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从第“7”小题表格中选用一种鉴赏方法赏析《普天乐·秋怀》。(选出一点鉴赏即可:意象、用典、炼字)

    普天乐·秋怀

    [元]张可九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 , 思莼季鹰 , 笑我飘零。

    [注释]:①钓鱼子陵:严光,字子陵。据《后汉书》记载,他拒绝汉光武帝征召,隐居在富春江垂钓。②季鹰:张翰,字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当时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吹来,因思念故乡风物,遂去官返乡。

  • 2、补全下面古诗词整理单。

    鉴赏方法

    例句

    表达效果

    意象

    鸡声茅店月,①。(温庭筠《商山早行》)

    清晨出发,晓月余辉,清霜笼罩,故乡渐行渐远,温庭筠借“月”传递愁思,意味自在。

    。(杜甫《月夜忆舍弟》)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杜甫寓心境于“月”中,传达思念。

    用典

    ,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以“闻笛赋”“烂柯人”等典故,暗示自己被贬谪太久,表达了怀念友人、物是人非的怅惘,言近而旨远。

    闲来垂钓碧溪上,④。(李白《行路难》)

    炼字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独寻贾谊宅,夕阳斜照, “空”旷寂寥,烘托了孤独心境,言有尽而意无穷。

  • 3、综合性学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司马迁、李白……他们的事迹载入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

    (1)、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或侠肝义胆的勇士,或聪明过人的智者,或才华横溢的文人……想一想,有哪些历史人物让你敬佩甚至崇拜?请你列出一位,并说明理由。

    我崇拜的是:原因: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
    (3)、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 5、下列复句的类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并列关系) B、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转折关系) 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递进关系) 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并列关系)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凭借渊博的知识和阅历,在这次演讲比赛中随心所欲 , 最终获得一等奖。 B、他对大家的好言相劝不理不顾,依然一意孤行 C、他不好好读书,在同学中穿梭往来,拉拉扯扯,说话言不及义 , 大家都讨厌他。 D、全国民众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 是战胜这次洪涝灾害的不二法门。
  •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们常常谈到阅读,但究竟应该怎样阅读呢?是断章取yì地理解其中的智慧言,还是随波逐流地阅读那些畅销书籍?这样的阅读不能有真正的收获,而有意义的阅读应该是沉下心来读那些经典的作品,深入其中的人间百态,品味字里行间的文化底蕴。依靠阅读,我们可以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广mào、更深邃的精神世界,无声息中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zhēn qiāo B、jiān qiǎo C、jiān qiāo D、zhēn qiǎo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断章取yì               广mào

  • 8、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700字。温馨提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信息。

  • 9、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 B、从“只等闲”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对敌人和困难的藐视及乐观的精神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可以感受到红军因最后胜利即将到来而喜悦的心情
    (2)、“腾细浪”和“走泥丸”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0、(二)说明文阅读。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②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⑥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⑦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识别准确率非常高,但也不是每一张脸蛋都能刷出钱来。 B、刷脸支付,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因为可以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 C、化妆、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机器无法识别。但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这一问题。 D、刷脸支付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有可能泄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脸识别技术。 B、第②段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是为了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已无法在“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 C、第⑥段,“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于刷脸技术的担忧:个人信息必然会泄露。 D、“脸”在文中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靠“刷脸”0.7秒登机、“刷脸”识别闯红灯的行人……连日来,有关“人脸识别”技术的新闻引起舆论关注。有网友感叹,“刷脸”就能认证身份,人脸识别技术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有声音质疑,市面上打着人脸识别旗号的产品太多,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是不是更危险了?邻居赵爷爷就产生了这样的担忧,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陪父亲看戏

    苏正新

    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要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我问他是否有事,他说没事。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③原来,镇子里新开辟了一个农贸市场,请来县剧团以示庆贺,演的是老戏。父亲是个戏迷,早就打听着这一好消息。因为我刚回来,父亲觉着应该在家陪我聊聊,可是又惦记着看戏的事。

    ④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因为许多年没在老家看戏了。不过,我对那些老掉牙的老戏倒不怎么感兴趣,目的是再重温一下在乡村看戏那种情景。于是,我提出跟父亲一块去看戏,父亲听了高兴得像个孩子,提起马扎就要走。

    ⑤戏台搭在露天市场上,从妹妹家到市场有三里多路。我要搀扶父亲,父亲却不肯,非要自己走不可,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么个犟脾气。路窄,看戏的人多,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我跟在父亲后边。年轻时如铁塔一般高大壮实的父亲,如今毕竟老了,腰背弯得非常厉害,人整个地缩了一大截。望着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戏的情形。

    ⑥那时,在农闲时节,镇上有时会请来剧团演出,一般是在晚上。我们村离镇子有五六里地。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十分喜欢看戏,尤其是老戏。他对戏中的那些人物和情节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许多段戏文,高兴的时候还自个儿哼上几句。因此,一有演出,父亲就带上我徒步去镇子上看戏。戏台前面的好位置,早就让镇子上的人占去,我们大都是站在后边,远远地看戏台。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我一边吃着父亲买来的糖球之类的,一边洋洋得意地看戏。其实,那时我年龄小,根本看不懂那些装扮怪异、拖着长腔的老戏,只是爱跟着父亲来凑热闹。吃完了糖球,不多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抱在怀里。几乎每次散场,我都是由父亲背回家的。

    ⑦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心中陡然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

    ⑧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我搀扶着父亲,终于寻到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好位置。刚刚坐定,戏就开演了,演的是吕剧《王定宝借当》,这是父亲最爱看的老戏。父亲满面喜色,仰着头,着脸,不停地吧嗒着旱烟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父亲那十分投入忘情的样子,我在心里偷偷地直发笑。

    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是城里一位要好的同学打来的,催促我赶紧回去,说晚上去某宾馆参加同学聚会。我犹豫片刻,看看身旁陶醉于戏中的父亲,断然回绝了同学的邀约,说在老家陪父亲看戏。

    ⑩红日西沉,戏才演完。父亲饶有兴致,似乎意犹未尽,一路上唠唠叨叨,评说剧情和角色,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文章有删改)

    (1)、文章以“陪父亲看戏”为题,有什么好处?
    (2)、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成语“春寒料峭”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请说说“我”幸福的原因有哪些。
    (5)、从全文来看,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 12、阅读选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zhì)乎?”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及其日中如探                         ②孰汝多知(zhì)乎

    ③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④我日初出远

    (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zhì)乎?”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请用原文回答。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 13、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偷了外祖父的白桌布去染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B、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C、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五个戈比作为奖励。 D、《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地流向大海。 B、大雨哗啦哗啦下个不停,照这个趋势恐怕水库要决堤了。 C、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 D、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 16、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今济南人,南宋词人。 C、《故宫博物院》作者开篇直入正题,先说故宫的历史地位,再讲它的整体布局,然后由南向北逐次介绍故宫的主体建筑及其布局。 D、《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17、诗文默写

    (1) , 江清月近人。

    (2)旧时茅店社林边,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千里莺啼绿映红,

    (5) , 花木成畦手自栽。

    (6)卷地风来忽吹散,

    (7)五岭逶迤腾细浪,

    (8)捐躯赴国难,

    (9)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 18、找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登上顶峰,放眼天外,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B、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一边吃饺子,一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 C、在升旗仪式中,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盯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D、王老师别出心裁的教育方式远近闻名,很多名师都很愿意和他交流经验。
  • 19、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健(jiǎo)   前攻尽弃          (mǐ)          弄巧成(zhuó) B、差(cēn)     计高一筹          立(chù)        沧海一栗 C、别出心裁          道( guǐ)   然(tuí)        聚精会神 D、(yá)       龙凤成祥          叱风云(zhà) 心弛神往
  • 20、初中生活如约而至,少年时光迎来新篇。若留心观察,你便会发现,在这美好的校园里,每天都有可爱的人们擦肩而过,每天都有感动的故事悄然发生,每天都有动人的风景萦绕心扉……在新的学期,你一定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感受,请拿起笔,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

    【写作要求】

    请你以“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

    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⑤不少于600字。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