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社会期中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期中)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卷
- 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1、《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全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A、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D、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2、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主题是(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C、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3、新学期伊始,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主题黑板报,在“背景”部分可选入板报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毛泽东对五四运动评价道:“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不曾有的姿态”是指( )A、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B、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C、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走向联合之路 D、五四运动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5、图1、图2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图1事件为图2事件起铺垫作用 C、都有工、学、商各阶层共同参加 D、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6、口号和主张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和主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民主、科学”
②“民族、民权、民生”③“自强、求富”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
7、如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重要史事,還誓过程中提出的口号。这一重要史事( )A、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同时发生 B、是以工人阶级为先锋的运动 C、取得了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 D、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开端
-
8、著名学者郭齐勇在评述《国史大纲》时说:“即使在外患纷乘、国难深重的困境中,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仍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企盼和信心,并以满腔的热忱为之奋斗。”在20 世纪早期,符合“外患纷乘”引发我国“仁人志士奋斗”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B、甲午战争 维新变法运动 C、十月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 D、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爆发
-
9、以下是邓中夏早期经历简表。与这些经历关系最为密切的历史事件有( )
◆1917年8月,投考北京大学,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影响。
1919年9月,与爱国且倾向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学生在“曦园”工读互助。
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A、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B、新文化运动 护国战争 C、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 D、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
10、中共一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
11、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 )
-
12、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欧洲人创办的中文报刊。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办的首要目的
《察世俗》
1815年
槟城
(东南亚)
“故察世俗书必载道理各等也……最大是神理(基督教教义)。”
《东西洋考》
1833年
广州
“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条……与外国通商愈兴、百姓愈享庶富之盛。”
《遐迩贯珍》
1853年
香港
为了尊重“列邦之善端”“中国之美行”以及促进中英两国的相互理解。
——摘编自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材料二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料。
成半十年,英、法、美各国乘洪、杨鸥张,求通商不决,率兵至大沽头。僧王焚其二艘,夷酋招集汉奸为洋马队,数月而成,进至通州,上仓皇率后嫔幸热河。夷首犯东便门,守城者开门迎之。
——李光汉《圆明园词》
逆夷犹敢逞凶带领夷兵,逼进通州,称欲带兵入见,朕若再事含容,其何以对天下?现在严饬统兵大臣带领各路马步诸军,与之决战。
——咸丰十年八月初皇帝上谕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文报刊“创办的首要目的”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战败的因素,并写出两则史料的相同信息。(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
14、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运动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分别为( )
①“均田免赋” ②《天朝田亩制度》
③“扶清灭洋” ④《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变式: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内容”是指( )A、反抗封建统治 B、平均分配土地 C、反击列强侵略 D、维护国家统一
-
16、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
17、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8、如图为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图中1842—1845年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殖民者 B、实施了“门户开放”政策 C、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
19、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0、观察、提取和归纳地图信息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侧两幅地图反映了( )A、两次战争英军都强占了香港岛 B、两次战争侵略者都攻入了北京 C、开放口岸由沿海深入到了内地 D、侵略者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