公元前8世纪早期到公元前5世纪早期 B、公元前8世纪晚期到公元前5世纪晚期 C、公元前7世纪早期到公元前4世纪早期 D、公元前7世纪晚期到公元前4世纪晚期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灿烂的青铜文明]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字]

    材料二:

    相关链接:传说事,多证录。上古大兴亡,一清二楚。华夏江山芳万代,秦文汉语功千古。新世纪、方块热寰球,龙飞舞。

    ——赞美甲骨文的诗词

    (1)、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青铜器的名称。根据所学知识,从制作工艺和象征意义两个角度概括它们的共同点。
    (2)、首次发现图三文字的人是谁?图四反映了哪种造字方法?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文字的重要意义。
    (4)、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文明发展状况?
  • 11、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下图),腹内铭文记述了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 12、观察下图,对其中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 13、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你认为它应该建在( )

    A、河南二里头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河南安阳
  • 14、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原始农业,源于中原 B、青铜铸造,技术精湛 C、古老文字,出土河南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 15、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 16、《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 17、商周青铜器制作采用陶范铸造技术,陶范的选料、制模、翻范、花纹都很考究;当时工匠熟练掌握了浑铸、分铸、铸接、叠铸、锡焊、铜焊等技术。这说明商周青铜器( )
    A、铸造历史悠久 B、装饰风格鲜明 C、生产规模庞大 D、制作工艺成熟
  • 18、据考古报告,妇好(商王武丁夫人)墓出土的青铜器至少有1.6吨,其中有100多件兵器,在4件青铜钺(古代兵器)中,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铭文。据此,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铭文所载内容丰富 B、青铜铸造颇具规模 C、殷商时期战乱不断 D、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 19、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  )
    A、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种类多,工艺精 B、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超过了原始社会 C、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十分瑰丽 D、夏商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 20、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甘肃____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齐家文化遗址
上一页 315 316 317 318 3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