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下科技成果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是( )
    A、火车 B、汽车 C、飞机 D、电灯
  • 2、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巴哈马群岛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

    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内燃机

    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为某学生所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思维导图

    材料二: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顿时掩不住得意之色……

    ————《世界通史》

    (1)、将材料一中的 A、B两处补充完整。
    (2)、写出材料二中新秩序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的原因。
    (3)、材料三中“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是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掩不住得意之色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 4、观察下图,下列主题最适合 ▲ 处的是( )

    A、凡尔赛体系的出现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5、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的行为之一”。 《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如果德国认为 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由此可见,《凡尔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 )
    A、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 B、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C、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D、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 6、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

    ①严格控制德国军事实力的发展 
    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被转让给日本
    ③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④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 7、毛泽东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该公约( )
    A、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B、使日本基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企图 C、使美国实现了单独支配中国的目的 D、实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共同支配
  • 8、下图为1919年英国《庞奇》杂志上的一幅漫画《超重》。 该漫画意在说明( )

    威尔逊总统说:“这根橄榄枝(写有‘国际联

    盟’字样)给你,现在赶紧忙起来吧。”和平鸽

    说:“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根树枝

    是不是有点太沉了?”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导致一战爆发 B、国际联盟成为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C、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加剧了国际矛盾 D、国际联盟难以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
  •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国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该转变反映了( )
    A、美英尊重维护中国主权 B、日本的国力走向衰落 C、美英不愿日本独霸中国 D、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 10、制作资料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小林同学整理的“巴黎和会”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巴黎和会
    ●历史背景: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
    ●召开时间:1919年
    ●主要内容:签订《凡尔赛条约》等条约
    ●主要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A、历史背景 B、召开时间 C、主要内容 D、主要影响
  • 11、运用表格进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良好方法。某学生制作以下列表,其中史实和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官渡之战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②五四运动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来克星顿枪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④巴黎和会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危机下的对策】

    材料一:

    国家

    苏联

    美国

    德意日

    重要事迹

    1927—1928年,面对危机,

    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

    富农阶层的蓄意破坏,他不顾布

    哈林等人的反对,一方面采用特

    殊手段打击富农,强迫他们按指

    定价格卖出余粮;另一方面推行

    农业新政策,新政策使农民利益

    受损,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罗斯福面对危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

    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

    策措施,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

    (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该政策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

    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

    起了他们的积极性

    面对危机,1935年意大

    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希特勒解散国会将

    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压迫下的反抗】

    材料二:

    ①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他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

    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

    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②英国在1922年2月28日发表“声明”,宣布“终

    止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埃及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1927—1928年,苏联面对的危机是什么,由此采取了哪一农业新政策?
    (2)、罗斯福面对的危机是什么?“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的主要措施是什么?面对此危机德意日采取的共同的措施是什么?
    (3)、写出材料二①中的“他”和相关历史事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印度的影响?
    (4)、材料二②中英国发表“声明”与埃及的哪一反抗斗争有关?怎样正确理解“埃及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 13、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联,1935年签订《苏法互助条约》,1939 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开始了一系列调整西部疆界的行动,建立“东方战线”。 苏联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因为(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 14、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事件或现象有( )

    ①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德国:纳粹政权掀起反犹狂潮 
    ③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美国:生产过剩,失业率高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下列大事件反映的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 )

    1931年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5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A、两次世界大战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D、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 16、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救济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上述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屈从于美国的霸权主义 C、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D、解决广大群体养老问题
  • 17、下图是某同学研究性学习资料内容。 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商鞅变法
    大化改新
    彼得一世改革
    罗斯福新政
    A、古代欧亚国家的发展  B、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展  C、现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D、世界各国的改革创新
  • 18、观察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

    A、摧毁了西方殖民体系 B、均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C、道路呈现多样化特征 D、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
  • 1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抗西方列强、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下列历史事件与材料相符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中国抗美援朝战争 
    ③埃及华夫脱运动 
    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中“独特的方式”指的是( )
    A、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埃及华夫脱运动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